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嫦娥二號任務取得了圓滿成功,任務所確定的工程目標已全部實現,預定的4個科學目標也正陸續實現。下一步將進入對嫦娥二號衛星的長期管理階段。” 這是探月工程新聞發言人、探月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張嘉浩11月8日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的信息。 當天,國防科技工業局首次公布了嫦娥二號傳回的嫦娥三號預選著陸區月球虹灣區域的局部影像圖,張嘉浩表示,虹灣地區影像圖的傳回標志著我國探月工程嫦娥二號工程任務正式宣告圓滿成功。 為嫦娥三號著陸區確定提供技術儲備 探月工程月球應用科學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臺長嚴俊介紹,11月8日國防科工局公布的首張月球虹灣局部影像圖成像時間為10月28日18時25分,衛星距月面約18.7公里,分辨率約為1.3米。影像圖中心位置為西經31度3分,北緯43度4分,對應月面東西寬約8公里,南北長約15.9公里。影像圖顯示,該區域表面較平坦,由玄武巖質的月壤覆蓋,分布有不同大小的環......閱讀全文
嫦娥二號月面虹灣局部影像圖揭幕儀式舉行溫家寶出席儀式并為影像圖揭幕 探月工程嫦娥二號月面虹灣局部影像圖揭幕儀式11月8日上午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揭幕儀式并為影像圖揭幕。 上午10時許,溫家寶來到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辦公樓一層大廳,親切看望和慰問了嫦娥
“很多事情人家都做過了,中國也不得不做,唯一的要求就是一定要比別人做的好。但總有一兩樣沒人沒干過的事,中國一定要干。” 1月13日,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歐陽自遠在國家天文臺做2021年度新年報告,題目為《承前啟后的嫦娥五號》。“不走老路”的探月精神,不僅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樣品艙成功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著陸區。這是中國探月工程(CLEP)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圓滿實現了第一階段“繞”、“落”、“回”三步走的目標。中國從此成為繼美國和前蘇聯后第三個從月球成功采樣返回的國家。這也是繼1972年美國“阿波羅17號”和19
去“爬山”嗎?和玉兔二號一起那種——這可不是一句玩笑話。 月球的淺層結構記錄了大型撞擊事件和巖漿噴發的次數、規模以及它們之間的時序關系,是寫下月球三十多億年演化故事的天然“日記本”。但迄今為止,人類對其認識仍十分有限,它猶如等待探索的“隱秘角落”。 中國科學家基于玉兔二號前3個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曉。 入選新聞囊括了一年來最重要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 入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