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近日發布通知,提出2014年全省將完成裝機總規模達1347兆瓦的分布式光伏發電計劃,這一規模相較于國家能源局為浙江擬定的1200兆瓦分布式光伏發電“指標”多出逾100兆瓦。浙江省政府表示,此舉旨在推動浙江省成為全國分布式光伏的標桿示范省份。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相對于國內眾多省份在發展分布式光伏普遍處于觀望狀態的局面,浙江省“濃墨重彩”規劃藍圖可謂標新立異。按照目前分布式光伏電站約8元/瓦的綜合建設成本測算,1347兆瓦的電站建設將帶動逾107億元的初始投資總額,東方日升等本地光伏制造商及電站投資商充分獲益。 光伏發電規模快速增長 根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3年12月末,中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達到10660兆瓦,去年一年新增裝機超出2012年國內光伏累計裝機總和,光伏發電規模呈快速增長之勢。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光伏發電仍以大型地面電站為主,分布式光伏發電僅占目前累計光伏發電總裝機的三成左右......閱讀全文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明確了2020年我國能源發展的總體目標、戰略方針和重點任務,由此成為今后一段時期我國能源發展的行動綱領。 政策的東風一出,產業資本必將聞“機”起舞。未來數年間,在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領域,民間資金有望再現狂飆突進的
未來新能源飛速發展的一張大網已經撒下,2015年正是起始之年。 在2015年,按照能源發展戰略計劃頂層設計的要求,一系列具體的實施步驟行將展開,可以想見,新能源還將受到更大的熱捧。 有機構分析表示,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新能源概念將成為股市中一個持續的熱點,相關企業的股票因為其成長性得到
國家能源局近日下發通知提出,自2014年起,光伏發電實行年度指導規模管理,并詳細披露了光伏裝機規劃:全年新增備案總規模14GW,其中分布式8GW,光伏電站6GW. 在2014年政策和產業雙重利好預期帶動之下,光伏企業醞釀新的“突圍”。業內人士認為,國家能源局明確分布式光伏電站
中國光伏產業正處于生死存亡之秋。 9月6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啟動對中國出口的所有光伏組件和部件(包括太陽能電池片、硅片)進行反傾銷調查。9月18日,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法律服務部主任劉慧娟向《財經》記者透露:“原告同時也提交了反補貼的申請,歐盟委員會應該會在10月下旬就反補貼立案調查。”
青島市市北區同德路夾嶺溝小區9號樓上,9塊藍色的太陽能電池板分兩組向陽而立,在周圍各種太陽能熱水器中顯得十分搶眼。這是該樓居民徐鵬飛的家庭小“發電廠”,在2012年12月21日并網之后的半年里就已開始為他“賺錢”了。 事實上,這只是在過去的一年里,國內分布式光伏快速升溫的一個縮影,“人人開
過去的一周,A股市場太陽能光伏板塊迎來久違的“小陽春”,多只概念股連續三個交易日隨大盤持續上漲,向日葵(300111)、中利科技(002309)等龍頭股還一度封住漲停板。 光伏板塊群起騷動的背后,是一直
“我最近找到兩個合適的屋頂,正準備申報呢!”“我已經砍掉了幾個環節,目標是做精一兩個產品,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研發上去。”記者日前在采訪長三角光伏產業時,許多企業家反映,發展光伏的信心并未喪失,相反目前整個行業的寒冬倒能成為一次洗牌的契機,有利于這個新興產業的健康發展。
國家能源局日前下發《2015年全國光伏發電年度計劃新增并網規模表》,該表中提到2015年全國新增光伏并網裝機量15GW,這一數字相比去年的并網裝機量10GW增長了50%。 與此同時,近年來困擾制約光伏企業發展的融資難問題也有望破解。據悉,目前國開行、工行、建行、招行等多家銀行開始向光伏企業信貸
4月1日,國家能源局網站發布了《2016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 《意見》明確:2016年,能源消費總量43.4億噸標準煤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3%左右,天然氣消費比重提高到6.3%左右,煤炭消費比重下降到63%以下。 《意見》還提到,爭取在2016年6月底前發布實施能源發展“十三五
發展新能源產業是京津冀水源涵養區歷史定位的必然選擇。 建設國家清潔能源基地是開放創新、綠色崛起的必然要求。 “大風刮黃金、河水淌白銀、陽光灑珍珠、溫泉似寶盆……”這是對承德豐富的新能源最形象的比喻。 這里是僅次于新疆、西藏等地的太陽能資源較豐富地區之一; 這里是堪比“西藏羊八井”的我國地熱
能源消費總量40億噸標煤、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1.4%。 這是日前發布的《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下稱《規劃》)所劃定的三項約束性指標。從規劃來看“十二五”期間實施能源消費強度和消費總量雙控制是首要目標,以分布式能源等為重
能源消費總量40億噸標煤、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1.4%。 這是日前發布的《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下稱《規劃》)所劃定的三項約束性指標。從規劃來看“十二五”期間實施能源消費強度和消費總量雙控制是首要目標,以分布式能源等為重點
分布式應用成為中國光伏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正日益明朗。在日前舉行的“2012中國光伏產業領袖峰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透露,“十二五”太陽能發電裝機目標擬提高到21GW,將大力發展分布式發電。 史立山同時稱,青海、寧夏、甘肅等地建設了一批大型光伏發電站,但總體來看,
中國國家能源局5日表示,今年全國光伏發電裝機預計新增1000萬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約占三成。明年相關扶持政策將更多向分布式能源傾斜,預計分布式光伏發電將提高到新增裝機的60%左右,相關市場建設將逐步升溫。 分析人士指出,伴隨國家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臺,今年中國光伏發電市場發展加速。但隨著中國
2012年12月,北京順義的一處別墅屋頂上,已經安裝了分布式光伏電站,類似這樣的家庭、企業電站,現在已經成為政策鼓勵的重點 在北京順義的一座聯排別墅內,如海正在設計自家的“太陽能發電站”。這個屋頂電站將與國家電網相連,發出的電不僅可供自家使用,還可以銷售給電網公司。
8月4日,醞釀已久的全國分布式光伏發電現場交流會在浙江省嘉興市召開。會議現場交流了嘉興在推動分布式光伏發展過程中破解各個難題的諸多創新做法,同時分享了江西、廣東、江蘇以及上汽集團等企業分布式光伏發展的推廣經驗。 此次會議不僅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能源系統近200人參加,還受到業內人士前所未有的高度
近日,海寧皮革城3.6兆瓦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項目正式并網發電,標志著全國首例用戶端并網發電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項目投入使用;寧夏電力迎來了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首位“客人”;浙江首家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一條龍服務中心在海寧市供電局成立……隨著國家電網公司發布的《關于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服務工作的意見》實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發展光伏產業對調整能源結構、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為規范和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性 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快速發展,光伏電池制造產業規模迅
三水已形成晶硅生產、支架、邊框、系統集成、工程安裝等一條比較完善的產業鏈。圖為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車間。 三水已探索出可持續商業模式,以終端應用撬動新能源發展推廣。圖為三水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
滬府發〔2011〕90號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上海市新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現將《上海市新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十二月五日 上海市新能源發展“十
盡管印度日前決定對中國太陽能電池發起反傾銷調查,但中國光伏產業早已在美歐“雙反”后開始謀求“突圍”,中國政府更是密集出臺“新政”開啟內需,以促使“光伏生產大國”加速轉型為“光伏生產應用大國”,廣闊的內需市場有望成為中國光伏困境中突破的新空間。 據賽維LDK、晶科能源和瑞晶太陽能等光伏生產、
光伏新政重燃分布式開發熱情 9月2日,光伏行業期盼已久的分布式光伏新政正式下發。《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下稱《通知》)的出臺,迅速點燃了分布式光伏市場的開發熱情,被業內視為最積極、有效的光伏政策之一。 “可以說,這次的政策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全面詳細,超出市場預期。未來的
從9月開始,我國光伏產業將掀開新的一頁。 8月30日,國家發改委下發了《關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意味著從9月1日開始,投運的光伏電站項目將享受新的補貼政策和電價標準,這也完善了我國的光伏發電價格政策。 通知明確,對光伏電站實行分區域的標桿上
太陽能光熱發電可以提供連續、可靠的電力且具有良好的調節性能,不僅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發電,還可以發揮調峰和儲能作用,提高電力系統接納風電和光伏發電的能力,發展潛力巨大。2016年9月份,國家能源局確定了第一批20個太陽能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名單,部分項目已經開工建設。近日,第二屆德
光伏產業“多云轉晴” 實現恢復性增長 近幾年,受多重不利因素影響,我國光伏產業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2012年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激勵政策,大力拓展國內市場空間,優化出口結構,讓我國光伏產業逐漸邁出低谷,從“多云”轉向“晴天”。2013年,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1479萬千瓦,同比增長
盛夏的浙江酷暑難耐,很多家庭為了省電,寧愿放著空調不開。但在嘉興香緹世家小區居民麻建美家中,不僅空調用得歡,還能收到當地供電公司送來的電費。 作為嘉興市本級第一個成功申請光伏電站并實現并網家庭,去年10月在自己屋頂上裝上25塊太陽能電板,總裝機量為6千瓦,不僅空調可盡情用,還能有一筆電費進賬。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表《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 (2012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 錄 前 言 &nb
2013年,國內能源產業圍繞大氣污染防治的要求,展開了全面和大規模的結構調整,一方面用清潔能源替代煤炭石油,另一方面淘汰落后產能,提高能源生產和使用效率,力圖壓縮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所占的比重。但有限的天然氣資源的制約越來越突出,同時超高壓輸電電網在技術和社會等方面建設的困局,也制約了"煤改氣"
業內期盼已久的能源“十二五”規劃面世、新能源局成立、四大能源通道成形……2013年,中國的能源領域亮點不斷。 又到年終歲末,本期《中國能源報》對即將過去的一年間能源行業發生的重大新聞進行全面梳理,評出2013年中國能源行業十大新聞(以重要性排列),以期從能源經濟的角度解讀中國經濟變化趨勢,展
國家能源局近日印發《關于減輕可再生能源領域企業負擔有關事項的通知》,支持可再生能源相關實體經濟健康發展。通知提出,嚴格落實《可再生能源法》要求,切實保障可再生能源產業健康發展。優化投資環境,降低可再生能源開發成本。完善政府放管服等公共服務,激發市場活力。 各類接入輸電網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的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