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資源無序開發威脅生態環境
在盛產蟲草的青藏高原及周邊地區,過度的挖采不但導致蟲草資源枯竭,也破壞了本來就稀疏的植被,極易引起水土流失、草場退化甚至沙化。 巨大的市場需求導致中藥資源無序開發,不但使得中藥資源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破壞,對生態環境也帶來了威脅 近日來,歸真堂欲上市、其"活熊取膽"模式在社會上引發了激烈的爭論。在爭論的背后,不僅反映了當下人們野生動物保護意識的增強,更折射出了傳統中醫藥行業發展與新時期公共環境訴求之間的矛盾。 作為一種資源依賴型的醫學和產業,中醫藥的發展與藥用動植物、礦產資源的合理保護與利用息息相關。 中醫中藥誕生于地廣人稀、生態環境優良的傳統農業社會,而現在迅速崛起的中藥產業,正在以工業化社會的胃口消耗著已經被規模化農業和城市化蠶食無幾的自然資源。近乎于"竭澤而漁"的藥用植物采挖方式已經對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 在人們環保意識日益增強的今天,發展中醫藥......閱讀全文
13家貿易機構倡議中藥可持續利用
2月25日,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提出倡議的長江中上游生物多樣性豐富區內傳統藥用植物的保護和可持續經營管理示范項目――傳統藥用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貿易聯盟在京成立,荷蘭神州天士力集團公司、中國醫藥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國內外貿易機構簽署倡議書。 該經營管理示范項目
生態環境部: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顯著成效
11月28日,生態環境部召開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崔書紅表示,自2020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332個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全面禁捕;自2021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實行十年禁捕;2020年12月,我國第一部流域法律《長江保護法》頒布,為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
中藥資源無序開發威脅生態環境
在盛產蟲草的青藏高原及周邊地區,過度的挖采不但導致蟲草資源枯竭,也破壞了本來就稀疏的植被,極易引起水土流失、草場退化甚至沙化。 巨大的市場需求導致中藥資源無序開發,不但使得中藥資源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破壞,對生態環境也帶來了威脅 近日來,歸真堂欲上市、其"
生態環境部發布《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
經國務院批準,生態環境部發布《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發布《行動計劃》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是全面提升生物多樣性治理水平的科學指引,是作為《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主席
生態環境部: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
今天是第25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為紀念《生物多樣性公約》生效25周年,生態環境部在京舉辦主題為“紀念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25周年”的專題宣傳活動。在活動上,生態環境部和中國科學院共同發布了《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真菌卷》和《2018年中國生物物種名錄》。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同志指出,中國政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保護生物多樣性全球在行動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而今年又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年。 ?????? 生物多樣性與人類息息相關。如果沒有生物多樣性,人類難以感受到樹林的綠意,還可能失去空氣、食物和水。如果沒有多姿多彩的其他生命形式,不僅生活會變得索然無味,而且人類可能
微生物誘導子促藥用植物增產增效
近年來,藥品消費逐漸從以化學藥品為主向以天然資源為原料的植物藥轉變,目前,全球中藥銷售額達2000億美元,每年還以20%左右的速度遞增,這為藥用植物產業的發展帶來機遇。 然而,中藥材產業中一些共性技術問題制約了中藥材產業的發展和農村種植戶的收益。在生產源頭上,藥用植物栽培面積不斷擴大、環境氣候
走中國特色生物多樣性保護之路—生態環境部解讀“白皮書”
10月8日,《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發布,這是中國在生物多樣性領域的第一部白皮書。白皮書指出,中國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上升為國家戰略,并把保護納入各地區、各領域中長期規劃,加強技術保障和人才隊伍建設等,不斷提升生物多樣性治理能力。 在當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
生態環境部:優化科研儀器配置-發布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
作為最早簽署和批準《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我國始終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并將生物多樣性保護融入生態文明建設全過程,與綠色發展、減污、降碳、脫貧等協同推進,在就地保護、生態保護修復、監督執法、國際履約合作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生物多樣性保護之路。 我國幅員遼闊、陸海兼
生物多樣性的概念
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是雷蒙德在1968年提出的生態學術語。生物多樣性是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生態復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總和,包括生態系統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三個層次。生物多樣性使地球充滿生機,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可通過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等
生物多樣性的特點
全球特點從整個地球范圍來看,生物多樣性分布明顯與緯度有關,南北兩極是生物多樣性最少的區域。相反,在熱帶地區則集中了大部分的生物種類。處于這兩個典型地帶的中間區的溫帶,其生物多樣性少于熱帶而多于寒帶。例如,在國土面積大致相等的委內瑞拉和法國,其哺乳動物的種數相差3倍以上,前者有350種,而后者只有11
破譯藥用植物的遺傳密碼
成都中醫藥大學2日舉行發布會,宣布啟動“千種本草基因組計劃”。該計劃擬以中國、印度、歐盟、美國、日本、韓國、巴西、埃及等藥典收集的藥用植物物種為基礎,系統收集整理藥用植物資源,構建實體庫,完成1000種以上藥用植物基因組測序,并開展基因功能、遺傳育種和合成生物學等后續研究。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因素
土地用途改變土地用途改變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陸地和淡水生態系統退化的最大直接驅動因素。主要包括開墾、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擴張、采礦、道路擴建、水電大壩以及管線建設等。這些活動造成毀林、生境破碎化等,進而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海洋和沿海土地利用變化包括沿海擠占生境、近海水產養殖、海水養殖、底拖網捕撈、陸
生物多樣性危機,誰之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964.shtm
滇池生物多樣性逐步恢復
6月5日,游人在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永昌濕地公園內游覽。 一群紅嘴鷗在昆明滇池草海上自由飛翔。 近年來,云南省昆明市已對滇池治理投入約100億元資金,滇池水質總體保持了穩定,部分污染指標略有下降。現在滇池沿湖地區已完成近6萬畝湖濱濕地和生態林建設,逐步恢復湖內的
原核生物的多樣性
雖然它不完全、雖然它簡單,但是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中長久地活下去都會擁有自己的專屬技能——原核生物的多樣性。比如細胞形態的多樣性、運動的多樣性、生長發育多樣性、細胞結構多樣性、細胞化學多樣性、代謝功能多樣性、遺傳變異多樣性等。所以它是有著極高利用價值的生物資源。這一資源不僅表現為與人類生存著動
評價生物多樣性的指標
從物種水平來講,一個地區的物種(植物和動物物種)多樣性,既可以用物種的數量來衡量,也可以用相對種數多度(relative abundance of species)來衡量。從理論上講,這兩方面的原始數據可以轉換成物種多樣性指數(species diversity indices)。能實現這一點的公式
斯里蘭卡藥用植物和真菌生物活性成分研討會舉行
5月10日,斯里蘭卡藥用植物和真菌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研討會在廣州舉行。研討會現場。姚景龍供圖中國科學院國際人才計劃國際杰出學者(PIFI)、國家基礎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U.L.B.Jayasinghe受邀作學術報告,介紹了斯里蘭卡在開展藥用植物和真菌研究的相關進展,他希望在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llumina與中醫科院藥植研究所合作建立中草藥參考基因庫
中醫中藥歷史悠久,現代中醫藥將現代醫學與傳統中醫藥療法相結合,在疾病治療、藥物與保健品研發領域潛力巨大。中醫藥相關產品是東亞地區醫藥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影響力逐年上升,藥用產品及保健品的年銷售額超過600億美元。 然而,由于作為原料的中藥材品種多樣,且缺乏穩定一致的化學成分,保障相關產品的
中國醫學科學院與Illumina合作建立中草藥參考基因庫
中醫中藥歷史悠久,現代中醫藥將現代醫學與傳統中醫藥療法相結合,在疾病治療、藥物與保健品研發領域潛力巨大。中醫藥相關產品是東亞地區醫藥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影響力逐年上升,藥用產品及保健品的年銷售額超過600億美元。 然而,由于作為原料的中藥材品種多樣,且缺乏穩定一致的化學成分,保障相關產品
內蒙古自治區首家中藥院士工作站成立
8月18日,內蒙古首家中藥院士工作站——內蒙古黃芪藥用植物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院士專家工作站揭牌儀式在內蒙古中醫醫院、中醫藥研究所舉行。自治區科技廳副巡視員巴根那、蒙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烏蘭、科協副巡視員周純烈出席揭牌儀式。 該院士工作站以內蒙古中醫醫院、中醫藥研究所為主要依托單位,引進中國工程
微生物調控藥用植物次級代謝積累研究進展綜述
華南農業大學藥用植物研究中心吳鴻教授和梁祥修教授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綜述了微生物調控藥用植物次級代謝積累的研究進展。相關綜述論文近日發表于《藥用植物生物學》(Medicinal Plant Biology)。微生物能通過多種策略調控藥用植物次級代謝的積累示意圖。研究團隊供圖文章指出
歐洲正快速喪失生物多樣性
隨著具有生物多樣性的棲息地被城市擴張、集約農業、外來物種和商品林業入侵,野生動物正在歐洲快速滅亡。 這是根據歐盟有望在本周晚些時候發布的評估歐洲生物多樣性的報告得出的結論。報告是對于2012年啟動的歐盟生物多樣性策略所取得進展的中期評審。該策略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停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并且
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云南“畫卷”
這里是“動物王國”“植物王國”“物種基因庫”;這里是我國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寶庫和西南生態安全屏障;這里探索綠色發展之路,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歷史性突破……近年來,七彩云南生物多樣性保護邁出“綠色和諧”步伐,繪就生機勃勃的“畫卷”。 呵護共有的家園 近期,云南野象北巡,并在人工引導下平安南歸,引發全
螞蟥解碼生物多樣性保護秘訣
判斷自然保護區是否真正有效地保護了當地的生物多樣性,是一個全球性難題。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生態學與環境保護中心團隊近期首次利用螞蟥吸食的脊椎動物血液中的DNA,進行了一次大規模嘗試,國際期刊《自然·通訊》發表了相關研究結果。 生物多樣性喪失是目前全球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而建
生物多樣性保護:他們在行動
保護生物多樣性,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在江河畔以調研推動科學立法,在實驗室里為植物制作“備份”,在綠道邊為區域生物多樣性摸清“家底”……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通過自身努力,投身到生物多樣性保護之中。 守護多樣生物,如何成為行動者?或許,我們可以從本期幾位主人公的故事里找到答案。在江河畔,以調研推動立
種子庫,守護全球生物多樣性
種質資源關乎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近年來,隨著《生物多樣性公約》《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等相繼實施、生物技術及其產業迅猛發展等,世界各國更加認識到種質資源的重要性,紛紛加強收集和保護工作。 去年12月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通過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
生物多樣性的根源是什么
陸地和海洋中存在著無數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他們使這個世界變的完美:將陽光轉化為能量,供給其它生物,并使碳和氮在無機和有機兩種形式之間轉化,改變著地球的景觀。在一些地方和一些群落中,存在著成百上千的物種,然而在其它地方和群落中,只有很少的物種存在。例如,比起高緯度地區,熱帶是一個物種的天堂。生物學家
AI助力森林生物多樣性監測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445.shtm德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人工智能輔助動物聲音景觀可用于作為監測農地拋荒后森林生物多樣性恢復的有效工具。這些發現指出一個可能的自動化、成本效益好而且可靠的方法,檢測森林生物多樣性和評估恢復
生物多樣性不是只數數物種
Emmett Duffy是一名海洋生物學家,此刻他正身處巴拿馬沿岸水域5米深處,他的目光被一大只黃白色刺魨吸引。要不是躲在巨大的樹枝狀鹿角珊瑚下,移動緩慢的刺魨本來應該是捕食者的首要目標。 這個場景讓Duffy突然靈光一閃,他曾經去過加勒比地區,那里的珊瑚更豐富也更多樣,但個頭比較小,生活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