由于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很快引起了全球關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被認為是從動物傳播的,到2020年1月,懷疑最初受感染的患者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感染了該病毒。自2020年1月以來,covid -19種病毒已經升級,該病毒已迅速傳播到中國大部分地區和其他國家。截至2020年3月15日,中國報告了80844例確診的COVID-19和3199例死亡人數。這些數字每天都會更新,而且預計還會進一步增加。此外,全球151多個國家/地區也出現了新的COVID-19 病例。遏制該病毒的努力正在進行中;已發現病毒感染的易感性與ABO血型有關。例如,諾沃克病毒和乙型肝炎具有明確的血型易感性,但是對于COVID-19與血型的關系,還不是很清楚。 2020年3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學楊廣宇,武漢大學王行環,周曉洋,南方科技大學邢明照,王鵬及武漢金銀潭醫院Zhang Li共同通訊在預印版平臺medRxiv 在線發表......閱讀全文
3月18日,一篇題為《新冠肺炎最新研究:A型血相對易感》的文章刷了屏。 南方科技大學、上海交大、武漢中南醫院、武漢金銀潭醫院等8家單位的最新研究顯示:A、B、O、AB血型與新冠肺炎易感性存在關聯。這也是該領域的首份研究。具體來講,研究認為,O型血對新冠肺炎相對不易感,風險較低;A型血對新冠肺
3月中旬,武漢金銀潭醫院1775名新冠患者研究后發現:O型血對新冠肺炎相對不易感,風險較低;A型血對新冠肺炎相對易感,風險也較高。 對新冠肺炎患者臨床觀察表明,老年人、男性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并發展為重癥。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生物標志物可以預測個體對COVID-19的敏感性。南方科技大學、上
隨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蔓延,研究人員和臨床醫生的心中一直存在一些疑團。比如,新冠肺炎的死亡患者大多是老年人或患有基礎疾病的人,但也有一些中青年人發展成嚴重的疾病甚至死亡。 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個體接受檢測,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更多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者有著
過去100年發生的多起事件讓世人密切關注未來發生傳染病大流行的風險。2018年是1918年流感流行的100周年,估計有數千萬人死于100年前那次流感。現在擁有比一個世紀前更好的干預措施,季節性流感疫苗,但不一定完全有效預防。每年需要接種或選擇接種的人所占比例較小。世界上還有抗生素可以幫助治療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