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兒過敏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閱讀全文
關于小兒食管異物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并發感染時,周圍血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增高。 2.X線檢查 是確診食管異物的主要方法,不僅可以明確食管異物的性狀、位置,也是診斷是否合并食管穿孔的重要手段。頸胸正側位片可顯示不透X線的異物影像,如疑為不顯影的異物,可行食管造影檢查,多數即可確定診斷。如同時合并食管穿孔者可
關于小兒過敏癥的病因分析
1.食物 任何食物都可能誘發過敏癥,但最常引起過敏的是牛奶、蛋清、花生和堅果等少數幾種食物。 2.與禽類有關的疫苗 有麻疹、腮腺炎、黃熱病和流行性感冒疫苗,引起不良反應的主要是疫苗中的禽蛋白及在某些疫苗中的水解明膠、山梨醇和新霉素。病史常能提供有關線索。 3.膜翅目昆蟲 如蜂類可引起致
小兒哮喘的檢查方式介紹
1.支氣管激發試驗 檢查患兒的氣道反應性,目前臨床上采用吸入組胺、乙酰甲膽堿、高滲鹽水等方式激發,通常以使FEV1下降20%的累積吸入激發劑量(PD20FEV1)或濃度(PC20FEV1)來表示。 2.支氣管擴張試驗 可逆性氣道阻塞是哮喘的特征之一,支氣管擴張試驗是評價氣道阻塞可逆程度的檢
小兒過敏癥的基本信息介紹
過敏癥又稱過敏性休克或嚴重過敏反應。是一種嚴重的、威脅生命的全身多系統速發過敏反應。它是臨床免疫學方面最緊急的事件。患者可迅速或部分出現下列癥狀:全身瘙癢、蕁麻疹、血管性水腫、呼吸窘迫、喉頭水腫、血壓下降、心律失常、休克,是涉及多個靶器官的臨床綜合征。
關于小兒大動脈炎的基本檢查方式介紹
1.紅細胞沉降率增快 血沉是反映本病病變活動的一項重要指標,約43%的患者血沉快,可快至130mm/h,其中發病10年以內者,多數血沉增快,大于10年者則病情趨于穩定,血沉大多恢復正常。 2.“C”反應蛋白 其臨床意義與血沉相同,陽性率與血沉相似,均為本病病變活動的一項指標。 3.抗鏈球
關于小兒先天性高氨血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一、實驗室檢查: 1.血氨增高 本病時血氨常為234.8~587μmol/L(400~1000μg/dl),正常值為27~82μmol/L(46~139μg/dl)。高氨血癥昏迷時,血氨可高達352.2~1526.2μmol/L(600~2600μg/dl)。 2.氨基酸定量分析 檢查血和尿
關于沙眼的檢查方式介紹
1.病原學檢測 (1)涂片檢測衣原體包涵體 是最常用的篩選方法,可用于高危人群的篩選。 (2)細胞培養法 認為是檢測沙眼衣原體的金標準,但費時,且要求一定的設備技術條件。 2.分子生物學方法 原位雜交法檢測宮頸或直腸活檢標本中沙眼衣原體DNA,亦可用PCR法檢測,可明顯提高檢測敏感性,且
關于黃疸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出現黃疸時,應檢查血清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以區別膽紅素升高的類型,另外檢查尿膽紅素、尿膽原以及肝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1)間接膽紅素升高為主的黃疸 主要見于各類溶血性疾病、新生兒黃疸等疾病。直接膽紅素與總膽紅素比值小于35%。 除上述檢查外,還應進行一些有關溶血性疾病的
關于皮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主要用于鑒別診斷和篩查可能病因,各種不同類型的皮炎檢查的結果不盡相同,血常規檢查部分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T淋巴細胞(尤其是Ts)減少,還可有血清嗜酸性陽離子蛋白增高,血清IgE含量增高。對某些變應原(如真菌、花粉、毛屑)的速發型過敏反應常呈陽性等。斑貼試驗有助于診斷接觸性皮炎,真菌檢查可
關于白喉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象 白細胞計數輕度升高,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增高(0.80左右)。 2.細菌學檢查 (1)咽、鼻黏膜拭子涂片 奈瑟或龐氏染色鏡檢,找到有異染顆粒的棒狀桿菌。 (2)熒光抗體染色檢查 陽性。 (3)細菌培養 鼻咽拭子或患處取材培養生長白喉桿菌,毒力試驗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