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務部、海關總署、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信辦等部門,持續推進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各地查處了一系列違法案件。截至2018年10月底,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查處違法案件4.9萬件,貨值金額17.1億元,公安機關抓獲犯罪分子8900人。現將近期的10起典型案件公布如下: 一、湖北黃岡劉某、李某等人銷售非法添加藥品的食品案 2017年年底,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食品藥品監管局聯合公安機關查獲劉某、李某等人銷售非法添加藥品的有毒有害食品案,一舉搗毀生產加工黑窩點5個,先后端掉銷售黑窩點7個,現場查獲犯罪嫌疑人非法添加西地那非“中藥偉哥”等有毒有害食品及半成品4貨車200余件。公安機關抓獲犯罪嫌疑人20人,刑事拘留13人。劉某、李某等犯罪嫌疑人已被檢察機關批捕。 二、陜西安康紅瑞樂邦紫陽經營部非法會議營銷食品案 2018年8月,陜西省安康市紫陽縣市場監管局查獲紅瑞樂邦......閱讀全文
對話人 徐華鋒: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賈亞光: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 近年來,中國國民健康水平不斷提升,其中保健食品的貢獻不能忽視。40年來,保健食品從無到有,保健食品行業從弱小的地位到具有強大的影響力,見證了國家改革開放的歷程。 故事 走進保健食品的元年 李松:在改革開放初期,
1.商事制度改革以來,市場主體數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長勢頭,3月中旬,全國市場主體正式過億。請問,下一步商事制度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答: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商事制度改革持續深入開展,人民群眾投資創業熱情得到極大激發,市場主體數量呈現了“井噴式”增長。
2019年8月20日上午10時,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保健食品標注警示用語指南》和《保健食品原料目錄與保健功能目錄管理辦法》總體情況。 市場監管總局新聞宣傳司司長、新聞發言人 于軍: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今天的發布會。保健食品關系廣大消費者特別是老年消費者的健康權益
國務院食安辦、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公布8起查辦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重大案件。2017年7月以來,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牽頭9部門開展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查獲案件5.8萬件,案值33.2億元,罰沒款4.9億元;全國公安機關破獲犯罪案件8100余起,抓獲
3月14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公布湖南衡陽周某等人生產銷售非法添加藥品的食品案、浙江湖州胡某等人生產銷售非法添加藥品的食品案等10起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典型案例。 2017年7月,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國家食藥監總局等9部門部署在全國開展為期一年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行動。圍
夸大功效 虛假宣傳 不法營銷 非法添加 保健食品:問題纏身,如何根治? 專家認為,治本之策在于去除“保健”之名,將其作為一般食品嚴格監管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身健康越來越重視,各種各樣的養生保健方法隨之走進人們的生活。與年輕人多選擇運動健身不同,很多老年人更傾向于選擇服用保健食品來
根據市場監管總局的統一部署,自1月8日起,江蘇省市場監管局聯合通管、公安、民政、住建、農業農村、商務、文化旅游等12部門,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保健”市場專項整治,旨在進一步規范保健品市場經營秩序,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百日行動”開展以來,江蘇全省各地各部門積極響應,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
國務院食品安全辦關于繼續做好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的通知 食安辦〔2018〕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安全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食品安全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廣電總局、國家網信辦: 2017年7月以來,各地各有關部門按照
一直以來,有關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的現象屢禁不止,一些消費者尤其是老年消費者更是甘愿受騙。去年底以來,全國各地食藥監部門展開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專項整治活動。記者在調查采訪中發現,政府部門整治違法企業是一方面,但作為消費者,業內人士特別提醒,凡聲稱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的保健品,一
號稱“一天一斤”的網紅減肥食品,卻有可能導致心腦血管疾病。記者從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了解到,一些網紅減肥食品的減肥效果顯著,卻有可能非法添加了西布曲明、麻黃堿、芬氟拉明等藥物成分。 從2017年7月開始,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9部門在全國開展了為期一年半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專項整治。國家市場監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了!適逢兩會結束,機構改革重組,今年3·15, 又有哪些新風向? 丨嚴查藥品、保健品虛假廣告 2017年12月,食藥監總局發布關于10起保健食品虛假宣傳廣告的通告(2017年第204號)。 (發布虛假廣告的企業名單) 在一系列神藥走下神壇后,相信2018年一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和“十三五”國家藥品安全規劃的通知》(國發〔2017〕12號),發布了《“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和《“十三五”國家藥品安全規劃》。 《“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顯示,十二五期間,實施食品安全檢(監)測能力建設項目
“緣自于無污染的生態湖產品、沒有施用任何化學肥料的有機食品、對某某有奇效、無任何負作用……”,類似這樣的虛假廣告宣傳在我們身邊時有出現,影響著我們的消費與生活,甚至身體健康。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國民收入的持續增加和消費觀念、健康理念的改變,食品更多地在風味化、時尚化的基礎上,邁向優質
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6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第33號〕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方便食品、飲料、水產制品、餅干、薯類及膨化食品、特殊膳食食品等6大類食品398批次樣品(產品抽檢結果可查詢http://sac.nifdc.org.cn/)
為規范食品安全抽樣檢驗工作,加強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推進依法行政,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2014年9月29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12月3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簽署總局第11號令并公布,自2015年2月1日起施行
2017年,作為食品安全治理的“關鍵少數”,保健食品表現如何?新京報記者近日對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抽檢公告進行盤點和梳理,同時結合行業智庫庶正康訊的統計數據,為2017年保健食品的總體情況“打分”。在不合格產品中,廣東長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命需寶牌輔助降血糖袋泡茶,菌落總數嚴重超標;江西同樂堂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國家食藥監總局日前發布了《2016年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重點抽檢食品生產企業名單的通告》,這份通告涵蓋40家保健食品企業,繼去年頒布“史上最嚴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令”之后,對保健品行業進行整治,涵蓋的企業多為行業龍頭。 打開此次重點抽檢食品生產企業名單,包括保健食品、
自“權健事件”聯合調查組進駐以來,經過調查取證,事件處理工作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據聯合調查組介紹,經前期工作發現,權健公司在經營活動中,涉嫌傳銷犯罪和涉嫌虛假廣告犯罪,公安機關已于1月1日依法對其涉嫌犯罪行為立案偵查。同時,相關部門依法查處取締不符合消防安全規定的火療養生場所、開展集中打擊清理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網站消息,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日前下發關于印發醫療器械“五整治”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通知稱,為加強醫療器械監管,整治醫療器械注冊、生產、流通和使用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規范醫療器械市場秩序,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總局組織制定了醫療器械“五整治”專項行動方案,要求各地食品藥品
9月25日,湖北省食藥監管局召開全省電視電話會議,傳達總局全國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重大案件查辦推進會精神,就進一步推進我省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重大案件的查辦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省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傅建偉,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與杰參會并講話,全省各市、州,直管市、林區分管領導
昨天,記者從2017年創建國家食安示范城市推進會暨食藥監管工作會上得知,今年,島城食藥監管還將繼續保持高壓態勢,8成以上的抽檢用于農獸藥殘留、重金屬等群眾最擔憂的問題。 會上發布了2016年島城食安十大印記,去年全市食品評價性抽檢合格率達到98.8%;在全國創建國家食品藥品安全城市中期評估中,
今年3月,有媒體曝出,浙江警方連續破獲兩起有毒食品大案,均與減肥膠囊非法添加相關,產品銷售覆蓋全國各地,涉案價值超過12億元人民幣。然而,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并不局限于此。 近日,新京報記者盤點了國家食藥監總局及地方食藥監局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4月7日的食品抽檢公告發現,盡管保健食品去年
食品從業者最關注、最不容錯過的訊息是什么?是政策變化。 事關行業興衰, 食談君為大家帶來的第二波盤點,就是關于2017年食品領域最重要、最關鍵的政策、舉措。 這些政策、舉措分別有什么背景,又將會對食品業產生怎樣的影響? 這些資訊不僅影響了整個2017年,還可能關系著下一年,甚至更長遠的行業
現今市場上蜂膠產品的種類眾多,但繁榮的背后同時存在著一些問題,從蜂膠違規添加到一證多用,從夸大服用蜂膠效果到將批準文號當做搖錢樹,究竟這些亂象的成因何在?主管部門又將如何整治?本文將為您逐一揭開。 蜂膠是蜜蜂從膠源植物新生枝腋芽、花蕾、創傷處采集的樹脂類物質,經與蜜蜂腺體分泌物混合轉化而成
為進一步凈化浙江省“保健”市場消費環境,全面整治“保健”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浙江省委政法委、市場監管局、藥品監管局、高級人民法院、檢察院、公安廳、廣播電視局7部門從2019年1月起將聯合開展為期半年的“保健”市場亂象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整頓、打擊保健品市場欺詐營銷和虛假宣傳違法犯罪行為。 針對“
央視網消息:我們常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舌尖若不安全,美味就變了味。前些年不停有一些食品安全案例在媒體曝光,讓老百姓更加關注“舌尖上的安全”。這幾年,隨著監管和打擊力度不斷加大,我國食品安全狀況有了改善,但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求相比還是有差距。最近一段時間,按照黨中央在“不忘初心、牢
2018年7月17日,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在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會場公布了7起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案件: 一、廣東廣州鐘某、林某等制售非法添加藥品的食品案 2017年10月,廣東省廣州市公安機關聯合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破獲鐘某、林某等制售非法添加藥品的食品案,涉案貨值逾億元。查獲非法添加西
中共中央 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 5月20日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明確了當前食品安全面臨的形勢、提出了總體要求和目標:到2020年,基于風險分析和供應鏈管理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初步建立;到2035年,基本實現食品安全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
近日,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問答》,從基本常識、生產經營許可、標簽標識、特殊食品、進口食品、虛假宣傳、欺詐銷售及廣告審查與監管、非法添加及檢測等方面,對整治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等進行了系統梳理,就其中食品標簽標識的部分的部分大家可以學習一下。 一、預包裝食品標簽中應當
近日,山西食藥監局通報了全省開展打擊保健食品"四非"專項整治行動工作進展情況和階段性成果。其中查處了129種違法保健食品,對21起典型案件予以曝光,并采取強制下架、全省禁售的行政措施懲治保健食品違法行為。 據發布的4個監管公告顯示,一號公告公布了查獲的79種假冒保健食品,這些產品或套用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