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化物所等在人工光合成太陽燃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太陽能研究部研究員李燦與福州大學化學學院教授王緒緒課題組合作發展了一種固態Z-機制復合光催化劑,在可見光下將H2O和CO2高效轉化為甲烷(天然氣),實現了太陽能人工光合成燃料過程,研究論文以Visible-Light driven overall conversion of CO2 and H2O to CH4 and O2 on 3D-SiC@2D-MoS2 heterostructure 為題,在《美國化學會志》(J. Am. Chem. Soc.)上發表。 人工光合成太陽燃料指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通過光催化、光電催化或電催化將水和二氧化碳轉化為化學燃料的過程,該過程模擬自然光合作用,是人類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和環境問題的途徑之一,也是科學界圣杯式的難題,面臨巨大的挑戰。 人工光合成太陽燃料過程有若干反應,其中,太陽能+CO2+2H2O→CH4+......閱讀全文
利用太陽能生產燃料
目前的太陽能技術雖然有了長足的進步,但現有技術大多只能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或者利用太陽能從水中分解氫氣,而難以生產作為常規燃料的碳氫化合物。此前有研究表明,在二氧化鈦的催化下,光照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夠產生甲醇、甲烷等有機物,但這些有機物分子中只含有一個碳原子,結構仍然過于簡單。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
利用太陽能生產航空燃料
科學家設計了一種利用水、二氧化碳和陽光生產航空燃料的燃料生產系統。他們已經在實踐中應用了該系統,該設計有助航空業實現碳中和。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焦耳》。 “我們首次在一個完全集成的太陽能塔系統中演示了從水和二氧化碳到煤油的整個熱化學過程鏈。”論文通訊作者、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教授Aldo S
可持續燃料的里程碑——太陽能生產航空燃料
科學家設計了一種利用水、二氧化碳和陽光生產航空燃料的燃料生產系統。他們已經在實踐中應用了該系統,該設計有助航空業實現碳中和。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焦耳》。“我們首次在一個完全集成的太陽能塔系統中演示了從水和二氧化碳到煤油的整個熱化學過程鏈。”論文通訊作者、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教授Aldo Steinfe
我國科學家“拍攝”到光催化劑光生電荷轉移全時空圖像
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記者 張泉、王瑩)太陽光是一種豐富的可再生能源,通過和光催化劑發生作用,可以催化分解水產生氫氣,以及還原二氧化碳產生太陽燃料(太陽能、水和含碳化合物轉化的燃料)。我國科學家近期“拍攝”到光催化劑光生電荷轉移演化全時空圖像,為突破太陽能光催化反應瓶頸、更加高效利用太陽能提供了
Z型光催化體系過氧化氫合成的雙通道反應機制被發現
光催化可直接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化學燃料及在光能輔助下分解有機污染物,這為解決當前面臨的能源和環境危機提供了潛在的可能。光催化的上述應用需要光催化劑具有寬的光吸收范圍、長期穩定性、高電荷分離效率和強氧化還原能力。然而,單組分光催化劑通常難以同時滿足這些要求。Z型異質結光催化體系,模擬天然光合作用
美科學家研制光學燃料或可取代石油燃料
北京時間10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科學家近日研制出一種光學燃料,這種光學燃料可以取代石油燃料成為汽車的代用燃料。 近年來,來自中國臺灣的化學博士郭彥廷一直在參加堪薩斯州立大學的化學項目,并期望能夠研制出一種新材料,以便在化學反應中更好地利用太陽光產生電能。郭彥
哈工大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氫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氫能已被普遍認為是一種理想、無污染的綠色能源,其燃燒值高且燃燒后唯一的產物是水,對環境不會造成任何污染,因此,氫能開發是解決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的理想途徑。在眾多氫能開發的手段和途徑中,通過光催化劑,利用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是最為理想和最有前途的手段之一;而開發高效、廉價的實用光催化劑是實現
韓國利用太陽光開發出二氧化碳轉換技術
韓國《亞洲經濟》發布消息稱,韓國高麗大學利用太陽光能源中的紅色光開發出將二氧化碳轉換成合成燃料的轉換技術。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化學領域國際學術雜志《Acs Catalysis》上。 二氧化碳是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在結構上非常穩定,無法輕易轉換成其它物質。目前技術主要利用電熱能源來分解二氧
新型光催化法可大幅提高海水發電效率
傳統海水發電一般是利用潮汐、海浪或海水溫差。然而,日本大阪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的光催化方法,能利用陽光把海水變成過氧化氫,然后用在燃料電池中產生電流,總體光電轉換效率達到0.28%,與生物質能源柳枝稷相當。 研究人員在最近發表于《自然·通訊》雜志上的論文中指出,太陽能晝夜波動很大,
日本開發出新型光催化法 可大幅提高海水發電效率
傳統海水發電一般是利用潮汐、海浪或海水溫差。然而,日本大阪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的光催化方法,能利用陽光把海水變成過氧化氫,然后用在燃料電池中產生電流,總體光電轉換效率達到0.28%,與生物質能源柳枝稷相當。 研究人員在最近發表于《自然·通訊》雜志上的論文中指出,太陽能晝夜波動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