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與急性白血病混淆的罕見病-肥大細胞白血病的特異性表現肥大細胞白血病(Mast cell leukemia,MCL)又稱為組織嗜堿細胞白血病,約占惡性肥大細胞腫瘤的 15%。但因其罕見,在體內惡性增殖的晚期表現及癥狀,又與急性白血病相似,所以很容易與急性嗜堿性粒細胞白血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嗜堿性粒細胞急變或伴骨髓嗜堿粒細胞增多的 AML 混淆。那么,面對 MCL 有什么相應的診斷策略嗎?有哪些特異性表現可以作為診斷的突破口嗎?以下臨床病例可為您詳細解答:////病史介紹:患者男性,59 歲。反復腹瀉、乏力、皮疹、消瘦 1 年;面色黝黑,貧血貌,瞼結膜蒼白,淺表淋巴結不大,B 超示脾臟腫大,肋下 7 cm 可觸及,肝臟腫大,肋下 2 cm 可觸及。血常規 :白細胞計數 18.2×109/L,紅細胞計數 1.64×1012/L,血紅蛋白 60 g/L,血小板計數 142×109/L。外周血白細胞分類:中性分葉核粒細胞 22%,淋巴細......閱讀全文
3.中性粒細胞形態變化(1)中性粒細胞的毒性變化:1)中毒顆粒:比正常中性顆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勻,染色較深,呈黑色或紫黑色。有時顆粒很粗大,與嗜堿粒細胞易混淆;有時雙小而稀少,散雜在正常中性顆粒之中。含中毒顆粒的中性粒細胞應與嗜堿粒細胞區別,其要點:嗜堿粒細胞核較少分葉、染色較淺、顆粒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