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2017年生態系統格局總體穩定
據從生態環境部獲悉,5月31日上午,生態環境部召開2018年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環境監測司劉志全司長在發布會上就2017年全國生態環境狀況做簡要介紹。 2017年在大氣環境質量方面,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99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占全部城市數的29.3%。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8.0%,細顆粒物(PM2.5)年平均濃度為43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6.5%;可吸入顆粒物(PM10)平均濃度為75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5.1%,與2013年相比下降22.7%。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64微克每立方米、44微克每立方米、34微克每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分別下降39.6%、34.3%、27.7%。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58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20.5%,與2013年相比下降35.2%。463個城市(區、縣)開展了降水監測,酸雨城市比例18.8%......閱讀全文
臨沂提升水環境質量
山東省臨沂市把水環境綜合整治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圍繞“河暢、水清、岸綠”目標,堅持“一河一策”、“一河一景”,高起點規劃、大手筆投入、不間斷整治,城市水環境明顯改善。 首先,拓寬清淤,提升河道行洪能力。臨沂市投資4.9億元,實施陷泥河下游段、孝河、柳青河支流疏浚工程。在沂河、祊河、青龍河、
大氣環境質量監測分析方法
摘 要:大氣中的有害物質是多種多樣的,不同地區污染類型和排放污染物種類不盡相同,因此,在進行大氣質量評價時,應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確定需要檢測的大氣環境指標。 關鍵字:大氣環境 質量監測 分析方法 大氣中的有害物質是多種多樣的,不同地區污染類型和排放污染物種類不盡相同,因此,在進行
城市水環境質量該怎樣排名?
為城市地表水質量排名,只要體現流域與區域融合新模式、好水壞水兩頭抓新思路、政府購買質量達標服務新要求相一致即可。遵循水污染防治頂層設計目標進行排名有助于形成各方合力,達到通過排名促進各方強化水污染治理、改善水環境質量的目的。 《城市水環境質量排名技術規定(征求意見稿)》日前出臺并向社會征求意見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為貫徹《環境保護法》和《水污染防治法》,加強地表水環境管理,防治水環境污染,保障人體健康,現批準《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為國家環境質量標準,并由我局與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發布。該標準為強制性標準,由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自2002年6月1日開始實施。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二00二年四月二十六日
京晉聯防聯控大氣環境質量
4月8日至10日,北京市代表團赴山西省學習考察,以進一步推動兩地的交流合作、科學發展。9日下午,京晉雙方簽署《關于深化落實〈區域合作框架協議〉的實施意見》和六個專項協議,為全面深化在能源、工業、金融、商貿、科技、旅游等多領域、多層次的經濟社會合作明確了方向和任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介紹
為貫徹《環境保護法》和《水污染防治法》,加強地表水環境管理,防治水環境污染,保障人體健康,現制定了《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為國家環境質量標準該標準為強制性標準,由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自2002年6月1日開始實施。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二00二年四月二十六日頒布。標準名稱、編號: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地下水環境質量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地下水環境質量標準 GB/T14848-93摘要 國家技術監督局1993-12-30批準 1994-10-01實施 1 引言 為保護和合理開發地下水資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體健康,促進經濟建設,特制訂本標準。 本標準是地下水勘查評價、開發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解讀
地表水的水質與人們生活水平和身體健康息息相關,關系到人類的生存繁衍、社會的進步發展,是人民大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防治水污染,保護地表水水質,保障人體健康,維護良好的生態系統,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在2002年
河南切實改善水和大氣環境質量
河南省人民政府近日組織環保、發改、司法等8部門收聽收看了2014年環保專項行動聯席會議。河南省副省長張維寧在電視電話會后針對河南省環境保護工作,向全省轄市、直管縣(市)部署并督促環境保護的各項工作,通報了今年前5個月河南省大氣和水環境質量狀況。 張維寧介紹說,河南省政府已經出臺了《201
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將量化考核
冬季采暖期即將到來,遼寧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至關重要。日前,遼寧省政府法制辦公布《遼寧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這是遼寧省首部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 《條例(草案)》共6章70條,對燃煤污染、工業污染、機動車污染、揚塵污染的防治及重污染天氣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