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連續五年全球第一
中新社西寧6月27日電 (孫睿)“在國家政策支持下,中國光伏發電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績。目前新增裝機容量連續五年全球第一,截至2018年5月,中國并網光伏裝機容量已經超過1.4億千瓦,光伏發電在推動中國能源轉型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國家能源局監管總監李冶在27日召開的清潔能源發展光伏產業技術創新與政策研究論壇上表示。 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今年1到5月,中國光伏發電量達66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1%,光伏發電利用率達到了96%,累計棄光率為4%,同比下降3.5%。 “為此,中國光伏行業迎來了‘曙光’。而青海太陽能資源豐富,光伏產業鏈完整,具備規模化發展光伏發電項目的資源條件,技術優勢和應用基礎。”李冶說,近年來,青海省也憑借優勢自然資源稟賦,不斷推動光伏產業的發展,目前,青海光伏領跑基地建設正在有序推進中,特別是格爾木領跑基地,項目最低指標電價僅為每千瓦時0.31元人民幣,已經低于燃煤標桿電價,對加速光伏技術進步、價......閱讀全文
中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連續五年全球第一
中新社西寧6月27日電 (孫睿)“在國家政策支持下,中國光伏發電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績。目前新增裝機容量連續五年全球第一,截至2018年5月,中國并網光伏裝機容量已經超過1.4億千瓦,光伏發電在推動中國能源轉型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國家能源局監管總監李冶在27日召開的清潔能源發展光伏產業技
中國光伏發電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均為全球第一
記者4日從國家能源局獲悉,截至2016年底,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3454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7742萬千瓦,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均為全球第一。 根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2016年光伏發電統計信息,我國光伏發電向中東部轉移,中東部地區新增裝機容量超過100萬千瓦的省份達9個,分別是山東、河南、安徽
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量領跑全球
環保新能源光伏在中國發展過程中,獲得多項政策的扶持,目前中國已在全球光伏領域占據領先地位。9月26日,由德國萊茵TüV集團與順德中山大學太陽能研究院聯合主辦、廣東省太陽光伏能源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協辦的“質勝之道——光伏電站風險控制及持續經營論壇”在廣州舉辦。記者從該論壇獲悉,全球太陽能光伏發
光伏產業持續向好,發電量創新高
在全球變暖問題日益嚴重的當下,盡早實現“碳中和”、控制氣溫上升已成為全球共時性議題。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顯示,全球已有超過180個國家將發展可再生能源納入了國家自主承諾范圍,其中超過140個已制定了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量化目標。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成為全球能源革命和應對氣候變化的主導方向和一致
上半年中國光伏累計裝機規模超4.7億千瓦-成第二大電源
“我國新增光伏裝機規模,新增總裝機容量,分別連續十年、八年位居全球第一,今年上半年累計裝機規模超過4.7億千瓦,成為我國裝機規模第二大電源。”22日,中國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李創軍在致辭中說。 當日,第24屆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一流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青海省西
光伏產能過剩洗牌在即-細分領域仍存投資機會
從2013年起,我國光伏行業逐步回暖,企業的盈利情況也隨之好轉。然而光伏企業的經營好轉,主要是由于2011年和2012年我國光伏行業持續虧損導致。隨著閑置產能的復產和新增產能投產,光伏產業今年可能將面臨新一輪產能階段性過剩局面。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前
我國清潔能源持續擴容
記者近日從國家能源局獲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能源結構顯著優化,為推動能源革命、保護生態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到去年底,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5.7億千瓦,約占全部電力裝機的35%;非化石能源利用量占到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13.3%,比2010年提高了3.9個百分點。目前,我國水電、風電、光伏發電
曾被打壓至谷底的中國光伏產業,是如何重回全球第一的
2011-2012年是中國光伏產業的震蕩期,也是分水嶺。在此之前,整個行業既展示了激進的一面,也頗具野蠻生長的特性,一些企業在全球開山辟路,隨之又跌入深谷,并由此進入一個極具疼痛感的調整期。 好在,中國光伏產業展現出了它頑強的一面,不僅活了下來,而且還茁壯成長。2012年以來,中國光伏裝機規模連續
中國光伏發電進入困難時期-年產能接近全球需求
中新網7月24日電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曉強日前接受中國政府網訪談時表示,光伏發電遇到一個非常困難的時期,目前我國太陽能光伏電池組的生產能力,已經超過一年3000萬千瓦,跟全球的實際需求差不多。 張曉強在與網民在線交流時表示,傳統能源在不長的時間確實面臨著枯竭的問題,
國際能源署報告稱去年我國可再生能源增量占世界40%
“富煤、缺油、少氣”是中學地理課本上對中國能源條件的經典描述,煤炭在支撐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沉重的環境負擔。近年來,一場能源領域的大變革在華夏大地悄然開啟,中國作為“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國”的綠色新名片正越擦越亮。 近日,國際能源署發布報告稱,2015年可再生能源首次超過煤炭,成為全球
報告稱中國已超越德國成為全球最大光伏市場
《全球新能源發展報告2014》7日在京發布。報告指出,2013年全球光伏市場的新增裝機容量達到38.7GW,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40.6GW,其中中國新增裝機容量為12GW,同比增長了232%,接近歐洲2013年新增裝機容量總和。據此分析,全球光伏市場從以歐洲為核心區域逐步向亞洲轉移,中國超越德國
光伏太陽能將從補充能源過渡為替代能源
根據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等機構聯合發布的《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路線圖 2050年》的預測,到2020年、2030年和2050年,我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分別達到100吉瓦、400吉瓦和1000吉瓦,在業界看來,屆時太陽能將從目前的補充能源過渡為替代能源,并逐步成為我國能源體系的主力能源之一。 “十
淺談德國光伏發電經驗與政策
德國是首批促進光伏產業發展的歐洲國家。1990年,德國在通過了“十萬屋頂”項目之后,德國光伏產業在全球市場中得到飛速發展。到今天為止,在全球范圍內安裝的大量光伏項目中,有1/3在德國。 如果回過頭來看一看,沒有人能預測到可再生資源、尤其是光伏能源能夠這么快速地增長。在過去的三年中,太陽能在
光伏產業十二五目標新調整:發電目標再擴14GW
昨天,在中國首個企業英利加入WWF碳減排先鋒項目全球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告訴記者,基于中國光伏產業發展的需要,中國光伏產業發展“十二五”目標已進行新的調整,從之前公布的光伏發電裝機容量21GW,擴大到35GW,這一調整已經完成,即將由政府部門對外公布。國
太陽能光伏行業的前景
現階段,我國光伏電站的應用與農業、養殖業、礦業、生態治理結合在一起,呈現出來多元化發展趨勢,開創了多種與光伏行業結合的新模式,比如光伏水泵、光伏路燈、光伏樹和光伏消費品等光伏應用產品。我國在“碳中和”成為全球命題的背景下,于2021年開啟雙碳元年。自21世紀初至今,我國的光伏行業共經歷了起步、發展、
中國綠色能源行業現狀分析-風電、太陽能等市場異軍突起
?? 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和運行的血液,同時也是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領域。隨著近年來我國對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和環境保護的日益加強,特別是霧霾等環保問題的不斷來襲,清潔能源的推廣應用已成必然趨勢。綠色能源(清潔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兩大類。?? 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
2012年光伏安裝量約為4.5GW
2015年中國太陽能光伏安裝容量將達到35GW,這是在1月29日的一個會議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透露的信息。 根據1月1日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印發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以下簡稱《規劃》),“十二五”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目標為21GW,這意味著“十二五”光伏發電裝
經濟觀察:中國儲能產業迎快速發展期
世界光伏看中國。當前,光伏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張名片,是推動中國能源變革的重要引擎。然而快速發展之下,光伏產業面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中國光伏龍頭企業創維光伏總經理馬龍近日接受中新社采訪時表示,當前全球競逐“碳中和”,碳排放的核心是在發電側,火力發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巨大。新能源尤其是光伏發電
能源轉型中國居世界前列
連日來,德國媒體密集關注中國兩會召開,對李克強總理在開幕式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給予高度評價,尤其是李總理強調的今年要“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向全國人民承諾“藍天必定會一年比一年多”“我們會讓我們的天空再次變藍”。德媒評價中國總理的話充滿自信,令人振奮。 德國《經理人》雜志撰文稱,數據顯示,中國
德國光伏行業面臨重組前景
德國太陽能經濟聯邦協會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德國太陽能光伏發電量較2011年猛增45%。分析人士指出,產能過剩可能使德國光伏行業面臨重組前景。 數據顯示,2012年1月至11月,全德新增光伏裝機容量7300兆瓦。截至2012年底,德國已安裝130萬套光伏發電設備,為約800萬用戶提
中國光伏業借分布式發電突圍
隨著光伏裝機量快速增長,地面電站的發展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分布式光伏發電成為業界眼中光伏突圍的新契機。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24日在南京介紹了中國光伏市場的格局以及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發展情況。他表示,中國光伏市場可以用五個詞組來概括:規模小、價格高、發展快、問題多、前
我國戶用光伏裝機突破1億千瓦
記者從國家能源局獲悉: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戶用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容量突破1億千瓦、達1.05億千瓦,助推我國光伏發電總裝機規模超5億千瓦、達5.2億千瓦。1.05億千瓦相當于4個多三峽電站的總裝機容量。據統計,目前我國農村地區戶用分布式光伏累計安裝戶數已超過500萬戶,帶動有效投資超過5000億
光伏產業仍是朝陽產業-市場前景十分樂觀
光伏產業仍然是朝陽產業。”在山西大同舉行的中國國際太陽能峰會上,中外多名光伏業界人士認為,盡管全球光伏業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但隨著技術創新和成本下降,太陽能將在未來的能源結構中占據重要地位。 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秘書長王勃華提供的數據顯示,連續5年產量位居世界第一的中國光伏業深陷困境,目前已
中國九成以上多晶硅企業停產
“光伏產業仍然是朝陽產業。”在山西大同舉行的中國國際太陽能峰會上,中外多名光伏業界人士認為,盡管全球光伏業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但隨著技術創新和成本下降,太陽能將在未來的能源結構中占據重要地位。 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秘書長王勃華提供的數據顯示,連續5年產量位居世界第一的中國光伏業深陷困境,目前
我國將立足國內市場-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
近年來,在全球光伏市場需求增速減緩、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光伏產業發展不協調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光伏產品出口受阻。而我國光伏產品90%以上依賴出口,在歐美“雙反”和國際市場需求增速放緩后,產能面臨過剩,企業面臨生存壓力,迫切需要國內市場支撐。 “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是拓展國內光伏市場的有效
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場容量超歷史最高水平
“從2011年開始,連續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場容量都超過了歷史最高水平。今年可再生能源的明星行業是太陽能光伏,在2016年,該行業新增裝機容量就第一次超過煤電的新增裝機容量。”在1月25日北京舉行的“2018綠色能源發展論壇”上,來自國際能源署的涂建軍說。 涂建軍表示,在過去十年,由政府定
國際能源署預測:未來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將迎來快速增長期
近日,國際能源署發布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年度市場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比2022年增長50%,裝機容量增長速度比過去30年的任何時候都要快。報告預測,未來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將迎來快速增長期,但仍需解決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的融資等關鍵問題。 可再生能源到202
新能源十年癥結:缺失“造血”能力
10年前,中國新能源行業逐漸走入公眾視野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甚至在部分地區新能源項目是與地方政績掛鉤的,新能源項目“遍地開花”,行業進入“井噴式”增長期。但在近3~5年,新能源的產能過剩、貿易摩擦、產品結構不合理、利用率低等一系列問題逐漸凸顯,行業整體陷入低迷。 近期,高盛就降低了對新能源
中國光伏企業的全球化思考
前赴后繼,扎根海外。“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提出至今,十載篳路藍縷,中國不斷為世界輸出中國方案與智慧。 此間,中國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發展,也將綠色理念、綠色能源帶向“一帶一路”。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光伏組件、風力發電機等關鍵部件占全球市場份額的比重約為70%,全球新能源產業
新疆光伏發電規模新增100萬千瓦
國家能源局網站11月5日消息,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關于增加新疆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2014年光伏發電年度建設規模的通知》,提出增加新疆自治區及新疆建設兵團2014年光伏發電建設規模100萬千瓦。 《通知》指出,這次增加新疆光伏發電年度規模目的在于,緩解南疆地區電力供需矛盾,促進南疆經濟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