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凋亡是指為了維持內環境穩定,由基因控制的一種細胞程序性死亡。細胞凋亡不是一個被動過程,而是細胞自主做出的決定,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達以及調控。細胞凋亡普遍存在于各種生物體內,在胚胎發育、形態發生、組織內穩態、機體免疫等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直是備受關注的研究熱點。 凋亡細胞的碎片上帶有標志性的分子,便于巨噬細胞和其他細胞進行識別、吞噬和處理。因此凋亡細胞的清除非常有效,不會引起炎癥反應。磷酸肌醇(PI)在這一吞噬過程中既是信號分子又是定位線索,不過人們對PI的調控機制還知之甚少。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NIBS)所長、美國科學院院士王曉東博士領導研究團隊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發現PtdIns(4,5)P2和PtdIns3P在凋亡細胞清除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們協調控制吞噬體的閉合。這項研究發表在近期的Journal of Cell Biology雜志上。 研究人員在秀麗隱桿線蟲中分析了凋亡細胞清除時......閱讀全文
2019年,曹雪濤團隊在Science,Nature Immunology,PNAS 等雜志上發表了13篇重要研究成果,在免疫學領域取得重大進展,iNature系統盤點一下曹雪濤團隊的研究成果: 【1】干擾素-γ(IFN-γ)對于細胞內細菌固有的免疫反應至關重要。 非編碼RNA和RNA結合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