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科學家發明“智能胰島素”僅在血糖升高時奏效
近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智能胰島素”,有望徹底改變糖尿病的管理方式。與傳統的胰島素相比,這款“智能胰島素”不需要每天重復進行血液測試和注射來保證體內的血糖水平,它注射后會在體內循環,需要時(也就是血糖升高時)才會發揮作用。 該研究在動物試驗中顯示有效,科學家們正在計劃盡快開展人體試驗。專家表示,在正式用于治療前,還需要經過數年的研究。 智能胰島素 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通過注射胰島素來維持體內的血糖水平,但是注射胰島素也會有讓血糖水平過低的風險,因此患者必須定期進行檢查,保證血糖水平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糖尿病專家們一直在尋找一種讓患者更方面控制血糖的方法,于是“智能胰島素”應運而生。 科學家設計的智能胰島素的作用機制是當血糖升高時,該分子會自動激活,當血糖恢復正常時,它會自動關閉功能。麻省理工學院的Danny Chou博士一直在研究一種他和同事一起發明的“智能胰島......閱讀全文
看“智能”胰島素預防糖尿病中的低血糖癥
胰島素是一種在胰腺中自然產生的激素。它幫助身體調節葡萄糖,葡萄糖通過食物被消耗并為身體提供能量。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生物工程師和他們的同事開發了一種新型胰島素,可以幫助那些使用這種藥物治療糖尿病的人預防低血糖。 目前正在對這種治療方法進行潛在的臨床試驗評估,如果成功,可能會改變糖
長效胰島素實現血糖智能控制
注射胰島素已經成為數以億計的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治療方式。這除了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巨大負擔,還有一旦胰島素用量過多,便可能導致低血糖,給患者帶來的安全風險。 打入皮下的長效智能胰島素制劑可以在血糖升高時快速釋放胰島素,穩定血糖。圖片來源:浙江大學 能不能研制出一種能夠精準控制胰
顧臻團隊最新PNAS:智能胰島素防止治療糖尿病時低血糖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生物工程師及其同事開發了一種新型胰島素,可以幫助使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的人預防低血糖。 該療法正在評估潛在的臨床試驗,如果成功,可能會改變糖尿病治療,這項研究發表在PNAS上。 圖片來源:PNAS 胰島素是胰腺自然產生的一種激素。它幫助身體調節葡萄糖,葡萄糖通
新型胰島素可幫助使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的人預防低血糖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生物工程師和他們的同事開發了一種新型胰島素,可以幫助使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的人預防低血糖。 該療法正在評估潛在的臨床試驗,如果成功,可能會改變糖尿病治療,這項研究發表在《PNAS》上。圖片來源:PNAS 胰島素是胰腺自然產生的一種激素。它幫助身體調節葡萄糖,葡萄
PNAS:科學家發明“智能胰島素”-僅在血糖升高時奏效
近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智能胰島素”,有望徹底改變糖尿病的管理方式。與傳統的胰島素相比,這款“智能胰島素”不需要每天重復進行血液測試和注射來保證體內的血糖水平,它注射后會在體內循環,需要時(也就是血糖升高時)才會發揮作用。 該研究在動物
胰島素如何影響血糖控制?
胰島素對血糖控制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它促進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抑制肝臟中葡萄糖的產生,以及增加糖原合成和減少糖原分解。 胰島素是由胰島β細胞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激素,它與血糖水平有著直接的關系。當血糖升高時,胰島素的分泌也會增加,以幫助細胞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胰島素可以促進肌肉和脂肪組織細胞膜上
胰島素與血糖的關系
胰島素與血糖的關系是密切的,它主要通過調節葡萄糖的攝取、利用、儲存和釋放來維持血糖水平的穩定。 胰島素是由胰腺分泌的一種激素,它的主要功能是促進身體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同時抑制肝臟中葡萄糖的產生和釋放。當血糖升高時,胰島素的分泌也會增加,幫助細胞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并促進葡萄糖的分解利用
胰島素與血糖波動關系
胰島素是一種由胰腺分泌的激素,它在調節血糖水平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胰島素的主要功能是促進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從而降低血糖濃度。 當人體攝入食物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會被分解成葡萄糖,進入血液循環系統。這時,胰腺會分泌胰島素來幫助細胞吸收葡萄糖并將其轉化為能量。如果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細胞
顧臻新成果:“智能”遞送胰島素,有效降低血糖48小時
5月7日,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雜志上的一項題為“Red Blood Cells for Glucose-Responsive Insulin Delivery”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北卡州立大學及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技術:利用修改版的胰島素和紅細胞創建了一個
人工β細胞智能調節血糖水平-有望引領糖尿病治療新方式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UNC)和北卡州立大學(NCSU)聯合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顧臻帶領團隊開發了一種人造β細胞,可以根據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釋放胰島素。 治療1型糖尿病和某些2型糖尿病需要長期進行痛苦和頻繁的胰島素注射或使用機械的胰島素泵。相比于這兩種方式,來自顧臻團隊的人造β細胞是一種更有利于
Nat-Biomed-Eng:顧臻組研發新型“智能胰島素貼片”
據統計,糖尿病正影響著全球超過4.25億人,這一數字預計到2045年將會達到7億。對于1型和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他們需要每天扎破手指,采血監測血糖變化,并根據測得的結果進行多次皮下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這一過程既痛苦,又不精確。如果注射劑量有誤,更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并發癥,甚至有生命危險。
Nature子刊:顧臻團隊研發新型“智能胰島素貼片”
據統計,糖尿病正影響著全球超過4.25億人,這一數字預計到2045年將會達到7億。對于1型和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他們需要每天扎破手指,采血監測血糖變化,并根據測得的結果進行多次皮下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這一過程既痛苦,又不精確。如果注射劑量有誤,更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并發癥,甚至有生命危險。
胰島素及口服降血糖藥
第三十二章???胰島素及口服降血糖藥第一節??????????????胰島素[作用]1.????糖代謝:促進糖的轉運,氧化利用,抑制糖原分解而降低血糖。2.????脂肪代謝:促進脂肪合成,抑制分解。3.????蛋白質代謝:促進蛋白合成,抑制分解。[應用]1.Ⅰ型糖尿病人的維持治療用藥。2.Ⅱ型糖尿病
胰島素如何影響血糖水平?
胰島素主要通過促進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抑制肝臟中葡萄糖的產生,以及增加糖原合成和減少糖原分解來降低血糖水平。 胰島素是由胰島β細胞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激素,它與血糖水平有著直接的關系。當血糖升高時,胰島素的分泌也會增加,以幫助細胞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胰島素可以促進肌肉和脂肪組織細胞膜上的葡萄
胰島素低血糖試驗的方法
患者空腹過夜,建立靜脈通道,靜脈注射普通胰島素0.1/kg體重,注射前及注射后30min、60min、90min、120min分別取血測定血漿血糖及生長激素濃度。病人多在注射后15-45min發生低血糖,對癥狀嚴重者可在取血后靜脈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40ml,并提前終止試驗
PNAS:好消息!糖尿病不用打針了
全世界有超過3.87億的糖尿病患者,到2035年 預計糖尿病患者會高達5.92億。一型和二型糖尿病患者嘗試了各種方法,盡力將他們的血糖水平保持在可控范圍,他們定期手指采血或者是反復地注射胰島素,這個過程是痛苦的,而且是不精確的。此外,如果注射錯誤劑量的胰島素會導致嚴重的并發癥,例如,失明、截肢、
糖尿病血糖難以控制原因?
????? 引起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原因較多,可變因素復雜,臨床上常見的原因有以下一些: ? (1)情志因素,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失調,刺激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血糖升高。??? (2)飲食不調,飲食過量,使血液中游離葡萄糖增多,以致血糖升高;飲食不足(饑餓時),促進糖的異生,引起血糖增高。?
英國開發出智能“人工胰腺”
英國劍橋大學研究人員日前報告說,他們研發出一種智能“人工胰腺”,這種裝置可以隨著人體內血糖濃度的變化自動調整胰島素的輸入量,從而使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 劍橋大學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柳葉刀》雜志上報告說,這種“人工胰腺”使用的是市面上已有的血糖檢測裝置和胰島素泵,但控制它們的是一種新的
胰島素低血糖治療的基本介紹
胰島素治療是給病人注射一定量的胰島素,引起機體出現一系列低血糖反應,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包括胰島素休克療法(或昏迷療法)和胰島素低血糖治療兩種,后者是前者的一種改良方法,在治療實施上與前者相同,只是劑量小,不過到昏迷。以身體消瘦,胃納不佳,失眠,焦慮情緒及伴有其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神
胰島素對血糖的影響是什么?
胰島素對血糖的影響主要是降低血糖水平。 胰島素是一種由胰腺分泌的激素,它的主要功能是促進身體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同時抑制肝臟中葡萄糖的產生和釋放。 具體來說,胰島素能夠: 促進肌肉和脂肪組織細胞膜上的葡萄糖轉運蛋白活性,使血液中的葡萄糖更容易進入這些組織進行代謝; 激活細胞內的葡萄糖
長效胰島素給藥系統研發
北卡州立大學(NC)和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UNC)的華人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能根據體內血糖變化智能釋放胰島素的給藥系統。在動物模型研究中,這種新技術能為1型糖尿病小鼠提供持續48小時的血糖保護。 1型糖尿病也稱作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攻擊生產胰島素的β細胞,導致胰島素的生產不足。
無痛皮膚貼針一周血糖正常-2型糖尿病告別藥物和胰島素
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生物化學配方的可溶解微針貼片,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補片中礦化化合物的生化公式響應血液化學自動管理葡萄糖。在對老鼠進行的一項概念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化學物質在血液中相互作用,一次可以調節血糖數天。 對數百萬名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持續警惕他們血液中的糖或葡萄糖含量是健康的關
糖尿病治療新方向,智能仿生型聚合物納米囊泡來幫忙
據國際糖尿病研究所(IDI)最新報告,2019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過4.63億,并且預測到2030年將達5.78億。作為傳統的治療方式,皮下注射外源性胰島素不僅不能實現生理條件下內源性胰島素肝臟到外周的梯度分布,更難以實現餐后血糖的合理控制,從而會導致外周高胰島素血癥和低血糖等副反應。正常機體代
中國科學家首次通過智能手機實現遠程調控治療糖尿病
近年來,隨著移動通訊技術的不斷革新,智能手機已成為移動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血糖監控中已經有了應用。但是,目前智能手機對糖尿病患者僅有診斷和檢測功能,無法實現對其治療。4月26日,來自華東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上海市調控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葉海峰研究員課題組在Science子刊Science Tr
我國75%糖尿病患者血糖不達標-血糖管理堪憂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糖尿病患者75%存在血糖不達標,僅有25%的糖尿病患者血糖達標。其中62%的糖尿病患者治療過程中經歷過低血糖發作,而因高血糖而死于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更是高達80%。我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現狀令人堪憂。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
華東師范大學發表Science子刊封面:糖尿病診療新突破
來自華東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上海市調控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Smartphone-controlled optogenetically engineered cells enable semiautomatic glucose homeostasis in diabetic
終結胰島素注射!華人科學家顧臻的“智能貼片”獲投資
目前,糖尿病已成為全球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對于1型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長期注射胰島素并配合血糖監控是必須的治療手段。然而,這類療法不僅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還可能會導致低血糖等并發癥。 2015年,由華人科學家顧臻教授首次提出的“智能胰島素貼片”的技術為改善糖尿病治療帶來了新的希
可替代胰島素注射的智能胰島素貼片
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和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發明了一種智能胰島素貼片,可以監測血糖水平,當血糖水平升高時可以自動按需釋放胰島素。 這項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研究表明,給糖尿病病人帶來痛苦的胰島素注射有望成為歷史。 這種不大于1便士硬幣的方形薄貼片內面密布超過100個呈矩
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的病因
1.低血糖的常見原因和分類 臨床上導致低血糖的原因很多,其分類方法亦較多,如按病因可分為器質性低血糖和功能性低血糖;根據發病機制可分為血糖利用過多和血糖生成不足。臨床上通常采用的低血糖分類方法是結合低血糖的發病機制和低血糖發作的臨床特點,比較實用且有利于尋找病因。 2.糖尿病低血糖的常見原因和
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的診斷
低血糖的確立可依據Whipple 叁聯征:①低血糖癥狀:是提示低血糖的重要線索,但缺乏特征性且存在個體的差異。②發作時靜脈血漿血糖濃度低于2.8mmol/L,這是人為確立的界限,事實上個體發生低血糖反應時的血糖值并不完全相同。絕大多數健康人在血糖低于2.5mmoL/L(45mg/dl)時發生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