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降9.9%仍超國家標準109%
昨天白天,本市大部分地區維持空氣重污染,這樣的天氣還將維持一段時間。環保部門預計,京津冀重污染或將持續至8日夜間才能結束。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環保局獲悉,2016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73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同比下降9.9%,為近三年來降幅最大。空氣質量達標天數為198天,比2015年增加12天。但同時,2016年北京共發生重污染39天,除1天為臭氧重污染外,其余38個重污染天全部為PM2.5重污染,比2015年減少7天。 本輪重污染天氣將持續至周日 昨天是新年第一個工作日,霧和霾也一起“上班”了。上午污染就十分嚴重,城區及南部地區維持在重度至嚴重污染水平。大部分區域能見度只有1至2公里,大興、通州、房山的部分地區甚至跌到了500米以下。 從全天來看,除了東北部地區稍有減輕外,其他區域的污染一直持續。截至昨天18時,西南部地區PM2.5濃度達到548微克/立方米,東南部地區也已接近500微克/立方米,城六區為39......閱讀全文
濟南PM2.5濃度超國標兩倍 年均濃度超北京上海
記者從濟南市環保局獲悉,濟南市四個監測子站近三年的監測結果顯示,濟南的PM2.5年均濃度是新國標的2.57倍-3.14倍,超出北京30%-40%,與上海、無錫等南方城市相比,濟南PM2.5濃度更高。 自2000年起,濟南市已先后建成16個空氣質量監測子站,主要開展常規污染物(SO2、NO、
北京力爭主要污染物年均濃度平均下降2%
今年,北京發布了全國有氣象預警制度以來的首個“霾預警”。據北京市氣象臺有關負責人介紹,霾預警信號分二級,分別以黃色和橙色表示,橙色是霾預警信號的最高等級。霾橙色預警信號的標準是:6小時內可能出現能見度小于2000米的霾,或者已經出現能見度小于2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續。
申城今年PM2.5年均濃度超標“任務艱巨”
圖說:環境保護事關民生。 圖說:今年末,申城霧霾天頻現,圖為環衛人員佩戴口罩作業。 環境保護事關民生,公眾也對此高度重視 。盡管2013年本市在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新民網記者在市人大城建環保委一份關于環境保護工作情況的監督調研報告中看
北京今年擬實現PM2.5年均濃度下降5%
記者從正在召開的北京市“兩會”上了解到,北京計劃今年投入165.4億元用于治理大氣污染。北京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目標是PM2.5年均濃度下降5%左右。 北京市環保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6.2%,空氣質量達標天數186天,占全年天數的51%,其中
北京清潔空氣計劃 主要污染物年均濃度平均降2%
昨天,北京市2013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任務分解表公布,全市將從8個方面實施69項大氣污染治理措施,并將任務分解到了各區縣政府、市有關部門和單位,明確了主要污染物年均濃度平均下降2%的年度目標。 首增新污染物控制指標 在2013年北京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中,首次將“揮發性有機物”納入減排
北京發布清潔空氣行動計劃 PM2.5濃度年均降5%
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后,北京市積極響應,日前發布了《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 到2017年,北京細顆粒物年均濃度要比2012年下降25%以上,控制在每立方米60微克左右。其中,懷柔、密云、延慶3個區縣空氣中的細顆粒物年均濃度下降25%以上,控制
2012年東莞市PM2.5年均濃度超國標
昨天是第42個“世界環境日”,今年的主題是“同呼吸,共奮斗”。昨日,市環保局舉辦相關活動并發布《2012年度東莞市環境狀況公報》。 按照新國標評價,去年全市空氣質量優良率為73.77%,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等污染物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而備受關注的PM2.5年均濃度則超
上海:去年PM2.5年均濃度高出國標2倍
昨天,市環境保護局發布《2014上海市環境狀況公報》。根據公報,去年申城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81天,比前年增加40天,但PM2.5年均濃度與國家標準仍有很大差距。由于上海主導風向為東南風,PM2.5和PM10呈西高東低態勢。此外,全市主要河流斷面水質近半為劣V類水,酸雨頻率超7成,道路噪聲夜間呈上
2015年我國重點區域PM2.5年均濃度將下降5%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環保部公布了我國第一部綜合性大氣污染防治規劃《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規劃》提出,到 2015年,重點區域PM2.5年均濃度下降5%,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下降6%。把污染物排放總量作為環評審批的前置條件,對沒有通過環評審查的投資項目,有關部門
廣東2015年六項大氣污染物年均濃度首次達標
通訊員陳昊廣州報道 廣東省環保廳日前發布2015年全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狀況及排名,汕尾、湛江和惠州位列前三,順德、廣州和佛山位列后三。 2015年,全省城市空氣質量指數(AQI)達標率平均為91.1%,比上年提高6.1%,6項大氣污染物年均濃度首次達標,其中全省PM2.5年均濃度為34微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