闡述新冠病毒感染機制,推進抗病毒藥物研發
最近的預印本雜志bioRxiv發表了德國波恩大學,夏里特大學,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精神病研究所等單位聯合研究成果,闡述了SARS-CoV-2病毒可以抑制自噬。亞精胺,MK-2206,氯硝柳胺等作用于自噬的小分子化合物,可以作為抗病毒潛在治療藥物。Analysis of SARS-CoV-2-controlled autophagy reveals spermidine, MK-2206, and niclosamide as putative antiviral therapeutics(bioRxiv preprint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04.15.997254) --研究摘要--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2(SARS-CoV-2)對公共衛生和世界經濟構成嚴重威脅,至今沒有批準的有效藥物或疫苗。代謝依賴的細胞途徑的藥理學調節,如自噬,減少了傳播高致病性中東呼吸綜合征......閱讀全文
闡述新冠病毒感染機制,推進抗病毒藥物研發
最近的預印本雜志bioRxiv發表了德國波恩大學,夏里特大學,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精神病研究所等單位聯合研究成果,闡述了SARS-CoV-2病毒可以抑制自噬。亞精胺,MK-2206,氯硝柳胺等作用于自噬的小分子化合物,可以作為抗病毒潛在治療藥物。Analysis of SARS-CoV-2-contr
Wes:闡述新冠病毒感染機制,推進抗病毒藥物研發
最近的預印本雜志bioRxiv發表了德國波恩大學,夏里特大學,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精神病研究所等單位聯合研究成果,闡述了SARS-CoV-2病毒可以抑制自噬。亞精胺,MK-2206,氯硝柳胺等作用于自噬的小分子化合物,可以作為抗病毒潛在治療藥物。Analysis of SARS-CoV-2-con
美投資32億美元,推進抗病毒藥物的研發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報道,美國拜登政府近日宣布,將投資32億美元,推進抗病毒藥物的研發,以治療新冠病毒和其他可能會導致疫情的病毒。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所長、白宮首席醫療顧問安東尼·福奇博士在上周四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這項新計劃被稱為“抗病毒大流行計劃”,將加快
港大研究揭新冠病毒入侵細胞機制,有助研發針對藥物
香港大學(港大)醫學院2月21日公布,一項最新研究揭示新冠病毒入侵細胞的機制,相信對研發針對奧密克戎變異病毒株的藥物非常重要。據悉,該項研究由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朱軒及臨床副教授陳福和領導。研究團隊發現,細胞膜上的膜型基質金屬蛋白酶(MT-MMP)及去整合素金屬蛋白酶(ADAM)
我國學者發現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感染藥物
科技日報記者?李麗云?通訊員?張曉鵬2月21日,科技日報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獲悉,該所重要人獸共患病與烈性外來病團隊研究發現,地爾硫卓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在細胞和小鼠肺部的感染。研究表明,作為廣泛用于缺血性心臟病及高血壓治療一線藥物,地爾硫卓具有新冠防治藥物的潛力。相關結果于2月17日
《Nature》:抗病毒鼻腔噴霧劑N0385有望阻止新冠病毒感染
2022年4月22日獲悉,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舍布魯克大學和康乃爾大學的研究人員一直在開發能夠阻斷蛋白TMPRSS2的化合物。SARS-CoV-2需要這種蛋白來幫助它的刺突蛋白與細胞膜融合并進入細胞內。論文通訊作者、康乃爾大學的Hector Aguilar-Carre?o博士指出
新冠藥物研發應急項目2022年度指南
新型冠狀病毒藥物研發應急項目2022年度申報指南 按照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公共安全風險防控與應急技術裝備”重點專項組織管理的相關要求發布,遴選項目擇優支持。其中項目不下設課題、對項目負責人無限項要求。網上填報時間:2022 年 5 月 19 日 08:00 至 2022 年 6 月 6 日 16:0
新冠疫情給癌癥藥物研發按下“暫停鍵”
由于醫院將更多資源用于照顧新冠肺炎重癥患者,臨床研究已經中斷。圖片來源:Alberto Pizzoli/AFP/Getty 科學家們正急于啟動針對冠狀病毒的實驗性疫苗和COVID-19治療的臨床試驗。但是,由于醫院面臨COVID-19危重病人的沖擊,全世界的實驗室都被打亂,研究人員不得不擱置其他疾
BioCon-2021聚焦新冠熱點:核酸疫苗與藥物研發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21年4月22-23日,BioCon 2021第八屆國際生物藥大會暨生物技術儀器設備與試劑展覽會在上海寶華萬豪酒店盛大開幕。在以“核酸疫苗與藥物研發”為主題的分論壇上,生物醫藥產業大咖紛紛帶來前沿的核酸疫苗研發進展,探討了新冠疫苗的開發工藝和研發流程及現狀,吸引了大批現場參
中科院上海藥物所領銜研發-一天兩款抗新冠創新藥上市
1月29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獲悉,該所聯合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等科研單位與相關醫藥企業,自主研發的兩款抗新型冠狀病毒創新藥——民得維(氫溴酸氘瑞米德韋片,VV116)、先諾欣,通過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特別審批程序,附條件獲批上市。 民得維是一種新型口服核苷類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用
陳煥春:湖北加緊研發新疫苗、篩選抗病毒藥物
2月9日晚,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重點介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關有關情況。 對于進一步的疫情防控科研攻關,中國工程院院士、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關組專家、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煥春介紹稱,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新型疫苗研發,武漢生物制品所,國藥集團武漢血液制品有限
專家解“毒”:為什么傳染性強、藥物研發難
全國各地春節后返崗復工模式已陸續開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防控形勢嚴峻。 病毒是怎樣侵入人體?新冠病毒為什么傳染性強?抗病毒藥物研發為什么難?17年前戰勝SARS有哪些經驗可供這次戰“疫”借鑒?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常委兼秘書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孫永昌主任醫師通過網
北醫三院呼吸科孫永昌解釋新冠病毒傳播力強的4大原因
全國各地春節后返崗復工模式已陸續開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防控形勢嚴峻。 病毒是怎樣侵入人體?新冠病毒為什么傳染性強?抗病毒藥物研發為什么難?17年前戰勝SARS有哪些經驗可供這次戰“疫”借鑒?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常委兼秘書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孫永昌主任醫師通過網
捕捉新冠抗體應答細節-給新冠病毒感染譜“畫像”
日前,王辰院士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指出,目前對新冠病毒的傳播與致病規律還遠未深入掌握。開展核酸與血清抗體流行病學調查是當前關鍵任務,急需落實。 核酸與血清抗體流行病學調查將有助于回答哪些科學問題?如何為下一步的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撐?科技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核酸與抗體檢測顯示感染進程
研究揭示機體抗病毒感染新型藥物靶點
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王紅艷研究組與上海大學魏濱(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原研究員)實驗室合作,發現細胞內的7脫氫膽固醇還原酶(DHCR7)下調機體先天免疫抗病毒感染的功能與機制,阻斷其活性可顯著增強人體免疫“衛士”——巨噬細胞清除寨卡病毒、流感病毒、皰疹病毒等
新冠疫苗和藥物
新冠疫苗和藥物 中和抗體療法在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方面取得突破 當地時間 1 月 26 號,禮來(Eli Lilly and Company)公司和再生元(Regeneron)公司分別宣布,各自的抗體組合療法分別在防止新冠肺炎患者死亡和預防出現有癥狀感染方面達到 100% 的效力。 禮來公司
阿里云AI技術助力鐘南山團隊推進新冠病毒新藥、疫苗研發
據湖北之聲官方微博消息,2月13日,廣東省鐘南山醫學基金會、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與阿里云達成合作,加速推進新冠病毒的臨床救治關鍵技術、有效藥物和疫苗研發等工作。 制服新冠病毒的攻關環節之一在于盡快縮短新藥和疫苗研發周期,而新藥以及疫苗的研發到上市需要進行大量的數據分析、大規模文獻篩選和知識圖譜建
國產新冠口服藥:科興制藥宣布開發聚合酶抑制劑
2月20日,科興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科興制藥”,688136)公告披露,其全資子公司深圳科興藥業有限公司(下稱“深圳科興”)于2022年2月18日與深圳安泰維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下稱“安泰維”)簽署《SHEN26項目合作協議》,雙方將合作開發抗新冠病毒小分子口服藥。公告稱,在全球范圍內,安泰維
對抗病毒感染,我們能找到“萬能藥”嗎?
懷疑自己感染了甲流,發燒的第一天,李飛(化名)服下了奧司他韋。這種作用于神經氨酸酶的藥物,可以抑制成熟的流感病毒脫離宿主細胞,減輕癥狀。 因腺病毒感染而高燒多日的小虎(化名),采用了更為傳統的應對方法:物理降溫、退燒藥、輸液。醫生沒有提出服用抗病毒藥的建議——事實上,對于絕大多數病毒感染,沒有
?Nat.-Commun-|-土貝母苷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復制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重要人獸共患病與烈性外來病創新團隊在新冠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入侵細胞機制及其抗病毒藥物發現取得重要進展,發現土貝母苷這一植物提取物,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和泛絲狀病毒復制,發揮抗病毒作用。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一天上市兩款新冠藥,研發團隊咋做到的?
1月29日,中國科學院研發的兩款用于新冠病毒感染治療的口服藥物——民得維(VV116)、先諾欣,分別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特別審批程序,附條件獲批上市,用于治療輕中度新冠病毒感染的成年患者。 其中,民得維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靶向新冠病毒RNA依賴的RNA聚合酶(RdRp)的抗新冠病毒口服藥物,先諾
“兵分多路”搜尋抗擊新冠病毒的藥物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全球眾多科研機構正全力以赴,尋找抗擊病毒的有效藥物。這場搜尋“兵分多路”,現有藥物加緊篩選,特效藥研發夜以繼日,中醫藥對抗病毒的獨特效果也受到關注。 “老藥新用”可救急 作為一種新型病毒,科學界對新冠病毒了解仍十分有限,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有針對性特效藥的研發。篩選廣譜
“新冠肺炎”表述淡化-官方文件屢現“新冠病毒感染者”
國內防疫措施持續優化,新冠肺炎這一疾病名稱的用法也備受關注。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的關于新冠肺炎分級診療的文件中,把新冠患者稱為“新冠病毒感染者”,當中包括了無癥狀感染者、普通型病例、以新冠肺炎為主要表現的重型、危重型病例以及以基礎疾病為主的重型、危重型病例。除了上述文件,國務院聯防聯控
CAStem細胞藥物治療危重癥新冠病毒感染肺炎已申請審批
摘要:科技部王志剛部長一行實地調研了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創新研究院,聽取周琪院士就CAStem細胞藥物治療危重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匯報,并與專家進行了座談交流。該研究任務屬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應急科研攻關項目。中科院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創新院自主研發了CAStem新型細胞藥物,前期在治療嚴重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療專家共識》在京發布
由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主辦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療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專家共識》”)發布會在北京召開。 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建東,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教授張福杰、李興旺,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天津市第一中心
研究證實新冠抗病毒藥物適用于嚴重腎病患者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5957.shtm
新冠病毒新藥研發走到哪一步了
新藥研發的背后有一套嚴謹的邏輯和科學機制作為支撐。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GHDDI)于2016年成立于北京,是由比爾·蓋茨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清華大學和北京市政府聯合發起成立的一個獨立運營、非營利性質的新藥研發機構。通過匯聚世界頂尖資源、發揮中國獨特優勢,建設世界領先的新藥研發與轉化創新平臺,
我國的新冠特效藥來了!了解藥物研發的“時間表”
新冠病毒變異次數增多、變異株多國家流行,新冠肺炎疫情走勢目前難以預估。在新冠疫苗取得有效防控局面的同時,對新冠病毒有效藥物的需求變得越來越迫切。 我國新冠病毒有效用藥研發到了哪一步?有哪些候選“種子藥”?日前,科技日報記者就新冠病毒有效用藥的研發進展等問題聯系采訪了相關單位。 應急研發二十余
徐迪進等揭示PLSCR1是對抗新冠病毒的重要細胞防御因子
細胞自主免疫(Cell-autonomous immunity)是單個細胞內部發生的固有免疫反應,以限制入侵細胞內的病原體比如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的復制與傳播。在人體中,高度特化的免疫系統與免疫細胞是機體應對微生物感染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細胞自主免疫機制在其他非免疫細胞(如
我國研發的新冠疫苗匯總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分別于3月17日和4月14日舉辦新聞發布會,會上權威專家解答了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關信息。獲得臨床研究批件的新冠病毒疫苗安全嗎?疫苗進入臨床研究,離正式接種還有多久?新華社記者根據新聞發布會的內容將您所關心的問題進行整理解答。 問題一:我國研發的新冠疫苗進展到哪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