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工作影響物理學博士就業
當有博士頭銜的物理學家尋找第一份工作時,他們或許不會期望一直呆在那里。但美國物理學會(AIP)統計研究中心(SRC)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實際上大多數人是這樣做的。 這份題為《10年后的物理學博士:在不同工作領域的流動》的報告顯示,獲得博士學位的物理學家極少從一個寬泛的就業領域轉到另一個領域。 原因何在?“雖然我們并沒有回答原因何在的數據,但現在我們可以說,做完博士后的第一份工作確實為他們的職業生涯設定了路徑。”報告首席作者、SRC助理主任Susan White表示。 最新報告是一項分析擁有博士學位且處于職業生涯中期的物理學家正在業界做什么的更大型研究的一部分。其想捕捉的是關于職業發展的更長期畫面。 為此,SRC同在1996年、1997年、2000年和2001年獲得博士學位并且在2011年仍留在美國的人取得聯系。同時,SRC通過收集從美國高校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的個人數據以及該國所有授予物理學博士學位的學院數據,定......閱讀全文
云物理學的分類
按研究對象尺度的大小,云物理學可分為宏觀云物理學和微觀云物理學二部分。 前者研究水平尺度10m~100 km以至1000km,垂直厚度10m~10km范圍內云的形成、發展和消散的動力過程;后者研究云體的組成元素——云粒子(包括云滴、冰晶)和降水粒子(雨、雪和冰雹等)所經歷的凝結(華)、碰并和蒸發等過
中層大氣物理學定義
中文名稱中層大氣物理學英文名稱middle atmospheric physics定 義研究中層大氣的結構、成分、狀態和其中發生的物理、化學過程的學科。應用學科大氣科學(一級學科),大氣物理學(二級學科)
激發的物理學定義
在物理學中,是在任意能級上能量的提升。在物理學中有對于這種能級有專門定義:往往與一個原子被激發至激發態有關。
降水物理學的定義
中文名稱降水物理學英文名稱precipitation physics定 義研究降水(如雨、雪、雹等)結構及降水生成過程的學科。應用學科大氣科學(一級學科),大氣物理學(二級學科)
云物理學的概念
云物理學(cloud physics)是以大氣熱力學和大氣動力學為基礎,研究大氣中云的發生、發展、結構及其產生降水(如雨、雪、雹等)所遵循的物理和動力過程的學科。具體而言就是研究云、霧和降水和形成、發展、維持和消散規律的科學。
熵的物理學解釋
1877年左右,玻爾茲曼提出熵的統計物理學解釋。他在一系列論文中證明了:系統的宏觀物理性質,可以認為是所有可能微觀狀態的等概率統計平均值。例如,考慮一個容器內的理想氣體。微觀狀態可以用每個氣體原子的位置及動量予以表達。所有可能的微觀狀態必須滿足以下條件:(i)所有粒子的位置皆在容器的體積范圍內;(i
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獲物理學巨獎
2013基礎物理學獎3月20日晚在瑞士日內瓦揭曉,美籍俄裔理論物理學家亞歷山大·波利亞科夫等分別獲獎。 因基礎物理學“弦理論”和“在場論”的開創性研究成果,現執教于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的波利亞科夫贏得2013基礎物理學獎。 當晚,著名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專家斯蒂芬·霍金榮獲了評委會頒發的
英國女物理學家獲2018基礎物理學特別突破獎
美國舊金山9月6日消息,科學突破獎委員會將“2018年基礎物理學特別突破獎”授予英國物理學家Jocelyn Bell Burnell,以表彰她于1967年探測到了來自快速旋轉、超密集中子星的無線電信號,以及這么多年來她激勵人心的科研領導力。 Bell Burnell現供職于英國牛津大學和鄧迪
英國女物理學家獲2018基礎物理學特別突破獎
美國舊金山9月6日消息,科學突破獎委員會將“2018年基礎物理學特別突破獎”授予英國物理學家Jocelyn Bell Burnell,以表彰她于1967年探測到了來自快速旋轉、超密集中子星的無線電信號,以及這么多年來她激勵人心的科研領導力。 Bell Burnell現供職于英國牛津大學和鄧
云微物理學的概念
云微物理學,研究在單個氣溶膠或降水粒子的尺度上發生的云過程的學科。 研究大氣中云的發生、發展、結構及其產生降水(如雨、雪、雹等)所遵循的物理和動力過程的學科。
美國粒子物理學陷入僵局
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每隔幾個夏天,美國粒子物理學家就會聚集在科羅拉多州一個名為斯諾馬斯的豪華滑雪圣地,評估當時該領域的研究情況,商討下一步的計劃。近日,粒子物理學家計劃進行自2001年后的首次會面。但這一次,他們的聚會地點選在了一個不是那么高端的地方——明尼蘇達大學雙子城
TEM在物理學的應用
在物理學領域中,電子全息術能夠同時提供電子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從而使這種先進的顯微分析方法在磁場和電場分布等與相位密切相關的研究上得到廣泛應用。目前,電子全息已經應用在測量半導體多層薄膜結構器件的電場分布、磁性材料內部的磁疇分布等方面。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張喆和朱濤等利用高分辨電子顯微術和電子全息
物理學術語分子擴散
分子擴散, 通常簡稱為擴散, 是分子通過隨機分子運動從高濃度區域向低濃度區域的網狀的傳播。 擴散的結果是緩慢地將物質混合起來。 在溫度恒定的空間中, 忽略外部分子的相互作用力, 擴散過程的結果是完全混合或達到一種平衡狀態。 數學上,擴散過程通常由菲克定律描述
英物理學家利用激光成功懸浮鉆石-或開辟物理學新領域
這是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一幕:科學家們運用激光讓一顆微型鉆石懸浮在半空之中。 在此之前科學家們便已經使用激光實現讓單個原子懸浮的實驗操作,但這次是第一次,科學家們能夠運用這項技術讓一顆納米鉆石懸浮起來。本次實驗中被懸浮起來的納米鉆石直徑大約100納米(1納米約為10億分之一米),比人類指甲的
通向黑洞物理學的大門打開!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中央捕捉到將恒星釋放的光線拉長的巨大黑洞。這是他們追蹤該恒星近30年后發現的。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光線在強引力場作用下會出現拉伸現象,波長變長,向紅波方向偏移,這被稱為引力紅移效應。但時至今日,它從未在黑洞附近被探測到。圖片源自:ESO/M.Kornmesser “這是朝
拉曼效應的物理學原理
拉曼效應的機制和熒光現象不同,并不吸收激發光,因此不能用實際的上能級來解釋,波恩和黃昆用虛的上能級概念說明拉曼效應。假設散射物分子原來處于電子基態,振動能級如上圖所示。當受到入射光照射時,激發光與此分子的作用引起極化可以看作虛的吸收,表述為電子躍遷到虛態(Virtual state),虛能級上的電子
拉曼效應的物理學原理
拉曼效應的機制和熒光現象不同,并不吸收激發光,因此不能用實際的上能級來解釋,波恩和黃昆用虛的上能級概念說明拉曼效應。假設散射物分子原來處于電子基態,振動能級如上圖所示。當受到入射光照射時,激發光與此分子的作用引起極化可以看作虛的吸收,表述為電子躍遷到虛態(Virtual state),虛能級上的電子
拉曼效應的物理學原理
拉曼效應的機制和熒光現象不同,并不吸收激發光,因此不能用實際的上能級來解釋,波恩和黃昆用虛的上能級概念說明拉曼效應。假設散射物分子原來處于電子基態,振動能級如上圖所示。當受到入射光照射時,激發光與此分子的作用引起極化可以看作虛的吸收,表述為電子躍遷到虛態(Virtual state),虛能級上的電子
拉曼效應的物理學原理
拉曼效應的機制和熒光現象不同,并不吸收激發光,因此不能用實際的上能級來解釋,波恩和黃昆用虛的上能級概念說明拉曼效應。假設散射物分子原來處于電子基態,振動能級如上圖所示。當受到入射光照射時,激發光與此分子的作用引起極化可以看作虛的吸收,表述為電子躍遷到虛態(Virtual state),虛能級上的電子
期待物理學新的“盛宴”
一群“麥哲倫”式的實驗物理學家正在高能物理的版圖上開疆拓土。 而玻色子的發現,正在指向新的“盛宴”。 近日,《自然》雜志的研究亮點欄目報道了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技術物理系冒亞軍、李強領導的高能物理研究團隊最新成果。研究團隊首次觀測到了雙W玻色子與光子(WWγ)這一新型的三玻色子聯合產生過程。該成
期待物理學新的“盛宴”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841.shtm一群“麥哲倫”式的實驗物理學家正在高能物理的版圖上開疆拓土。而玻色子的發現,正在指向新的“盛宴”。近日,《自然》雜志的研究亮點欄目報道了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技術物理系冒亞軍、李強領導的高能
AFM在物理學中的應用
物理學中,AFM可以用于研究金屬和半導體的表面形貌、表面重構、表面電子態及動態過程,超導體表面結構和電子態層狀材料中的電荷密度等。從理論上講,金屬的表面結構可由晶體結構推斷出來,但實際上金屬表面很復雜。衍射分析方法已經表明,在許多情況下,表面形成超晶體結構(稱為表面重構),可使表面自由能達到最小
拓撲物理學即將迎來爆發嗎
拓撲物理學領域可能即將迎來它的爆發。2月28日凌晨,來自中科院物理所、南京大學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3個研究組分別在《自然》雜志發布了最新相關研究成果。 他們的研究表明,數千種已知材料都可能具有拓撲性質,即自然界中大約24%的材料可能具有拓撲結構。 這個數字讓人震驚。因為在這之前,科學家知道
在物理學中相的定義
在物理學中相是指一個宏觀物理系統所具有的一組狀態,也通稱為物態。處于一個相中的物質擁有單純的化學組成和物理特性(如密度、晶體結構、折射率等)。最常見的物質狀態有固態、液態和氣態,俗稱“物質三態”。少見一些的物質狀態包括等離子態、夸克-膠子等離子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費米子凝聚態、酯膜結構、奇異物
拉曼效應的物理學原理
拉曼效應的機制和熒光現象不同,并不吸收激發光,因此不能用實際的上能級來解釋,波恩和黃昆用虛的上能級概念說明拉曼效應。假設散射物分子原來處于電子基態,振動能級如上圖所示。當受到入射光照射時,激發光與此分子的作用引起極化可以看作虛的吸收,表述為電子躍遷到虛態(Virtual state),虛能級上的電子
美國物理學會辭去首席說客
美國物理學會(APS)已經辭去其長期說客——最著名的科學界發言人之一。該事件導火索是數名APS會員對該學會給唐納德·特朗普贏得總統競選的賀詞感到憤怒。 Michael Lubell是APS的公共事務主任。在該學會任職的22年中,Lubell以對政治發展的直率評價而聞名。例如,在特朗普獲勝后,
物理學能否拋開大型設備
可能沒有人比物理學家Gerald Gabrielse對那個電子了解得更多了。他曾在一個陷阱里捕捉了這個電子,然后連續10個月測量其內部電磁場大小。當它消失后,Gabrielse找了兩天才不得不接受它已經不見了。“你會在一段時間后喜歡上你的粒子。”他說。Gerald Gabrielse 和博士后W
意大利物理學家接掌CERN
意大利物理學家Fabiola Gianotti在兩年前就曾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當時她和同事宣布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如今,她被任命為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下—任主任。這個位于瑞士日內瓦附近的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曾獲得大量重要發現,2016年1月1日,Gianotti將從現任主任Rolf-Di
腦脊液物理學檢查的臨床意義
壓力增高見于①顱內性病變,如化膿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脊髓灰質炎、麻痹性癡呆、腦腫瘤、腦出血、腦損傷等;②顱外病變,如動脈硬化、某些眼病、全身淤血性疾病。③其他因素,如咳嗽、噴嚏、哭泣、深呼吸等。壓力降低見于:枕大區阻塞、脊髓壓迫癥、脊髓蛛網膜下腔粘連、硬膜下血腫等引起的腦脊液循環
企鵝是怎樣走進粒子物理學的
? 1975年7月,三位俄羅斯理論物理學家Arkady Vainshtein、Valentin Zakharov和MikhailShifman在前蘇聯的專業物理學期刊JETP Letters上發表了一篇討論K介子衰變的論文,其中第一次計算了奇異夸克(strange quark)通過下面左圖所進行的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