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生在全國多地中小學的“毒跑道”事件引發持續關注。調查顯示,導致“毒跑道”事件的是一系列復雜因素。一些涉事學校已開始緊急拆除“毒跑道”。 然而,在事件定性和責任歸屬尚未有結論時就緊急拆除“毒跑道”,并不是一個常規的解決方式。為何這一事件在定性及處理上面臨如此大難度?多位專家近日就此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指出,事件反映的深層次問題是相關環境立法空白、標準滯后,如果想從根本上杜絕“毒跑道”,以及“毒玩具”“毒疫苗”“毒奶粉”等類似隱患,必須從完善立法入手。 為何檢測合格? 許多人難以接受一個結論:“毒跑道”檢測結果符合國家標準。 從事化學品環境風險評估研究的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余若禎博士對新華社記者表示,“毒跑道”五花八門的檢測結果,凸顯了我國有毒有害化學品環境管理立法的空白。 在國內,甲苯二異氰酸酯(TDI)型聚氨酯跑道是塑膠跑道的“主力軍”。余若禎說,在TDI型聚氨酯跑道的疑似毒性成分中,未反......閱讀全文
2015年11月5日,深圳美蓮小學校園內,涉毒跑道和操場正被鏟除,塑膠材料一塊塊被鏟起成長條狀。 圖/視覺中國 制圖內容:綜合媒體公開報道 新京報制圖/許英劍 深圳嚴控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限制多種新材料;上海擬規范生產施工全流程;國家標準醞釀修改 14日凌晨,北京市教委就部分學校因翻修或新
“招標,競標者不報以低價,就拿不下標的。競標者嫌報價過高,供貨商就只能變著法兒摻次品。這是整個產業鏈的問題,你連著我我連著他,市場已經搞壞了。”6月22日,滄州,一家橡膠顆粒廠廠主李子華(化名)哀嘆。 頭一天,滄州市鹽山縣作坊使用廢舊輪胎、電纜加工塑膠跑道被央視曝光。22日,河北多地采取行動,
去年以來,全國出現多起“毒跑道”事件,幾乎每一次事情發生,當地都會表態嚴查改進。然而,“問題跑道”依然層出不窮。今天,官方通報北京市白云路小學塑膠跑道檢測結果:符合國標!北京華安聯合認證檢測中心檢測部部長說,按照塑膠跑道現行的兩個國家標準,在四個檢測取樣位置,苯、甲苯、二甲苯、重金屬等
在城鄉結合部的一間間私人作坊里,黑心老板們利用廢棄的工業橡膠原料,違法制作塑膠跑道的塑膠顆粒,這些廢棄橡膠垃圾里含有大量重金屬和有毒化學物質,但卻成為塑膠跑道的主要原料,堂而皇之地進入校園…… 央視的報道引發許多家長和學生的恐慌。壞消息是,眼下一天比一天熱,高溫炙烤之下,毒跑道會更毒;好消息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事隔幾個月,“毒跑道”事件仍在不斷發酵。 9月1日,據新華社報道,教育部已專門成立了塑膠跑道綜合治理工作組,利用暑假期間開展排查。 據教育部提供的信息,全國中小學共有塑膠跑道68792塊,其中2014年后新建的18977塊,目前正在建的4799塊,其中停建的2191塊,已經
“從小幻想自己擁有罷課的勇氣,卻乖乖做了十幾年好學生,如今這一愿望卻在孩子身上實現了……孩子問我為什么不能上課,我不能告訴他世間的險惡,只能告訴他‘爸爸媽媽愛你’……”這是深圳市南山區北師大南山附小一位家長在朋友圈發的感慨。 深圳市近日有兩所小學因環境質量存在污染物超標而被廣泛關注。然而,在深
校園跑道本該是增強學生體質的場地,但近年來被曝光的“問題跑道”卻成了損害孩子健康的“兇器”。 被業界俗稱為“塑膠跑道新國標”的《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GB36246-2018,以下簡稱新國標)于11月1日正式實施。按照規定,今年11月1日后交付使用的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必須執
近年來,層出不窮的“毒跑道”事件引發社會的高度關注。今年5月,編修歷時兩年之久的塑膠跑道國家強制性標準《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運動場地》GB 36246-2018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網站正式發布。那么,新國標能否杜絕“毒跑道”? 新國標主要起草人之一、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建波向記者表示,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白云路分校“異味操場”事件發生后,“毒跑道”話題再度成為公眾焦點。昨日,在記者會上,官方 通報了該小學塑膠跑道檢測結果,稱“符合國標”。而家長對“合格”跑道仍存質疑要求停課,又有多名相關學者指出,“檢測符合國家標準,但并不代表跑道無 毒”。 中小學“毒跑道”事件頻發,據不完全統
近日,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刊播了對河北違法加工生產塑膠跑道“黑窩點”的暗訪報道。通過記者經過深入調查,逐漸揭開了全國多地學校發生的“異味跑道、異味操場”的產生原因——這些生產窩點制造無生產日期、無質量合格證、無廠名廠址的“三無”產品,一路躲過監管,走進各個學校的操場。 應該說,央視的曝光
一臺攪拌機、固體垃圾做成塑膠顆粒、三無膠水黏合……媒體調查顯示,造價80元/平方米的低價劣質塑膠跑道中,塑膠顆粒只占不到40元/平方米,中標價則接近120元/平方米,部分政府指導價是180元/平方米。招投標中重低價而輕安全問題突出,加上各環節監管形同虛設,“毒跑道”才得以“跑”進校園。 在出現
今年5月下旬,成都一所被標榜為城北“最現代化小學”的學校,有部分學生出現了流鼻血、出紅疹、嘔吐、眼睛紅腫等癥狀。家長們把矛頭指向了學校剛剛裝修的教室和新鋪的塑膠跑道。 近年來,“毒跑道”和“毒裝修”事件在各地屢見不鮮,其背后到底有哪些原因? 標準寬松導致大量使用有機溶劑甚至毒性溶劑 今年5
通過專業工程師上門,可以從源頭上查明和清除甲醛、異味等污染,使甲醛、TVOC等指標處于相關標準規定的安全范圍內,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近日,發生在全國多地中小學的“毒跑道”事件引發持續關注,一些涉事學校已開始拆除“毒跑道”。看似告一段落的“毒跑道”事件,再次以一種猙獰的面目提醒所有人:空氣污染的風險
12日,記者從黑龍江省質監局獲悉,《室外塑膠跑道技術要求》地方標準已于近日發布。標準不但對塑膠跑道成品進行要求,而且還覆蓋了從原材料選用、添加物施工和塑膠跑道固化的各個環節,形成了閉合技術要求環路。 據介紹,該項地方標準及內容選取上,在現有成品國家標準的基礎上,對非固體原料進行了苯、二甲苯、游
近期,學校塑膠跑道質量問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昨晚,表示,教育部要求立即叫停在建和擬建的塑膠跑道的繼續施工,重新對其招標過程及相關合同進行審查,進一步明確質量與安全要求,在確保施工質量萬無一失的基礎上方可繼續施工。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最近多個地方出現校園“毒跑道”事件,教育部對
此前有家長反映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白云路分校的學生出現流鼻血等身體不適現象,擔心與該校塑膠操場散發的異味有關,經過一系列檢測于6月12日公布了結果,塑膠操場檢測樣本的苯、甲苯和二甲苯、游離甲苯二異氰酸酯(TDI)、可溶性鉛、可溶性鎘、可溶性鉻、可溶性汞等7項指標均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這類疑似“毒跑
校園“毒跑道”事件層出不窮,引發全社會高度關注。為確保塑膠跑道原材料、施工流程、質量檢測等有據可循,湖南、深圳、上海、浙江等地已陸續出臺地方標準。 據了解,目前我國已頒布的塑膠跑道的質檢標準有《合成材料跑道面層》和《體育場地使用要求及檢驗方法第6部分:田徑場地》等兩項國家標準,但這兩項國家標
學校塑膠跑道質量問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其中,相關標準滯后及不完善問題飽受詬病。對此,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將積極協調國家有關專業部門和標準研究部門完善相應的標準,加快修訂過程,實行強制標準,增強標準的科學性、規范性和強制性,更加體現學生健康優先的原則。 行業發展和鋪裝面積大幅增加,相關標準
2015年10月,江蘇蘇州元和小學爆出“毒跑道”事件,十多名學生出現流鼻血、頭暈、起紅疹等癥狀,家長認為與新建塑膠跑道有關。隨后,無錫、南京等地也有家長反映跑道“有毒”。隨著事件不斷發酵,毒跑道“越來越長”向多地蔓延,至少已波及江蘇、廣東、北京、上海、浙江、江西、河南等多個省市地區,引起媒體和社
2015年10月,江蘇蘇州元和小學爆出“毒跑道”事件,十多名學生出現流鼻血、頭暈、起紅疹等癥狀,家長認為與新建塑膠跑道有關。隨后,無錫、南京等地也有家長反映跑道“有毒”。隨著事件不斷發酵,毒跑道“越來越長”向多地蔓延,至少已波及江蘇、廣東、北京、上海、浙江、江西、河南等多個省市地區,引起媒體和社
問題一:“毒”跑道是怎么產生的? 技術專家分析出了以下五種常見的添加物,每一種都是導致毒跑道的誘因: 1. 溶劑,常見于單組分聚氨酯膠水中。其目的是: a) 減低膠水的粘度,利于施工且可適當降低聚氨酯反應速率延長操作時間。 b) 降低成本,溶劑價格遠低于聚氨酯本身常用的乙酸乙酯、二甲苯等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白云路分校“異味操場”事件發生后,有多名學者指出,“檢測符合國家標準,但并不代表跑道無毒”。 據北京電視臺《北京時間》報道,擁有17年產品安全檢測和化學品毒理評估經驗的專業人士魏文峰表示,國標《合成材料跑道面層》(GB/T 14833-2011)只有第4.2.2條對化學危害方面
廈門中小學2013年9月后投入使用的塑膠跑道,全部要排查。不過,在國家強制性新標準出臺前,怎么檢測,難倒了上上下下。 市教育局近日證實,正在開展合成材料面層跑道專項整治工作。合成材料面層跑道就是俗稱的“塑膠跑道”。這一專項整治工作,是省里統一部署的。 查什么? 檢測對象:2013年9月后投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包括節能環保產業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比增長11%,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速5個百分點。由此數據可以看出,伴隨環境執法力度加大和助力環保產業發展政策逐步落地,環保產業潛在市場需求得到迅速釋放。此外,自7月12日起,今年第一批中央環境保護督查組進入八個省份,
近日,“毒跑道”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熱點,東莞市衛生監督所相關人士做客陽光熱線時表示:“今后各學校進行跑道鋪設、大范圍裝修工程后,要經過檢測合格才能開放使用。” 廣州日報訊 (記者汪萬里)前天上午,東莞市衛生監督所所長肖文忠率隊做客陽光熱線。市衛監所公共衛生監督科科長羅東表示:“今后各學
近期,應深圳福田美蓮小學家委會和校方委托,EMTEK信測對其跑道進行了采樣檢測,根據國家相關規定,跑道中甲苯和二甲苯的總和標準是0.05g/kg,檢測結果顯示,甲苯和二甲苯總和含量比國家規定值超標20倍。EMTEK信測作為國內首家第三方民營檢測機構,在深圳光明、東莞、蘇州均建有完備的理化檢測實驗
連日來,塑膠跑道原材料問題引發社會持續關注。“新華視點”記者在多地調查發現,由廢舊輪胎粉碎后的黑顆粒做跑道是國內外通行的做法,而一些小作坊用廢舊電纜外皮加工的黑顆粒,價格低廉,有刺激氣味。 此外,一些不規范施工隊,為了價格便宜,在使用的膠水中添加了苯、甲苯、二甲苯等違禁物。為應付過關,他們甚至
近日,江蘇新聞廣播新聞熱線025-84658888接到蘇州、無錫、南京、常州等多地學生家長反映,孩子上學后集中出現了流鼻血、頭暈、起紅疹等癥狀,他們懷疑與學校的塑膠跑道氣味嗆人有關。對此,校方無奈表示,找遍了當地所有檢測單位,均無法出具檢測報告。記者調查發現,我國已建室外塑膠跑道的有毒檢測是一項
記者從最新一期政府公報獲悉,由深圳市教育局會同市住建局共同制訂的《深圳市中小學校合成材料運動場地面層建設管理規定》(以下簡稱《管理規定》)正式出臺。這也是國內首個針對塑膠跑道如何建設的管理規定,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有望徹底解決校園跑道污染問題。??《管理規定》就校園跑道的
繼深圳福田、南山區各有一所小學發跑道被查出問題以來,又有媒體曝出深圳外國語初中部新建跑道檢測結果嚴重超標。 昨晚,據深圳市教育局通報稱,對排查中首批發現的11所疑似塑膠運動場地有害物質含量超標的學校,交由環保部門和專業檢測機構進行逐一取樣檢測。 昨晚,深圳市教育局就深圳部分中小學跑道出現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