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IF=47)雜志刊登的題為“A comprehensive map of molecular drug targets”的綜述,對目前已獲批的小分子藥物及靶點進行了綜合分析。 研究人員收集了1591種批準藥(小分子藥物和生物藥物),以及這些藥物針對的893種靶點,其中667種為人類蛋白,表明目前藥物的靶點主要還是集中在人源蛋白上,見表1。 表1 獲批藥物的分子靶點統計總表 藥物靶點家族分類? 研究人員對667種人類靶點蛋白的家族分布情況進行統計,結果顯示GPCR、離子通道、核受體、激酶分別占12%、19%、10%、3%,為主要的靶點蛋白家族,見圖1a。由于在藥物開發中,同一個靶點可能會開發出多個靶向藥物,研究人員對999種小分子藥物進行統計歸類,發現33%的小分子靶向GPCR,18%的小分子靶向離子通道,16%的小分子靶向核受體,?......閱讀全文
生物創新藥物是醫藥行業的新興產業,國家“十二五規劃” 確定了生物醫藥發展的重點。多肽藥物具有因適應癥廣、安全性高且療效顯著等特點,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腫瘤、肝炎、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抗體-藥物偶聯(ADC)藥物結合單克隆抗體的靶向性和小分子藥物的高度細胞毒性,
生物創新藥物是醫藥行業的新興產業,國家“十二五規劃” 確定了生物醫藥發展的重點。多肽藥物具有因適應癥廣、安全性高且療效顯著等特點,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腫瘤、肝炎、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抗體-藥物偶聯(ADC)藥物結合單克隆抗體的靶向性和小分子藥物的高度細胞毒性,
■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昌孝編者按:新藥研發難,是行業共識。而對產業的發展而言,戰略與策略都不可或缺。這一過程的推進,既需要前瞻性地制定戰略,更需要審時度勢地調整策略。 過去的2012年,我們看到了世界醫藥巨頭們新藥研發模式的革新及其帶來的可觀收益。天津藥物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制藥網 市場分析】目前,全球抗體藥物產業已經步入了強勁發展的時代,與此同時,抗體技術的發展也面臨著諸多挑戰。無論是在抗體靶標和新抗體基因發現,還是在新抗體藥物的研發和產品種類等方面,很多問題都亟待解決。在此,小編做了詳細的總結。 隨著引領第二次生物醫藥產品浪潮的“單克隆抗體”的出現,
在2014年接近尾聲的時候,埃博拉病毒依然占據著全世界的各大頭條,而研制出“拯救”世界于抗埃博拉新藥的希望也似乎越來越明顯。Mapp、Sarepta、Tekmira三家制藥公司正在與世界衛生組織、Wellcome 基金會等其他組織一同在西非開展臨床試驗。還有好消息是,OncoSynergy制藥公
2015,藥圈很精彩。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獲“生命科學突破獎”成為藥界新貴:Vertex與CRISPR Therapeutics簽約開發用于囊腫性肺纖維化和鐮刀型貧血,而諾華和Juno希望其與CAR-T強強融合。 腫瘤免疫如日中天,領跑者BMS和Merck你來我往,適應癥領域
國際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獲“生命科學突破獎”成為藥界新貴:Vertex與CRISPR Therapeutics簽約開發用于囊腫性肺纖維化和鐮刀型貧血,而諾華和Juno希望其與CAR-T強強融合。 腫瘤免疫如日中天:領跑者BMS和Merck你來我往,適應癥領域一再拓展。 阿立
2017年6月,世界經濟論壇與《科學美國人》雜志的專家委員會聯合選出了2017年度全球十大新興技術榜單,其中腫瘤的無創診斷技術成功入選并榮膺榜首。腫瘤無創診斷技術即液體活檢(liquid biopsies)的出現,標志著人類在攻克腫瘤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大步。與傳統的組織活檢相比,液體活檢具備實時
隨著基因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內基因檢測行業自2015年迎來高峰,隨即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基因檢測應用范圍也逐漸拓寬。目前華大基因、貝瑞基因依靠無創產前篩查等生育健康類基因檢測服務,已于2017年相繼上市并成為該細分領域頭部公司。但腫瘤基因檢測領域市場格局仍未穩定。全國每年約400萬腫瘤新增病例,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