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賊的臨床應用
⑴木賊散(《證治準繩》)治目赤醫翳:木賊、蟬蛻、谷精草、甘草、蒼術、蛇蛻、黃芩。水煎服。方中木賊疏風熱、退目翳,為君藥。 ⑵木賊散(《仁齋直指方》)治腸風下血:木賊(去節,炒)30g,木饅(炒),枳殼(制)、槐角(炒)、茯苓、荊芥各15g,上為末,每服6g,濃煎棗湯調下。方中木賊疏風熱,為君藥。[4] ⑶(《圣濟總錄》)治胎動不安:木賊(去節)、川芎等分。為末、每服9g,水1盞,入金銀花3g煎服。方中木賊疏風熱,為君藥。[4] 用香附與木賊配伍治療扁平疣及扁平丘疹18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具體方法為:香附、木賊各30g,加水600ml,浸泡30min,煎煮。待藥液稍涼后趁熱拍洗患處20min,洗后自行晾干。每劑藥液可連用5天,為一個療程,次日再用時須將藥液煮開。治療期間面部停用一切化妝品,早晨用清水洗臉,冬季可用溫水,禁止使用香皂及其它洗臉用品。[4]......閱讀全文
木賊的介紹
木賊(學名:Equisetum hyemale L.,別名:千峰草),木賊目木賊科木賊屬植物。該類植物分布于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俄羅斯,歐洲、北美及中美洲等。 木賊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根狀莖粗短,黑褐色,橫生地下,節上生黑褐色的根;地睛莖直立,單一或僅于基部分枝,中空,有節,表面灰綠色或黃綠色
木賊的功效
中藥木賊的功效是可以疏風散熱、解肌,臨床上針對于患者出現的疾病和癥狀,可以通過木賊進行調治,像消化道出現的疾病,患者表現為脫肛、痢疾都可以進行治療,瘧疾也是治療方向。患者出現的咽喉腫痛,還有白內障、視力下降、迎風流淚,可以通過木賊進行輔助治療。該藥在應用過程中可以很好的止血,特別是患者出現的痔瘡
木賊的分布范圍
國內: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安徽、湖北、四川、貴州、云南、山西、陜西、甘肅、內蒙古、新疆、青海等地。 國外:日本、朝鮮半島、俄羅斯、歐洲、北美及中美洲等也有分布。[3]
木賊的理化鑒別
⑴取本品粉末4g(20目),加甲醇10ml,溫浸10分鐘,濾過。取濾液1ml,加2%三氯化鐵試劑1滴,溶液顯藍色至藍黑色。(檢查鞣質) ⑵ 取本品粗粉2g(20目),加甲醇10ml,溫浸1小時,濾過。取濾液1ml,加10%α-萘酚乙醇溶液1-2滴,搖勻,沿管壁加濃硫酸0.5ml。接觸面顯紫紅色
木賊的臨床應用
⑴木賊散(《證治準繩》)治目赤醫翳:木賊、蟬蛻、谷精草、甘草、蒼術、蛇蛻、黃芩。水煎服。方中木賊疏風熱、退目翳,為君藥。 ⑵木賊散(《仁齋直指方》)治腸風下血:木賊(去節,炒)30g,木饅(炒),枳殼(制)、槐角(炒)、茯苓、荊芥各15g,上為末,每服6g,濃煎棗湯調下。方中木賊疏風熱,為君藥
木賊的形狀鑒定
外形鑒別 性狀呈長管狀,不分枝,長40-60cm,直徑0.2-0.7cm。表面灰綠色或黃綠色,有18-30條縱棱,棱上有多數細小光亮的疣狀突起;節明顯,節間長2.5-9cm,節上著生筒狀鱗葉,葉鞘基部和鞘齒黑棕色,中部淡棕黃色。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面中空,周邊有多數圓形的小空腔。氣微,味甘淡
木賊的形態特征
大型植物。根莖橫走或直立,黑棕色,節和根有黃棕色長毛。地上枝多年生。枝一型。高達1米或更多,中部直徑(3)5-9毫米,節間長5-8厘米,綠色,不分枝或直基部有少數直立的側枝。地上枝有脊16-22條,脊的背部弧形或近方形,無明顯小瘤或有小瘤2行;鞘筒0.7-1.0厘米,黑棕色或頂部及基部各有一圈或
木賊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 疏風散熱,解肌,退翳。治目生云翳,迎風流淚,腸風下血,血痢,脫肝,瘧疾,喉痛,癰腫。 ①《嘉祜本草》:“主目疾,退翳膜。又消積塊,益肝膽,明目,療腸風,止痢及婦人月水不斷。” ②《綱目》:“解肌,止淚,止血,去風濕,疝痛,大腸脫肛。” ③《本草正》:“發汗,解肌。治傷寒,瘧疾。
木賊的藥理作用
⑴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木賊注射液對家兔呼吸和在位心臟無明顯影響;對家兔離體心臟的收縮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對心率沒有影響;對蟾蜍離體心臟也有減弱心肌收縮力的作用,使心率明顯減慢.木賊注射液對家兔血管有一定的降壓作用但不夠穩定,對家兔離體血管有明顯擴張作用.木賊醇提取液能增加離體豚鼠心臟冠脈流量
木賊的藥用價值
性味歸經 甘苦,平。 ①《嘉祜本草》:味甘微苦,無毒。 ②《綱目》:溫。 ③《本草正》:味微苦微甘。 入肺、肝、膽經。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經。 ②《本草經疏》:入足厥陰、少陽二經血分。 ③《本草匯言》:入手、足三陽經。 功能主治 疏風散熱,解肌,退翳。治目生云翳,迎風
木賊的生長習性
生于坡林下陰濕處、濕地、溪邊,喜陰濕的環境,有時也生于雜草地。常生于山坡潮濕地或疏林下。盆栽冬季需移入不低于0℃的室內越冬。 木賊喜潮濕,生于山坡、河岸濕地,喜直射陽光。[2]
木賊的化學成分
地上部分含揮發油,其中有機酸為琥珀酸(succinic acid),延胡索酸(fumaric acid),戊二酸甲酸(glutaric acid methyl ester),對羥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間羥基苯甲酸(m-hydroxybenzoic acid),阿
木賊的理化鑒別及化學成分
理化鑒別 ⑴取本品粉末4g(20目),加甲醇10ml,溫浸10分鐘,濾過。取濾液1ml,加2%三氯化鐵試劑1滴,溶液顯藍色至藍黑色。(檢查鞣質) ⑵ 取本品粗粉2g(20目),加甲醇10ml,溫浸1小時,濾過。取濾液1ml,加10%α-萘酚乙醇溶液1-2滴,搖勻,沿管壁加濃硫酸0.5ml。接
我國學者發現無葉假木賊內生放線菌新品種
植物內生放線菌是一定階段或全部階段生活于健康植物組織和器官內部的放線菌,通常與宿主植物形成了良好的共生關系,不僅能合成生物活性多樣的天然產物,還可促進植物生長,增強其抗病、抗旱、耐鹽等能力,因此備受分類學家、生態學家、農學家、進化生物學家等的關注。新疆植物資源豐富,其蘊藏的內生放線菌是一類亟待收
筆筒草的主要價值
節節草為重要的藥用植物,生物堿含量豐富,僅次于木賊麻黃。木質莖少,易加工提煉;由于常生于平原、山坡、河床、草原等處,故易于采收,因此在藥用上所用的數量往往較木賊麻黃為多,為中國提制麻黃堿的主要植物。[5] 節節草株形特別,與蕨類植物的木賊和被子植物的木麻黃相似,莖枝綠色,四季常青,可栽培供園林
蕨類植物鑒定實驗——鑒定桉葉亞門
實驗材料石松標本卷柏(或中華卷柏)臘葉標本石松莖橫切片石松卷柏孢子葉穗縱切片問荊(或節節草)新鮮葉片(或臘葉標本)蕨臘葉標本蕨地下莖橫切片蕨孢子囊群水封 片(或永久封片)蕨原葉體裝片常見蕨類植物的標本。儀器、耗材顯微鏡解剖鏡放大鏡鑷子解剖針載玻片蓋玻片培養皿滴瓶實驗步驟(二)桉葉亞門 Sphenop
麻黃屬的醫藥用途
麻黃屬植物的枝莖常含有多種生物堿,其中以麻黃堿為主要有效成分,次為偽麻黃堿。此外,還含有微量的甲基麻黃堿、甲基偽麻黃堿、去甲基麻黃堿和去甲基偽麻黃堿等。麻黃作為藥用植 物從古以來就已著名,而在中國的應用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有解表、散寒、平喘、止咳、利水等功能和松弛平滑肌、收縮血管及中樞興奮等作用
復明膠囊的成分
羚羊角、蒺藜、木賊、菊花、車前子、夏枯草、決明子、人參、山茱萸(制)、石斛、枸杞子、菟絲子、女貞子、石決明、黃連、谷精草、木通、熟地黃、山藥、澤瀉、茯苓、牡丹皮、地黃、檳榔。
復明膠囊的成分介紹
羚羊角、蒺藜、木賊、菊花、車前子、夏枯草、決明子、人參、山茱萸(制)、石斛、枸杞子、菟絲子、女貞子、石決明、黃連、谷精草、木通、熟地黃、山藥、澤瀉、茯苓、牡丹皮、地黃、檳榔。
百日復明膠囊的成分介紹
羚羊角、蒺藜、木賊、菊花、車前子、夏枯草、決明子、人參、山茱萸(制)、石斛、枸杞子、菟絲子、女貞子、石決明、黃連、谷精草、川木通、熟地黃、山藥、澤瀉、茯苓、牡丹皮、地黃、檳榔。
百日復明膠囊的成分及性狀
成份 羚羊角、蒺藜、木賊、菊花、車前子、夏枯草、決明子、人參、山茱萸(制)、石斛、枸杞子、菟絲子、女貞子、石決明、黃連、谷精草、川木通、熟地黃、山藥、澤瀉、茯苓、牡丹皮、地黃、檳榔。 性狀 本品為膠囊劑,內容物為棕褐色的顆粒;氣微香,味微苦。
關于復明膠囊的成分及性狀
成份 羚羊角、蒺藜、木賊、菊花、車前子、夏枯草、決明子、人參、山茱萸(制)、石斛、枸杞子、菟絲子、女貞子、石決明、黃連、谷精草、木通、熟地黃、山藥、澤瀉、茯苓、牡丹皮、地黃、檳榔。 性狀 本品為硬膠囊,內容物為棕褐色至深褐色的顆粒及粉末;氣微香,味微苦。
復明膠囊的成分及性狀
成份 羚羊角、蒺藜、木賊、菊花、車前子、夏枯草、決明子、人參、山茱萸(制)、石斛、枸杞子、菟絲子、女貞子、石決明、黃連、谷精草、木通、熟地黃、山藥、澤瀉、茯苓、牡丹皮、地黃、檳榔。 性狀 本品為硬膠囊,內容物為棕褐色至深褐色的顆粒及粉末;氣微香,味微苦。
舒肝明目丸的成分有哪些?
舒肝明目丸的藥物組成是當歸40g,白芍(酒炒)40g,柴胡(酒炒)40g,香附(醋制)40g,青皮(醋制)40g,決明子(炒)80g,茺蔚子40g,蟬蛻20g,石決明(煅)80g,木賊40g,荊芥20g,薄荷20g,防風30g,黃芩80g,甘草40g。
問荊提取物的活性成分
全草含問荊皂甙、木賊甙、異槲皮甙、木犀草甙、硅酸(含量達干生藥的5.19~7.77%)、有機酸、脂肪、β-谷甾醇、犬問荊堿、二甲砜、胸嘧啶、3-甲氧基吡啶、多種氨基酸。孢子含五羥基蒽醌葡萄糖甙、廿八烷二酸、卅烷二酸、卅烷二酸二甲酯、棉花皮次甙和草棉甙。
黃連羊肝丸的藥性分析
方中黃連、黃芩、黃柏、龍膽瀉火解毒,清心瀉肝為主。密蒙花、決明子、石決明、茺蔚子、夜明砂、木賊均入肝經,能散風清熱,平肝明目;胡黃連亦可清除濕熱,以助主瀉火,共為輔藥;柴胡、青皮亦入肝經,順氣行血;鮮羊肝苦寒,瀉肝明目,可治目赤腫痛,共為佐藥。全方配伍,以苦寒直折,清熱瀉火為專攻。
筆筒草的介紹
筆筒草(學名節節草,Equisetum ramosissimum Desf),木賊科中小型植物。 它根莖直立,橫走或斜升,黑棕色[1],地上枝多年生,枝一型,高20-60厘米,綠色,常形成簇生狀,主枝有脊5-14條,脊的背部弧形,鞘筒狹長達1厘米,下部灰綠色,上部灰棕色,鞘齒5-12枚,可栽培
玉米赤霉烯酮的基本介紹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又稱F-2毒素,它首先從有赤霉病的玉米中分離得到。玉米赤霉烯酮其產毒菌主要是鐮刀菌屬(Fusarium)的菌侏,如禾谷鐮刀菌(F.graminearum)和三線鐮刀菌(F.tricinctum)、黃色鐮孢(Fusarium culmorum)、木賊鐮孢(Fu
麻黃根的介紹
麻黃根異名苦椿菜,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或木賊麻黃或中麻黃的根及根莖。干燥根彎曲不整,長約20厘米,粗約2厘米,表面紅棕色,有明顯的縱溝,根莖有突起的節。質堅硬,縱劈之,內部有眾多之縱行纖維;橫斷面木質部有很多空隙,從中心向外放射,色淡黃。立秋后采挖,去凈須根及莖苗,曬干。主產內蒙古、遼寧、江西、河
復明膠囊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復明膠囊的主要成分包括菊花、決明子、石斛、人參、枸杞子、山茱萸(制)、熟地黃、黃連、羚羊角、石決明、夏枯草、木通、蒺藜、木賊、車前子、菟絲子、女貞子、谷精草、山藥、澤瀉、茯苓、牡丹皮、地黃和檳榔等。這些成分共同作用,具有滋補肝腎,養陰生津,清肝明目的功效。在服用復明膠囊時,建議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