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等國新發明:用高能短脈沖激光進行人工降雨
目前的人工降雨技術一般是在空中播撒碘化銀顆粒作為凝結核,促使水蒸氣凝結,而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可以使用激光將空氣分子離子化,使之成為天然的凝結核,從而達到人工降雨的目的。 新一期英國《自然·光子學》雜志刊登報告說,瑞士等國研究人員發明了這種新技術。其原理是向空氣中發射一種高能量短脈沖激光,它會使照射路徑上的氮氣分子和氧氣分子離子化。這些離子化的空氣分子就成為天然的凝結核,促使水蒸氣凝結為水滴。 研究人員向含有水蒸氣的實驗裝置中發射這種激光,可以馬上觀察到直徑約50微米的水滴形成,這些小水滴還會進一步合并為直徑約80微米的大水滴。戶外實驗也顯示,在空氣濕度較高的情況下,發射這種激光可以促使空氣中水滴的形成。 瑞士日內瓦大學研究人員熱羅姆·卡斯帕里安介紹說,這一技術目前還處于初級階段,不能馬上用于人工降雨,因為一束激光只能促使其所照射的路徑上形成水滴。下一步研究將探索是否能通過用激光掃過天空的方式......閱讀全文
瑞士等國新發明:用高能短脈沖激光進行人工降雨
目前的人工降雨技術一般是在空中播撒碘化銀顆粒作為凝結核,促使水蒸氣凝結,而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可以使用激光將空氣分子離子化,使之成為天然的凝結核,從而達到人工降雨的目的。 新一期英國《自然·光子學》雜志刊登報告說,瑞士等國研究人員發明了這種新技術。其原理是向空氣中發射一種高能
美網站:中國每年人工降雨500億噸
? 美國科技博客Quartz網10月22日文章,原題:中國每年人工降雨500億噸并計劃增至該數量的5倍 公元前2150年(原文如此),大禹因治水而成為中國歷史上備受推崇的領袖之一。如今中國領導人正面臨相反的問題:缺水危及農田,因此政府正“制雨”而非“治水”。 方法是“播云”:利
上海光機所等首次實現飛秒強激光誘導人工降雪
2012年4月出版的Nature Photonics(《自然—光子學》)雜志,在News & Views專欄中,專題報道了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徐至展、李儒新研究組首次利用飛秒強激光,在云室中非線性成絲誘導大面積降雪的重要科學發現[Nature Photonics
新技術通過平流層“脫水”為地球降溫
提起溫室氣體,人們首先想到的大概是二氧化碳、甲烷等,很容易忽視掉普通的水蒸氣,其實它也是主要溫室氣體。 水蒸氣可以在平流層停留多年,通過吸收太陽輻射、與其他氣體發生反應等,加強溫室效應。根據一項研究,20世紀90年代平流層水蒸氣的躍升,可能使那段時間內全球變暖加劇了30%。 但是,如果從源頭
以色列研究顯示人工降雨無法增加自然降雨量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地質與行星科學系的佩卡斯·阿爾波特教授研究發現,一個地區降雨量的增加,主要是由天氣形態變化導致的,而不是通過催化云層而形成的人工降雨。 研究人員是對過去50年人工降雨的效果進行評估后得出這一結論的。他們根據過去的統計數據,重點研究了以色列北部加利利地區人工
水分和濕度是什么意思
濕度,表示大氣干燥程度物理量,其測量儀器是濕度表。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體積的空氣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則空氣越干燥;水汽越多,則空氣越潮濕。空氣干濕程度叫做“濕度”。在此意義下,常用絕對濕度、相對濕度、比較濕度、混合比、飽和差以及露點等物理量來表示;若表示在濕蒸汽中液態水分的重量占蒸汽總重量的百分比,則稱之
海洋氣溶膠對云凝結核的貢獻研究中取得進展
海洋氣溶膠是全球氣候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制約氣候模型預測準確性的主要不確定性來源之一。海洋氣溶膠由一次氣溶膠和二次氣溶膠組成,其中海洋一次氣溶膠是在海-氣界面通過氣泡破碎飛濺產生的顆粒物,因此也被稱為海洋飛沫氣溶膠(Sea Spray Aerosol, SSA)。一般來說,SSA的產量和風速
水蒸氣蒸餾的原理
? 假如兩種液體物質彼此互相溶解的程度很小以至可以忽略不計,就可以視為是不互溶混合物。?在含有幾種不互溶的揮發性物質混合物中,每一組分i 在一定溫度下的分壓pi即是在同一溫度下的該化合物單獨存在時的蒸氣壓pi0 :?pi = pi0?而不是取決于混合物中各化合物的摩爾分數。這就是說該混合物的每一組分
瑞士科學家欲用激光空中生成水滴人工降雨
北京時間9月1日消息,英國人對天氣特別癡迷,尤其是雨云。現在科學家打算利用強大的激光實現他們的降雨愿望。瑞士的研究人員已經利用激光在空中生成了水滴。 這項名叫激光輔助冷凝水的技術,有一天將會揭開天氣循環的秘密,并能讓人類自己決定在哪里降雨,以及何時降雨。雖然“人工降雨”早就有之
中科院廣州地化所發現黑碳顆粒可作為霧滴凝結核
記者從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所獲悉,該所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畢新慧研究團隊在霧滴凝結核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日前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 據悉,該研究團隊在國際上率先使用地用逆流虛擬撞擊器—單顆粒氣溶膠質譜儀的聯用,實現了對單個活性霧滴顆粒的在線分析,解決了在地面無法直接觀測霧凝結核的難
水蒸氣蒸餾法的基本介紹
水蒸氣蒸餾法是指將含有揮發性成分的植物材料與水共蒸餾,使揮發性成分隨水蒸氣一并餾出,經冷凝分取揮發性成分的浸提方法。該法適用于具有揮發性、能隨水蒸氣蒸餾而不被破壞、在水中穩定且難溶或不溶于水的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 水蒸氣蒸餾法是提取植物性天然香料的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其流程、設備、操作等方面的技
水蒸氣發生器的簡介
FD-WG型水蒸氣發生器是一套可以獨立完成液體流量調節、蒸汽溫度控制,可實現蒸汽定量、恒溫的裝置。外觀展示?水蒸氣發生器主體結構解析蒸氣發生器操作流程(1)插上電源線,打開電源開關(電源插口處);(2)設置汽化溫度,按移動鍵到個十百位,按增加和減少鍵設置所需汽化溫度數值,按確認鍵結束(汽化溫度設置為
恒星周圍水蒸氣重量首次算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359.shtm
新款智能水蒸氣蒸餾裝置介紹
介紹:水蒸氣蒸餾是分離、提取樣品中有效成分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操作是將水蒸氣通入樣品體系中,有效成分伴隨水蒸氣蒸出,從而達到分離提純有效成分的目的,被廣泛應用于煙草、食品、藥品、化工等多個行業。現有的傳統的水蒸氣蒸餾裝置是較為的繁瑣的玻璃裝置,安裝困難、操作時間長、耗能量大,且存在不安全隱患等技術問題
關于水蒸氣蒸餾法的簡介
水蒸氣蒸餾法是指將含揮發性成分藥材的粗粉或碎片,浸泡濕潤后,直火加熱蒸餾或通入水蒸汽蒸餾,也可在多能式中藥提取罐中對藥材邊煎煮邊蒸餾,藥材中的揮發性成分隨水蒸氣蒸餾而帶出,經冷凝后收集餾出液,一般需再蒸餾1次,以提高餾出液的純度和濃度,最后收集一定體積的蒸餾液;但蒸餾次數不宜過多,以免揮發油中某
簡述水蒸氣蒸餾法的特點
水蒸氣蒸餾法只適用于具有揮發性的,能隨水蒸氣蒸餾而不被破壞,與水不發生反應,且難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此類成分的沸點多在100℃以上,與水不相混溶或僅微溶,并在100℃左右有一定的蒸氣壓。當與水在一起加熱時,其蒸氣壓和水的蒸氣壓總和為一個大氣壓時,液體就開始沸騰,水蒸氣將揮發性物質一并帶出。
水蒸氣蒸餾法的運用條件
水蒸氣蒸餾法適合分離那些在其沸點附近容易分解的物質,也適用于從不揮發物質或樹脂狀物質中分離出所需的組分(如天然產物香精油、生物堿等)。使用此法被提純的物質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①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 ②具有一定的揮發性; ③在共沸溫度下與水不發生反應; ④在100℃左右,必須具有一定的蒸氣
水蒸氣蒸餾法的原理簡介
當水和有機物一起共熱時,整個體系的蒸氣壓力根據分壓定律,應為各組分蒸氣壓之和。即P=PA+PB,其中P為總的蒸氣壓,PA為水的蒸氣壓,PB為不溶于水的化合物的蒸氣壓。當混合物中各組分的蒸氣壓總和等于外界大氣壓時,混合物開始沸騰。而混合物的沸點比其中任何一組分的沸點都要低些。因此,常壓下應用水蒸氣
水蒸氣透過率測定儀稱重法水蒸氣透過率測定儀技術特征
設備技術特征稱重法測試原理,符合標準要求的間歇式稱量,每次測量前系統自動清零,保證數據的統一性和準確性 單次試驗可同時測試三個試樣,透濕杯升降稱量由氣缸控制,數據準確可靠 標準吹掃風速,有效防止透濕杯上方濕度梯度的形成,保證測試的準確性 寬范圍、高精度、自動化溫濕度控制,滿足各種試驗條件下
日放棄失蹤的水蒸氣觀測衛星
日本鹿兒島大學教授西尾正則率領的研發小組8日宣布,用于觀測大氣水蒸氣的“隼人”號小型衛星將于數日內沖入地球大氣層并燃燒殆盡。 西尾正則說,5月21日,“隼人”號衛星與“曉”號金星探測器一起升空,但“隼人”號衛星升空后不久就下落不明,雖然在6月1日接收到了其發射的電波,但是8
水蒸氣透過率測定儀簡介
水蒸氣透過率測試儀適用于塑料薄膜、復合膜等膜、片狀材料、高阻隔材料、太陽能背板、金屬箔片、防水卷材及塑料、橡膠、紙質、玻璃、金屬等材料的瓶、袋、罐、盒等包裝容器的水蒸氣透過率的測定。通過水蒸氣透過率的測定,達到控制與調節包裝材料等產品的技術指標、滿足產品應用的不同需求。
水蒸氣透過率測試儀簡介
水蒸氣透過率測試儀別名透濕儀、透濕性測試儀、水蒸氣透過率測定儀、透水汽實驗儀。是一款專業用于薄膜試樣的水蒸氣透過率測試系統,適用于塑料薄膜、復合膜等膜、片狀材料與醫療、建材領域等多種材料的水蒸氣透過率的測定。通過水蒸氣透過率的測定,達到控制與調節材料的技術指標,滿足產品應用的不同需求。
水蒸氣滲透儀測試標準及方法
WT-W06(D)重量法水蒸氣滲透測試儀是一款專業的膜片類材料水蒸氣透過率測試系統,適用于塑料薄膜、復合膜、共擠膜、工程材料、橡膠、紙板等多種材料在多種溫度下的水蒸氣透過率測試。 水蒸氣滲透儀測試標準及方法 該儀器滿足多項國家和國際標準:GB 1037、GB/T 16928、YBB
水蒸氣透過率測試系統的分類
根據市面上儀器的測試原理來劃分,可分為:稱重法透濕儀、電解法透濕儀、紅外檢測法透濕儀、濕度法透濕儀。其中,稱重法透濕儀又可稱為 杯式法透濕儀、重量法透濕儀。
水蒸氣透過率測試系統的特征
1、專業——基于杯式法測試原理,是一款專業用于薄膜試樣的水蒸氣透過率(WVTR)測試儀;系統配置的三個透濕杯均可進行獨立試驗,試驗過程不僅嚴格符合標準要求,而且完全自動化控制。 2、高端——采用了Labthink最新設計的ZL機械結構,嚴格保證了透濕杯稱量過程中的精確性;同時,該設備配置了La
水蒸氣蒸餾法的適用范圍
水蒸氣蒸餾法適合分離那些在其沸點附近容易分解的物質,也適用于從不揮發物質或樹脂狀物質中分離出所需的組分(如天然產物香精油、生物堿等)。使用此法被提純的物質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①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 ②具有一定的揮發性; ③在共沸溫度下與水不發生反應; ④在100℃左右,必須具有一定的蒸氣
概述水蒸氣蒸餾法的操作要點
1、作為蒸餾燒瓶的三口燒瓶的容量應保證混合物的體積不超過其1/3,導入蒸汽的玻璃管下端應垂直地正對瓶底中央,并伸到接近瓶底,距瓶底0.5-1.0cm。 2、作為水蒸氣發生器的圓底燒瓶上的安全管(平衡管)不宜太短,其下端應接近器底,距瓶底0.5-1.0cm,盛水量通常為其容量的1/2-2/3。
水蒸氣滲透儀測試標準及方法
WT-W06(D)重量法水蒸氣滲透測試儀是一款專業的膜片類材料水蒸氣透過率測試系統,適用于塑料薄膜、復合膜、共擠膜、工程材料、橡膠、紙板等多種材料在多種溫度下的水蒸氣透過率測試。 水蒸氣滲透儀測試標準及方法 該儀器滿足多項國家和國際標準:GB 1037、GB/T 16928、YBB
海上緣何“仙霧”飄
2021年1月7日的黃海“海浩”照片。課題組供圖 2021年1月7日,青島黃海海面“開了鍋”,茫茫海面升起大片白色云霧,朝陽之下,如同仙境。這一罕見奇觀被稱為“海浩”現象。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李曉峰團隊融合數種在軌衛星數據對“海浩”現象的相關熱力學、生物學以及動力學過程進行了綜合觀測分析,并利用
海上仙霧?研究揭示海浩及其協同現象過程與機制
2021年1月7日“海浩”照片? ?課題組供圖?衛星觀測到海浩造成的海洋表面溫度、葉綠素濃度以及海面粗糙度變化? ?課題組供圖2021年1月7日,青島黃海海面如同“開鍋”了,茫茫海面上升起大片白色云霧,朝陽之下,如同仙境,這一罕見奇觀被稱為“海浩”現象。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李曉峰團隊融合數種在軌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