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物傳感器可探測唾液及眼淚中的葡萄糖濃度
美國普渡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制成了新型生物傳感器,能夠以非侵入的方式進行糖尿病測試,探測出人體唾液和眼淚中極低的葡萄糖濃度。這項技術無需過于繁復的生產步驟,從而可降低傳感器的制造成本,并可能幫助消除或降低利用針刺進行糖尿病測試的幾率。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先進功能材料》雜志上。目前的大多數傳感器都能測量血液中的葡萄糖,但卻不能探測眼淚和唾液中的葡萄糖濃度,而新方法能夠應用于唾液、眼淚、血液和尿液中,這在之前還未被證實過。新型生物傳感器包括3個主要部分:石墨烯制成的納米片層、鉑納米粒子和葡萄糖氧化酶。其中的納米片仿若微小的玫瑰花瓣,每片花瓣均包含著多個堆疊的石墨烯層。花瓣的邊緣也懸掛著不完整的化學鍵,使鉑納米粒子可以附著在這里。納米片和鉑納米粒子相結合能夠形成電極,隨后葡萄糖氧化酶也可附著在鉑納米粒子上。酶能將葡萄糖轉化為過氧化物,并且在電極上產生一個信號。通常情況下,在獲得具有納米結構的生物傳感器成品前,需要經歷復雜的處理步驟,其......閱讀全文
澳科學家發明“眼淚密碼”
簡單的密碼依然是大多數人保護個人隱私的最常見方式。但越來越多的泄密事件令人們意識到,傳統的密碼其實充滿漏洞。 英媒稱,澳大利亞科學家最近發明掃描人類的淚水作為密碼的新技術。由于眼淚作用于角膜的結果無法被復制,因此“眼淚密碼”的安全性有了質的提升。 淚水會暴露我們最私密的感情,但另一方面它是
寨卡病毒可能通過眼淚傳播
美國《細胞報告》雜志6日發布的一項實驗鼠研究顯示,寨卡病毒能在其眼睛里存活,并有可能通過眼淚傳播。這一發現有助解釋為什么一些寨卡患者會出現眼病,包括會造成永久性視力損害的葡萄膜炎。 多數成年寨卡患者不會出現患病癥狀,但少數成年人可能出現結膜炎,個別患者會出現虹膜、睫狀體及脈絡膜同時發炎
寨卡病毒可能通過眼淚傳播
美國《細胞報告》雜志6日發布的一項實驗鼠研究顯示,寨卡病毒能在其眼睛里存活,并有可能通過眼淚傳播。這一發現有助解釋為什么一些寨卡患者會出現眼病,包括會造成永久性視力損害的葡萄膜炎。 多數成年寨卡患者不會出現患病癥狀,但少數成年人可能出現結膜炎,個別患者會出現虹膜、睫狀體及脈絡膜同時發炎
食品安全關乎民生,不相信眼淚!
食品安全一直是也從未離開輿論焦點的新聞,從2008年曝光的奶粉“三氯氰胺”到最近“萬噸鎘超標米入粵”無不令人瞠目結舌,都是人們是生活必需品,都是走進尋常百姓家飯桌上的“進口”貨,為何屢屢爆出這樣的新聞,我們的政府部門真的對食品安全失控了嗎?還是食品安全體制存在缺陷或漏洞,不方便去追究查詢?值得深
眼淚可以預測糖尿病并發癥
周圍神經病變是一種常見的糖尿病并發癥,癥狀包括手和腳麻木或疼痛。發表于《美國視覺》雜志上的文章表示,眼淚樣本中P物質神經細胞信號分子水平是糖尿病引起神經損傷的重要標記物。 來自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研究人員測量了糖尿病患者眼淚樣本中的P物質水平,通過這種非侵入性測試可以評估糖尿病神經病變的風
烏龜的眼淚:海洋塑料垃圾成奪命兇手
近日,美國學術雜志《生物保護(Conservation Biology)》發表的最新研究結果表明了一個嚴峻事實:已經處于瀕危滅絕邊緣的大海龜其絕大部分死亡原因是由于食用了人類向海洋排放的大量塑料垃圾制品所致。 根據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研究小組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大
《自然》:雄性老鼠眼淚似春藥 令雌性更愿交配
一只可愛的圣安德魯沙灘鼠 北京時間7月8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網站報道,雄性的流淚確實可以刺激雌性情緒——至少在老鼠中是這樣的。最新一項研究發現,雄性老鼠眼淚中含有一種名為ESP1的性信息素類似春藥,使雌性老鼠更愿意與其交配。 日本東京大學的當原茂(音譯)教授參與了這項研
美國學者研究發現 眼淚可用于診斷帕金森病
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通過檢測眼淚中的蛋白質,有望診斷人們是否患上帕金森病。圖片來源于網絡 將在4月下旬舉辦的美國神經病學學會年會收錄了研究論文。論文作者、美國加利福尼亞南部大學凱克醫學院的馬克·盧及其研究團隊指出,眼淚中存在淚腺分泌細胞產生的多種蛋白質,正是神經促使了這些蛋白質的產生,而帕金森
一滴眼淚就能早期篩查癌癥?他們很有信心
癌癥早期篩查是近年來備受矚目的領域,常常有此類的研究刊登在國際知名期刊上,其中無創性技術是各大研究追逐的焦點,液體活檢就是一個很典型的研究。不過,今天小編要講的不是通過血液中的循環腫瘤DNA來篩查篩查癌癥,而是通過眼淚來篩查,其目標是乳腺癌。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道,目前美國Ascendant
3月22日“世界水日”:請不要透支地球的眼淚!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來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報告顯示,全世界數百萬人民卻面臨水荒,他們每天為獲得安全飲水而掙扎。人們在呼吁“不要讓地球上最后 一滴水成為我們的眼淚”。2011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城市供水應對挑戰”,旨在提醒和鼓勵各國政府、組織、社區和個人積極參與通過城市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