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0年,中國能源消費仍以煤炭為主,因此盲目“去煤化”并不可取,能夠實現清潔高效利用的煤炭就是清潔能源。目前,煤炭領域革命在于整體推進煤炭在全行業、全產業鏈的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節能提效可以顯著減少煤炭的消費量,是中國碳減排最現實可行的途徑。 能源面臨嚴峻挑戰 當前,我國能源面臨嚴峻挑戰。一是清潔性挑戰,道路依然漫長。以化石能源為主的消費,由于利用方式的落后而產生的大氣污染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雖然我國在一些城市開展的大氣治理取得明顯成效,但空氣質量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存在較大差距。 二是低碳性挑戰,壓力仍然巨大。我國是全世界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能源結構以化石能源為主,碳排放量也最多。2018年,一次能源結構中85.7%是化石能源,由煤、石油和天然氣組成。盡管經過多年努力,2018年煤炭在能源結構中比例下降到59%,但仍是主體能源。因此,煤炭的清潔、高效、可持續利用必定是重要內容,也是實現低碳利用最現實......閱讀全文
12月2日,2017資源型地區能源轉型發展論壇在山西太原舉辦。20余名中國能源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學者和山西省內大型能源企業負責人,圍繞“能源轉型”的新思路、新技術、新制度展開深入交流,為推進能源轉型和能源革命出謀劃策。 當前全球正處于能源秩序的新一輪調整轉型期,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世
謝克昌 “經過近2年的時間,‘中國煤炭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戰略研究’咨詢項目已基本完成,并已凝練成我國煤炭清潔高效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報告。下一步的關鍵是把報告的內容付諸實踐。”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克昌表示。 謝克昌說,煤炭是我國的主體能源。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
近日有研究指出,不清潔的能源使用是我國霧霾產生的最根本原因,而不清潔能源最主要是煤炭。一時間,公眾“談煤色變”。 “傳統的煤炭利用方式不革命不行。”中國工程院重大咨詢項目“中國煤炭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戰略研究”負責人謝克昌謝克昌院士日前對記者坦言。不過,他指出,“去煤化”不可取,煤炭要革命
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克昌代表 近日,中國工程院組織的中國煤炭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戰略研究重大咨詢項目正式啟動。作為項目的負責人,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代表表示,要以此為契機,最終為全社會實現煤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奠定基礎。 記者:煤的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到底有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謝克昌表示,綜合考慮煤炭探明儲量、儲采比、自給率、水和環境容量等因素,建議優先在內蒙古、新疆、陜西、山西、云南等省區發展現代煤化工。目標是在2020年替代6000萬噸石油,把石油的對外依存度降至60%;2030年替代9500萬噸石油,將石油對外依存度降至61%左右。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克昌提出,加強國際能源合作是“一帶一路”戰略的重點,基于已有經驗教訓,充分評估并化解風險,服務企業“走出去”,有力有序有效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謝克昌指出,雖然我國能源合作方式多樣、成效顯著,但在技術方面,如何適應項目所在國標準仍面臨很多難題。 他建
第六屆中美化工會議11月7日在京開幕。會議主題為“化學工程:皆為清潔能源”,由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中國化工學會、美國化學工程師協會主辦。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謝克昌強調,在我國,煤炭主導的能源結構在未來較長時間內難以改變,因此我國需要大力推進潔凈煤技術與潔凈煤轉化技術。目前,我國已開展多項
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劉振亞 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劉振亞今年兩會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由于空氣中PM2.5(細顆粒物)濃度過高,我國區域性霧霾污染頻發。我國能源發展應堅持以電力為中心的大能源觀,轉變能源發展方式,并通過“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的舉措
在更嚴格的污染物排放約束下,煤炭消費量需要嚴格控制。 最近,煤炭價格波動再次引起社會對煤炭行業的關注。實際上,對于煤炭這種不可再生資源,我們更應看重的是如何對其進行高效、清潔利用。為此,本報記者采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等相關領域核心專家,以探討IGCC、煤化工等熱點話題,并呈現
啟動儀式現場 金秋十月,清風送爽。10月10日下午,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能源樓會議中心裝點一新,一派繁榮景象,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籌)啟動儀式在這里舉行。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委員會
中國多個地區霧霾污染日益嚴重,已成為威脅國人健康的殺手。11月4日,在中國工程院與英國皇家工程院共同舉辦的中英PM2.5與霧霾污染防治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謝克昌院士指出,高耗能、重污染產業增長速度過快等因素是我國大氣污染產生的主要原因。 謝克昌是我國能源領域專家,2011年主持了“中
地方政府及企業因煤而動,煤化工項目易被扭曲為煤炭資源搶奪戰。隨著煤化工項目在各地落地開花,國內眾多特大型企業借機圈占煤炭資源。圖為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內的我國最大的整裝煤田準東煤田。 編者按: 一邊是國家叫停的政策,一邊是不斷規劃的產能,當前許多地方對于煤化工的熱情,更多地傾向于
當今中國,綠色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已深入人心,發展綠色可再生能源已成為社會追求的一種時尚。然而去年10月,在韓國大邱召開的第22屆世界能源大會的報告中卻有這樣一段話:“到2050年,化石能源仍然是世界能源構成的基礎,煤炭仍將長期發揮重要作用。”這段話告訴我們,盡管新能源得到很大發展,但世界能
國家能源局有關人士日前公開表示,煤炭深加工產業發展政策將于近期發布。這一關乎煤化工產業走向的政策到底會如何定調,業內人士預期可能會比目前有所放松,至少是在煤炭資源豐富的地區會結構性放松。 實際上,大量的煤化工項目正等待上馬,企業人士呼吁政策放松由來已久。可是,由于技術水平
今天,由中國工程院與英國皇家工程院共同舉辦的“中英PM2.5與霧霾污染防治高端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舉行。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謝克昌,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國能源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約翰·洛克希德,清華大學副校長袁駟和英國駐華大使館公使安勇等出席并致辭。 謝克昌介紹說,中國大氣污染產生的主要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謝克昌院士24日在昆明開幕的第16屆中國科協年會上做大會特邀報告時表示,經濟快速發展需要大量能源,為保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國已經建立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供應體系。 他介紹說,中國建立的世界最大能源生產供應體系有多個具體表現:一是包括資源探明、生產能力、輸送能力等能源供應能力
12月21日,來自全國的200多位充填采煤技術專家,研討“充填采煤技術”。同日,由國家能源局批準,冀中能源聯合中國科工集團和中國礦業大學共同建設的國家能源充填采煤技術重點實驗室掛牌。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謝克昌和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為實驗室揭牌。 冀中能源總經理張建公表示,冀中能源從1998年開
中國外交部原副部長何亞非12月2日在太原參加2017資源型地區能源轉型發展論壇時表示,資源轉型是世界性的難題,山西目前正在大力推進的能源革命,不僅對中國,亦對世界有著示范作用。 何亞非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世界目光在不斷轉向中國,“中國模式”“中國方案”可為世界提供更多參考。 中國工
今年1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克昌將赴摩洛哥參加關于落實《巴黎協定》的國際會議。“每次出席氣候大會,我們做能源的,特別是做煤化工的,都深感‘壓力山大’。” 謝克昌的這一體會,引起了第十八屆中國科協年會煤化工分論壇在場院士專家的共鳴。 中國工程院院士金涌直言,煤化工由高速發展期進入了轉型期,我
“十一五”規劃中的2010年度能耗27億噸標準煤的目標再次被突破。到目前為止,僅煤炭已超過32億噸。而據今年6月出版的《世界能源報告》數據,2009年中國煤炭消耗占了世界的46.9%。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謝克昌日前指出,這一現實值得引起高度關注。解決煤炭這一中國面臨的棘手的兩難選擇,煤
6月20日,中國工程院在京啟動了2011年重大咨詢項目“我國非常規天然氣開發利用戰略研究”。據透露,該項目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充分重視。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徐匡迪、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均表示,要從國家戰略的高度認識這一項目的重大意義。 據該項目負責人、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謝克昌介紹,隨著中東北
今天,由中國工程院、國家能源局聯合主辦的第二屆能源論壇在京開幕。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出席開幕式并發表講話。 周濟指出,中國的能源事業雖然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也面臨諸多嚴峻挑戰。“我們應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節能降耗,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確保國家能
近日在以低碳能源為主題的第96期工程科技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克昌指出,我國仍處于工業化發展階段,高碳能源低碳利用是我國現階段“性價比”最高的減排“藥方”。 目前,我國一次能源結構仍以高碳性的化石能源為主,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例高達93.6%;而在以電力為代表的二次能源
由中投億星紅日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投億星紅日”)自主研發、設計并制造的全球首座熔鹽蓄熱式供暖系統,10月16日在河北省辛集市試車成功,各項技術性能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在采暖季可以順利向近十萬平米的住宅小區進供暖。 為熔鹽產業化運用奠定基礎 據了解,熔鹽蓄熱式電加熱集中供暖系統的工作原
面對化石能源日漸枯竭和全球氣候、環境變化的現實壓力,一場新能源革命在全球范圍內悄然興起,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和電源結構也將在今后幾十年內逐步改變。隨著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發電在未來有望成為主力電源,電網的發展也將經歷重大轉型。 推進電能替代 加快電網創新 2009
寧東、鄂爾多斯、榆林曾被李克強總理稱為能源“金三角”。這里的能源資源量約占全國的1/4,但由于分屬寧夏、內蒙古、陜西三省區,開發粗放,資源浪費嚴重,同質化競爭激烈,再加上水資源總體匱乏,用水資源不合理,“金三角”發展存在嚴重問題。8月29日,中國工程院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在銀川聯合舉行《能源“金
近年來,國家能源戰略需求、能源結構調整等宏觀環境的變化在不同程度地影響煤化工的發展進程。 在近日召開的第九屆中國分布式能源國際研討會暨展覽會上,記者獲悉,隨著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推廣和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普及,煤炭作為燃料發電特別是分布式能源的燃料的比例將越來越低,煤化工或許成為煤炭資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今天,由馬化騰參與聯合發起的"科學探索獎"2019年獲獎名單正式公布,據“科學探索獎”管理委員會介紹,2019年首屆“科學探索獎”總共收到了1335人的有效申報材料,申報人經過初篩、初審、復審以及終審答辯四輪評審,最終評選產生50位獲獎人,申報人與獲獎人比例
2月28日,中國工程院在京發布了該院重大咨詢項目“中國能源中長期(2030、2050)發展戰略研究”成果。該研究顯示,中國經濟已走到了一個必須“轉型發展”的關鍵期。就能源而言,必須改變粗放的發展方式,開創一條科學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型道路,而我國可持續發展的能源戰略,可表述為“科學、綠色、低碳能源
創新 高端 差異 綠色 建標圖為顧秀蓮在大會前參觀同期舉行的煤化工展覽。 (本報記者 張育 攝) 10月16日,2018中國國際煤化工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十三五”以來我國現代煤化工示范項目運行經驗,分析行業當前形勢和存在問題,探討高質量發展路徑。與會代表認為,創新驅動、高端化、差異化、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