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血液體液學組近期對"尿液沉淀檢查標準化問題"采取自上而下遵守意見,再自下而上的反復修改取得一致的意見。深信這對尿液有形成分檢查的標準化、規范化與國際接軌有助。如能在檢驗實踐中貫徹推行,必將會進一步提高在尿液分析中這一重要組成實驗的質量。 現就正確采集尿標本,染色及選用不同顯微鏡,加強對尿液有形成分深入研究;尿有形成分的參考范圍,及尿液沉渣的床邊分析等問題就近期查閱到的文獻作以下探討。一、采集合適尿標本 這是保證尿液有形成分質量不可缺少的第一步。我們近期用UF-100對門診56例病人(男14,女42)在觀察前后二段排尿的實驗結果后發現:男性前、后尿中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管型、細菌等五項指標兩者無明顯統計上差異,而女性病人則前段尿中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及細菌均明顯高于后段尿(1)(P<0.01),考慮在女性為白帶污染所致。查歐洲尿分......閱讀全文
尿液分析儀是測定尿中某些化學成分的自動化儀器,它是醫學實驗室尿液自動化檢查的重要工具,此種儀器具有操作簡單、快速等優點。但是尿液分析儀使用不當和許多中間環節及影響因素都直接影響自動化分析結果的準確性,不僅會引起實驗室結果的誤差,甚至延誤診斷,因此要求操作者對自動化儀器的原理、性能、注意事項及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