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鮮(凍)畜、禽產品》(GB 2707-2016)等127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其編號和名稱如下: GB 2707-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鮮(凍)畜、禽產品 GB 2715-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糧食 GB 2726-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熟肉制品 GB 14884-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蜜餞 GB 14932-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加工用粕類 GB 17399-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糖果 GB 19640-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沖調谷物制品 GB 19643-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藻類及其制品 GB 20371-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加工用植物蛋白 GB 31636-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花粉 GB 31637-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用淀粉 ......閱讀全文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2019年11月6日發布的公告,《保健食品備案產品可用輔料及其使用規定(2019年版)》發布,自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以往公布的有關規定與本版本不一致的,以本版本為準。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發布《保健食品備案產品可用輔料及其使用規定(2019年版)》的公告 依據《中華
2017年8月14日,國家食藥總局向WTO組織正式通報了《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以下簡稱《草案》),《草案》全文98條,和此前國務院法制辦公布的征求意見稿內容有相當大的差異,條款內容進行了大幅刪減,通報版的《草案》具體有哪些特別之處? 1、關于食品安全標準 1.1 《草案》
9月8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第十六屆中國方便食品大會”在北京召開。衛計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標準管理處處長宮國強在致辭中表示,食品產業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過程中必將發揮重要的作用,在此過程中國家衛生計生委依法履行食品安全標準職責,不斷完善我國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建設,隨著目前已發布6
2015年12月28日,第一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污染物分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決定取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的稀土限量。2016年2月24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召開第十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膳食稀土元素暴露評估項目技術報告。在外人看來,這樣的會議并
2013年,在政府有關部門的領導下,在行業全體員工的努力下,原料基地建設、企業管理升級、產品質量安全有了顯著進步,消費者信心、乳制品市場得到了恢復,乳制品生產、銷售取得了較好成績。我國乳制品行業終于走出了低谷,進入新的良性發展時期。 一、行業發展形勢及概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快報數據
有著“史上最嚴農藥殘留國家標準”之稱的《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2763-2014)標準,于8月1日起正式實施。 據權威媒體報道,這一新版標準“規定了387種農藥在284種(類)食品中的3650項限量指標,較現行標準增加了65種農藥、43種(類)食品、1357項限量指標”,被認為“基本
5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加快建立科學完善的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體系。 “4個最嚴”體現了黨中央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視,是食品安全工作的方向和目標。 那么,我國食品安全的相關標準、監管機制、處罰和問
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食品添加劑的標準的更新速度也越來越快。2017年1月5日,發改委、工信部聯合印發了《促進食品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進一步健全標準體系,推動食品添加劑等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據了解,早在衛計委2015年第8號公告中就已經發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碳酸鈉》(GB
按照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統一安排,2015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已于6月15日啟動。日前,國家衛生計生委舉辦了主題日活動。 據了解,我國目前正在加快推進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整合,2015年2月李斌主任主持召開第十一次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主任會議,新審查通過304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草案;同時,
近期,國家衛計委發布《關于征求擬批準金箔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意見的函》,擬批準金箔用于白酒,最大使用量為每公斤0.02克,并開始征求各相關單位意見并向社會征求意見。 金箔能用于食品中嗎?黃金吃了會不會損害人體健康?“金箔酒”、“金箔餐”并非新鮮事物,為何衛計委會突然發布這樣的意見?金箔要成為食
2017年6月,263項食品及食品相關標準將要開始實施。包括《GB 2763-2016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等215項國家標準,25項地方標準,18項行業標準,5項團體標準。 《GB 2763-2016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將于6月18日起實施 6月18日起,《GB 2763-2016
食品伙伴網或食品論壇上經常接到網友咨詢某物質是否有可食用的依據,那么,如何判定它能不能食用?是否可以用作食品原料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查看該物質是否有傳統食用習慣;是否是衛計委批準的新食品原料、終止審查名單;是否在藥食同源名單、保健食品原料名單等。下面詳細介紹幾種可參考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6月21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舉行2016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題日活動。截至目前,國家衛計委已發布683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加上待發布的400余項整合標準,共涵蓋1.2萬余項指標,初步構建起符合我國國情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新的整合標準已全部通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審查,將在2016年陸續
日前,國家衛計委公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征求意見稿(簡稱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考慮到礦物質水名稱容易使消費者誤認為該產品具有補充礦物質的營養功能,因此不得再使用飲用礦物質水名稱”。征求意見稿中,還對包裝飲用水的國標進行了整合,并刪除純凈水pH值、菌落總數等指標。 若該征求意見
紅底白字,一張小小的農夫山泉商品標簽,到底隱藏著多少不易被一般人察覺的秘密? 繼此前揭露農夫山泉執行的產品標準在一些指標上寬松于自來水標準以后,《京華時報》記者連日來調查發現,農夫山泉商品標簽存在的問題遠遠不止于此――4個水源地中有3個是地表水,卻沒有規范標注其產品名
某品牌打著橄欖調和油旗號的食用油,實際上橄欖油只占0.8%;某品牌花生調和油,花生油不足2%……目前我國食用調和油領域以次充好、混淆概念者不在少數。《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近日從業內專家處獲悉,歷經十余年醞釀,消費者高度關注的涉及食用植物調和油的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植物油》(GB2716
據衛計委發布的《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通報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目錄和食品相關標準清理整合結論的函》消息,截至2017年4月,衛計委會同農業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制定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224項。 據悉,發布的這1224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括:通用標準11項、食品產品標準64項、特殊膳食食品標準
近年來,食品包裝問題層出不窮,對食品安全和消費者健康造成了威脅,食品包裝不符合國家政策標準要求或生產企業為牟利而違反要求的現象,更是為消費者健康埋下了隱患,嚴重的可能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從2010年至今,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已連續4年發布"食品包裝安全隱憂產品及消費警示",涉及的問題包括過度
2018年5月1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關于征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調味面制品》等4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包括《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調味面制品》在內的4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這意味著,不久之后,辣條的生產即將有統一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實際上辣條標準在原國家衛計委發布的20
近期全國多地出現“腳臭鹽”,該鹽存在異味,當加熱或有手搓后,會散發出濃烈的臭腳味,多地職能部門已要求該品牌食鹽下架。那么食鹽是哪些職能部門在參與監管?又是怎樣監管的呢?食品伙伴網標法中心借此機會給大家介紹一下。 新修訂《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五十一條規定,轉基因食品和食鹽的食品安全管理,本法
昨日,國家衛生計生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副司長陳銳在"國際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會議"上稱,衛計委已初步完成食品安全標準的清理工作,到2013年底,還將發布70多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陳銳表示,目前已新公布303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覆蓋食品安全指標6000余項。 "目前清理工作已初步
就在三部委以“安全性尚無結論”為由禁止“6-芐基腺嘌呤”在豆芽中使用后不久,一份新發布的綠色食品標準因增補該項衛生指標在豆芽行業中激起漣漪。 自2015年8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綠色食品 芽苗類蔬菜》(NY/T1325-2015)相比2007年的舊標準增補了6-芐基腺嘌呤、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7月1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衛計委有關負責人和部分專家回答了媒體提出的食品安全等目前社會一系列熱議話題。 ●關于"三定"方案的進展情況 國家衛計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副司長陳銳:國家衛計委"三定"方案,專門設立了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以加強食品安全標準相
今后關于"包裝飲用水"標準名目繁多等亂象將得到改變。近日,國家衛計委辦公廳發布了包括《包裝飲用水》等14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向各有關單位及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所有意見需于4月20日前反饋至國家衛計委。 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2010年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清理完善工作安排,由浙江
新修訂《食品安全法》的亮點之一是建立了最嚴格的標準體系,進一步明確了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參與食品安全標準制定工作,加強了標準制定與執行的銜接。但在具體執法實踐中,執法人員對食品安全標準的范圍如何認定仍然存在困惑。例如:餐飲單位抽檢的熟肉制品菌落總數不符合GB2726-2005《熟肉制品衛生標準》,能
【導語】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2014年即將結束,回首昨天依然歷歷在目。時代在進步,每一年都有著新的熱點出現,”整個人都不好了”“也是蠻拼的”“畫面太美不敢看”“你家里人知道嗎?”“也是醉了”“就這么任性”“約不約
夏季的結束并未讓瓶裝水企業的促銷激情褪去。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市場上的瓶裝水依舊價格戰不斷,12瓶的量販裝產品也打破了價格底線,各水企紛紛調低價格來應對競爭。業內人士認為,夏季結束,瓶裝水的銷量會直線下滑,庫存則會導致成本上升,為緩解資金壓力,調低價格薄利多銷成為首要考慮的戰略。不過,如
小分子水、離子水、富氧水……今后這樣稱謂的包裝飲用水名稱將退出市場。記者昨天了解到,2014年12月31日,國家衛計委頒布了37項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其中《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GB19298-2014)(下稱新國標)明確規定:包裝飲用水名稱應當真實、科學,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種或若干種成分
1、醫改重點將聚焦“5+1”任務 據國家衛計委體制改革司副司長姚建紅介紹,“十三五”期間,醫改工作重點將鎖定“5+1”任務。“‘5’是指努力在科學合理的分級診療制度、科學有效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高效運行的全民醫療保障制度、規范有序的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嚴格規范的綜合監管制度5項重點制度建設上取得
飲用礦物質水真相 ●國家標準中規定,飲用礦物質水是以飲用水為水源,采用適當的方法,加入一定量的礦物質而制成的產品;礦泉水則是采用地下深處自然涌出或采集而來的,未受污染的,含有一定量的礦物鹽、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氣體的地下礦水。 ●一些市售礦物質水的產品說明中均標注"配料為水以及含有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