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8 MAPK是1993年由Brewster等人在研究高滲環境對真菌的影響時發現的[8]。以后又發現它也存在于哺乳動物的細胞內,也是MAPKs的亞類之一,其性質與JNK相似,同屬應激激活的蛋白激酶。目前已發現p38MAPK有5個異構體,分別為p38α(p38)、p38β1、p38β2、p38γ、p38δ。其分布具有組織特異性:p38α、p38β1、p38β2在各種組織細胞中廣泛存在,p38γ僅在骨骼肌細胞中存在,而p38δ主要存在于腺體組織。研究證實,p38MAPK通路的激活劑與JNK通路相似。一些能夠激活JNK的促炎因子(TNFα、IL-1)、應激刺激(UV、H2O2、熱休克、高滲與蛋白合成抑制劑)也可激活p38,此外,p38還可被脂多糖及G+細菌細胞壁成分所激活。p38信號通路也由三級激酶鏈組成,其上游激活物為MKK3、MKK4及MKK6,與MKK4不同,MKK3、MKK6僅特異性激活p38[9]。體外細胞轉染實驗表明,M......閱讀全文
mTOR可對細胞外包括生長因子、胰島素、營養素、氨基酸、葡萄糖等多種刺激產生應答。它主要通過PI3K/Akt/mTOR途徑來實現對細胞生長、細胞周期等多種生理功能的調控作用。正常情況下,結節性腦硬化復合物-1(TSC-1)和TSC-2形成二聚體復合物,是小GTP酶Rheb(Ras-homolog e
mTOR可對細胞外包括生長因子、胰島素、營養素、氨基酸、葡萄糖等多種刺激產生應答。它主要通過PI3K/Akt/mTOR途徑來實現對細胞生長、細胞周期等多種生理功能的調控作用。正常情況下,結節性腦硬化復合物-1(TSC-1)和TSC-2形成二聚體復合物,是小GTP酶Rheb(Ras-homolog
在這一信號轉導途徑中,膜受體與其相應的第一信使分子結合后,激活膜上的Gq蛋白(一種G蛋白),然后由Gq蛋白激活磷酸脂酶Cβ (phospholipase Cβ, PLC), 將膜上的脂酰肌醇4,5-二磷酸(phosphatidylinositol biphosphate, PIP2)分解為兩個細胞內
TLR 家族成員(TLR3 除外)誘導的炎癥反應都經過一條經典的信號通路(圖 1),該通路起始于TLRs 的一段胞內保守序列—Toll/IL-1 受體同源區(Toll/IL-1receptor homologousregion,TIR).TIR可激活胞內的信號介質—白介素1受體相關蛋白激
骨關節炎(OA)是一種最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其特征有軟骨破壞、軟骨下骨重建及滑膜炎癥。這些情況主要歸因于關節軟骨合成代謝與分解代謝之間的不平衡,尤其是分解代謝的增加。促炎性細胞因子,如白細胞介素-1β(IL-1β),腫瘤壞死因子(TNF-α)和IL-6是這種穩態失衡的關鍵介質。一般來說,細胞因子
高內涵細胞分析儀的細胞生物學應用——人類基因組RNAi文庫篩選Acumen eX3高內涵細胞分析儀的細胞生物學應用(一)——人類基因組RNAi文庫篩選得益于高通量技術的廣泛應用,在過去的幾年里關于基因組學、蛋白組學、細胞組學等“組學”的研究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科學家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能夠借助各種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