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生長曲線是測定細胞絕對生長數的常用方法,是判定細胞活力的重要指標。一般細胞傳代之后,經過短暫的懸浮然后貼壁,隨后度過長短不同的潛伏期,即進入大量分裂的指數生長期。為了準確描述整個過程中細胞數目的動態變化,典型的生長曲線可分為生長緩慢的潛伏期,斜率較大的指數生長期,呈平臺狀的平頂期及退化衰亡4個部分。實驗方法細胞生長曲線實驗方法原理細胞生長曲線是觀察細胞生長基本規律的重要方法。只有具備自身穩定生長特性的細胞才適合在觀察細胞生長變化的實驗中應用。因而在細胞系細胞和非建系細胞生長特性觀察中,生長曲線的測定是最為基本的指標。細胞生長曲線的測定一般可利用細胞計數法進行。實驗材料細胞試劑、試劑盒D-Hanks液 牛血清 RPMI1640 雙抗 0.08%胰酶儀器、耗材凈化工作臺 離心機 恒溫水浴箱 冰箱 倒置相差顯微鏡 培養箱 吸管 培養瓶 吸頭 槍頭 24培養板 膠塞 微量加樣槍 紅血球計數板實驗步驟1. 取生長狀態良好的細......閱讀全文
【導語】2014年10月31日,第九期原子光譜沙龍在第十八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的分會場舉行。原子光譜沙龍活動由清華大學分析中心邢志老師發起并組織,分析測試百科網協助組織。沙龍以專題報告和討論為主,在輕松的氛圍中開始,熱烈討論中進行,吸引了原子光譜領域的專家學者、
1950年,Ingalls發現了一種“肥胖基因”(ob),它的突變可以導致肥胖和糖尿病。Kennedy和Hervey分別于1956年和1958年發現了脂肪分泌的一種“飽感因子”,它能通過下丘腦控制動物攝食量,調節體重。歷經幾十年的研究與發展,科學家通過定位克隆技術得到 ob 基因。ob 基因編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