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GHz 9-cell超導腔廣泛應用于歐洲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XFEL)、美國直線加速器相干光源二期(LCLS-II)等各大加速器裝置,也是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國際直線對撞機(ILC)等項目的關鍵設備。 10月19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組織專家對該所1.3 GHz 9-cell細晶粒超導腔進行低溫垂直測試(2.0K),測試結果顯示:品質因數Q值為4.0E10@16.0MV/m;最大加速梯度Eacc達到22.7MV/m,此時Q值為3.9E10。該結果為目前國內1.3GHz 9-cell超導腔Q值的最高記錄,也是國產9-cell超導腔首次達到上海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和LCLS-II的設計指標(均為2.7E10@16.0MV/m),接近CEPC的垂直測試指標(3E10@24MV/m)。 研發過程中,高能所團隊在超導腔加工工藝、電子束精細焊接工藝、腔表面處理工藝、低溫測試、缺陷診斷等各個環節進行長期探索和......閱讀全文
驗收會現場 2011年12月30日,中國科學院計劃財務局會同基礎局、辦公廳組織專家組,對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維修改造項目——“BEPCII超導腔備用腔研制”進行了正式驗收。 驗收會在高能物理研究所舉行,除驗收專家組成員外,高能所前所長陳和生院士、副所長王九慶、副書記潘衛民,所長
中科院大科學裝置維修改造項目——BEPCII備用超導腔在今年1月22日成功進行垂直測試后,項目組全體同志再接再厲,頑強拼搏,完成了備用超導腔的總裝和檢測,并利用BEPCII今年夏季檢修的機會,接入BEPCII的低溫系統,10月8日開始降溫,成功進行了超導腔水平(高功率)測試。
500MHz單Cell超導高頻腔 日前,由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制的500MHz單Cell超導高頻腔在上海市低溫超導高頻腔技術重點實驗室順利完成了首次垂直測試,其性能達到 Q0>1E9@7.5MV/m和Q0>4E8@10MV/m,居同類超導腔的國際水平。
3月15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組織專家對166.6MHz超導高頻腔低溫垂直測試進行了現場測試,該超導腔是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驗證裝置(HEPS-TF)中的核心研制內容之一。測試專家組由來自于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中科院高能所的專家組成,專家組聽取了課題組的介紹,對166.6MHz超導高頻腔進行了
3月23日至24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制的半波長超導腔IMP-HWR010-S-005通過專家組的測試驗收,其垂直測試技術指標優于國際上已公布的極低β HWR超導腔最好水平。 測試驗收會由中科院ADS先導專項總體部組織,測試專家組和驗收專家組成員來自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
9月17日,中科院ADS先導專項質子直線加速器Ellip082橢圓型超導腔的預研取得階段性重要進展,該超導腔是ADS加速器主加速段的關鍵部件。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ADS項目組與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經過不斷改進工藝,攻克多項關鍵技術難關,并克服了沒有相關大尺寸多cell超導腔焊接經驗且焊接備件嚴重不
現場測試 7月20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與近代物理所在蘭州聯合召開了“中國科學院科技先導專項ADS加速器注入器II HWR超導腔耦合器”的測試和驗收會。由高能所負責研制的射頻頻率為162.5MHz的HWR超導腔功率輸入耦合器通過了專家組的測試和驗收,這是ADS 加速器預制階段
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ADS(加速器驅動的次臨界反應堆系統)項目組負責研制的輪輻型Beta=0.21諧振超導鈮腔Spoke021于 2014年1月6日進行了4K垂直測試,性能指標達到了國際Spoke超導腔的先進水平。該超導腔用于ADS強流質子超導主直線段加速器,它的成功研制是 ADS
7月1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的1.3 GHz大晶粒鈮、低損耗型9-cell超導腔(IHEP-01)在日本KEK垂直測試得到20MV/m的加速梯度,標志著高能所在加速器超導高頻技術的自主研發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IHEP-01 9-cell超導腔采用了國際先進的超導腔形設計和
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負責,高能所、北京大學及哈爾濱工業大學聯合攻關的ADS超導質子直線加速器注入器I的Spoke012超導原型腔研制工作近期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 繼2011年底完成Spoke012原型腔的設計和評審后,高能所加速器中心高頻組科研人員與哈工大、北京大學相關人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