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麻疹的基本信息介紹
麻疹是兒童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其傳染性很強,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種疫苗的地區易發生流行約2-3年發生一次大流行。臨床上以發熱、上呼吸道炎癥、眼結膜炎等而以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和頰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及疹退后遺留色素沉著伴糠麩樣脫屑為特征。我國自1965年,開始普種麻疹減毒活疫苗后已控制了大流行。......閱讀全文
關于麻疹的基本信息介紹
麻疹是兒童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其傳染性很強,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種疫苗的地區易發生流行約2-3年發生一次大流行。臨床上以發熱、上呼吸道炎癥、眼結膜炎等而以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和頰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及疹退后遺留色素沉著伴糠麩樣脫屑為特征。我國自1965年,開始普種麻疹減毒活疫苗后已控制了大流行
關于麻疹的基本信息介紹
麻疹是兒童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其傳染性很強,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種疫苗的地區易發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麻疹病毒屬副黏液病毒,通過呼吸道分泌物飛沫傳播。臨床上以發熱、上呼吸道炎癥、眼結膜炎及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和頰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后遺留色素沉著伴糠麩樣脫屑為特征。常并發呼吸道疾病
關于麻疹腦炎的基本信息介紹
麻疹腦炎(measlesencephalitis)是指麻疹病程中的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由麻疹病毒直接侵犯中樞神經系統或感染后的免疫反應所致。兒童期多發,尤多見于2歲以內的嬰幼兒。發生率一般為0.1%~0.2%。冬春季多發,其余季節也有散發。
麻疹的基本信息介紹
麻疹是兒童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其傳染性很強,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種疫苗的地區易發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麻疹病毒屬副黏液病毒,通過呼吸道分泌物飛沫傳播。臨床上以發熱、上呼吸道炎癥、眼結膜炎及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和頰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后遺留色素沉著伴糠麩樣脫屑為特征。常并發呼吸道疾病
關于過敏蕁麻疹的基本信息介紹
蕁麻疹俗稱風團、風疹團,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是由于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而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局部或全身性皮膚上突然成片出現紅色腫塊,發病迅速,消退亦可迅速,有劇癢。 過敏蕁麻疹多數是由于過敏性機理引起的。食物中的過敏原(多屬于異種蛋白質)刺激人體,使人體產
關于色素性蕁麻疹的基本信息介紹
色素性蕁麻疹也稱斑丘疹型皮膚肥大細胞增生癥,是皮膚肥大細胞增生病中最常見的類型,發病率在1:1000~1:8000之間,男女發病率相當。是肥大細胞釋放各種介質,引起的皮膚反應。臨床上表現為紅色或棕紅色、圓形至卵圓形斑疹、丘疹和斑塊,由于色素增加而顏色逐漸加深。
關于麻疹病毒麻疹疫苗的基本介紹
麻疹疫苗全稱叫:麻疹減毒活疫苗。 我國自1965年,開始普種麻疹減毒活疫苗后,已控制了大流行。但多年觀察發現,麻疹疫苗并不十分完美,它所產生的免疫力并不能持續終生,而人類對疫苗的使用很不規范,許多人不知道需要強化免疫。計劃免疫要求,麻疹疫苗8個月初種,1歲半復種,6~7歲再次復種。但不少人就是忘
麻疹粘膜斑的基本信息介紹
麻疹粘膜斑是麻疹早期具有特征性的體征,一般在出疹前1-2天出現。開始時見于磨牙相對的頰粘膜上,為直徑約0.5-1.0mm的灰白色小點,周圍有紅暈,常在1-2天內迅速增多,可累及整個頰粘膜,于出疹后1-2天迅速消失。 麻疹的潛伏期一般為10-12天(6-12),因血清被動免疫后,有的可延長至3周
蕁麻疹的基本信息介紹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于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通常在2~24小時內消退,但反復發生新的皮疹。病程遷延數日至數月。臨床上較為常見。 蕁麻疹的病因非常復雜,約3/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特別是慢性蕁麻疹。常見原因主要有:食物及食物添加劑;吸入物;感染;藥物;物理因
關于麻疹的診斷介紹
根據患兒臨床表現:持續性發熱,咽痛,畏光,流淚,眼結膜紅腫等。在口腔頰黏膜處見到麻疹黏膜斑。 發熱4天左右全身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出診順序為耳后、頸部,而后軀干,最后遍及四肢手和足。退疹后皮膚脫屑并有色素沉著。2周前與麻疹患者有接觸史。較易做出診斷。早期鼻咽分泌物找多核巨細胞及尿中檢測包涵體細
關于麻疹的預防介紹
1.被動免疫 在接觸麻疹后5天內立即給于免疫血清球蛋白,可預防麻疹發病;超過6天則無法達到上述效果。使用過免疫血清球蛋白者的臨床過程變化大,潛伏期長,癥狀、體征不典型,但對接觸者仍有潛在傳染性。被動免疫只能維持8周,以后應采取主動免疫措施。 2.主動免疫 采用麻疹減毒活疫苗是預防麻疹的重要
關于典型麻疹的分期介紹
(1)潛伏期約10日(6~18天)。曾經接觸過麻疹患兒或在潛伏期接受被動免疫者,可延至3-4周。在潛伏期內可有輕度體溫上升。 (2)前驅期也稱發疹前期,一般為3~4天。表現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癥狀: ①發熱見于所有病例,多為中度以上發熱; ②咳嗽、流涕、流淚、咽部充血等,以眼癥狀突出,結膜發炎
關于麻疹疫苗的基本介紹
麻疹疫苗系用麻疹病毒減毒株接種雞胚細胞經培養收獲病毒液后凍干制成。 按瓿簽所示用量加滅菌注射用水待完全溶解后使用。于上臂外側三角肌附著處注射可起到預防麻疹的作用。 Measles Vaccine麻疹(measles,rubeola,morbilli)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發疹性呼吸道傳染病
關于麻疹疫苗的效果介紹
其效果受多方因素影響。麻疹疫苗的質量是關系到否有效預防和控制麻疹的關鍵,但必須要有冷鏈設備及科學的管理以及正確地實施接種。 1、疫苗血清學效果:注射疫苗1周后開始產生抗體,1個月達高峰,陽轉率在95%以上。 2、免疫人群在流行病學效果與免疫后血清學效果一致,即抗體陽轉者可免于發病。 3、應
關于麻疹新特點的介紹
中國實施計劃免疫后,麻疹發病率和病死率已明顯降低,麻疹大流行基本上得到控制。但由于人口流動增加,部分兒童麻疹疫苗漏種或免疫失敗,加之初免后隨著年齡增長而免疫力逐漸降低等原因,致使麻疹小規模流行時有發生,且表現出以下新特點。發病年齡后移過去麻疹發病多為5歲以下兒童,尤以1~2歲最多。現在患麻疹者大
關于麻疹疫苗的研發介紹
196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約翰·富蘭克林·恩德斯研發出了首劑麻疹疫苗。 [1-2] 1968年,美國科學家莫里斯·希勒曼的團隊研發出了疫苗的新版本,并成為此后美國唯一使用的麻疹疫苗。 [3-4] 1971年,希勒曼進一步研發出了麻腮風三聯疫苗(MMR)。 [3-4] 1960年衛生部
關于麻疹的新特點的介紹
中國實施計劃免疫后,麻疹發病率和病死率已明顯降低,麻疹大流行基本上得到控制。但由于人口流動增加,部分兒童麻疹疫苗漏種或免疫失敗,加之初免后隨著年齡增長而免疫力逐漸降低等原因,致使麻疹小規模流行時有發生,且表現出以下新特點。發病年齡后移過去麻疹發病多為5歲以下兒童,尤以1~2歲最多。現在患麻疹者大
小兒色素蕁麻疹的基本信息介紹
小兒色素蕁麻疹是肥大細胞增生病中的一個類型,即良性泛發性皮膚肥大細胞增生病,以皮膚的色素斑丘疹、摩擦或劃痕后出現風團為特點。 發病原因不明,有遺傳傾向,可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亦可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是皮膚局部的肥大細胞增殖或聚集引起。
關于蕁麻疹的治療介紹
1.一般治療 由于蕁麻疹的原因各異,治療效果也不一樣。治療具體措施如下: (1)去除病因對每位患者都應力求找到引起發作的原因,并加以避免。如果是感染引起者,應積極治療感染病灶。藥物引起者應停用過敏藥物;食物過敏引起者,找出過敏食物后,不要再吃這種食物。 (2)避免誘發因素如寒冷性蕁麻疹應注
關于麻疹病毒的基本介紹
麻疹病毒,屬副黏病毒,呈球形,直徑只有100~250納米(1納米=0.000001毫米)。在外界環境中抵抗力不算強,對干燥、日光、高溫和一般消毒劑都沒有抵抗力。在陽光下或空氣流通環境中半小時就失去活力;在室溫下僅存活2小時,56℃時30分鐘即被破壞。能耐寒不怕凍,4℃可存活5個月,零下15℃能存
關于麻疹病毒的分期介紹
1、潛伏期 一般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那是麻疹病毒在鼻咽局部黏膜快速繁殖,同時有少量病毒侵入血液;在潛伏期內可有輕度體溫上升。 2、前驅期 又稱:疹前期,實際上是麻疹病毒大量進入血液循環的階段,一般為3~4天。病人表現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癥狀:中度以上發熱、咳嗽、流涕、流淚、咽部充
關于麻疹病毒的弱點介紹
人類是麻疹病毒惟一自然宿主,這是麻疹病毒的弱點。至今還沒找到麻疹病毒可以寄生的禽畜動物宿主,只能在人與人之間傳來傳去保存。麻疹病毒對環境的抵抗力又太弱,一旦有一天人類有辦法把麻疹病毒在人體內消滅,麻疹病毒就有種族滅絕的危險。 天下麻疹一個型,也是麻疹病毒的弱點。麻疹病毒只有一個血清型,只有一個
關于不同類型麻疹的介紹
(1)輕癥麻疹毒力減低型麻疹病毒感染,多見于在潛伏期內接受過丙種球蛋白注射者,或小于8個月的體內尚有母親抗體的嬰兒。發熱低,上呼吸道癥狀較輕。麻疹黏膜斑不明顯,皮疹稀疏。病程約1周,無并發癥。 (2)重癥麻疹發熱高達40℃以上,中毒癥狀重,伴驚厥,昏迷。皮疹融合呈紫藍色者,常有黏膜出血,如鼻出
關于麻疹疫苗的異常反應介紹
接種麻疹400多例異常多數是過敏皮疹;5000萬人已接種 2010年9月19日,衛生部網站轉發專家接受人民網在線訪談內容,中國工程院院士、醫學病毒學專家趙鎧說,截至9月14日,麻疹疫苗已接種約5000萬人,異常反應為400多例,絕大多數是過敏性皮疹。 9月11日,我國開始在全國對8月
關于蕁麻疹的分類介紹
1.皮膚劃痕蕁麻疹/人工蕁麻疹 患者對外來較弱的機械刺激引起生理性反應增強,在皮膚上產生風團。患者在搔抓后,或在緊束的腰帶、襪帶等出局部起風團,瘙癢。 2.延遲性皮膚劃痕癥 皮膚劃痕在刺激后6~8小時出現風團與紅斑,風團持續24~48小時。遲發性皮損不只一條,沿劃痕形成小段或點,損害較深或
關于麻疹疫苗的接種對象介紹
1、8月齡以上的易感者:初免年齡為8月齡,再免疫年齡為7周歲。也可8月齡初免,1.5-2歲再免疫1針以減少初免失敗的易感者。 2、病例發生后的應急接種:其對象是病人活動范圍的易感者。流行地區接種率應在95%以上。接種時間愈早愈好,在首代病例出現后疫情尚未蔓延之前接種完畢。麻疹的潛伏期一般為7-
關于麻疹疫苗的強化免疫介紹
2010年9月11日起,我國將開展大規模的麻疹疫苗強化免疫。近日,有一些網友對此次強化免疫麻疹疫苗的行為提出質疑,并對麻疹疫苗的安全性表示懷疑,稱“麻疹疫苗是慢性毒藥”。 9月6日,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郝陽辟謠,麻疹疫苗已使用多年,全部來自國產,質量是有保障的。 郝陽表示,麻疹疫苗全部來
關于麻疹后腦炎的基本介紹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兒童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其傳染性很強。麻疹的惟一傳染源是麻疹患者,主要傳播途徑是呼吸道飛沫直接傳播。人類對麻疹病毒普遍易感。急性麻疹后腦炎是麻疹的并發癥之一,其發病率已降至0.06/1000000。急性麻疹后腦炎一般于發病后1~2年內死亡。自從麻疹疫苗使用以來,麻疹
關于麻疹后腦炎的診斷介紹
麻疹后腦炎多發生在麻疹后2~6天,與麻疹輕重無關,臨床表現為高熱、驚厥、意識障礙等與其他病毒性腦炎相似,多數經1~5周恢復正常。另外,血清特異性IgM抗體是新近感染的標志,應用免疫熒光或捕獲ELISA法檢測麻疹IgM抗體,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特異性診斷方法,如果近1個月內未接種過麻苗,而血清麻疹Ig
關于麻疹的并發癥的介紹
(1)喉、氣管、支氣管炎麻疹病毒本身可導致整個呼吸道炎癥。由于3歲以下的小兒喉腔狹小、黏膜層血管豐富、結締組織松弛,如繼發細菌或病毒感染,可造成呼吸道阻塞。臨床表現為聲音嘶啞、犬吠樣咳嗽、吸氣性呼吸困難及三凹征,嚴重者可窒息死亡。 (2)肺炎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間質性肺炎。支氣管肺炎更常見,為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