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記錄不規范怎么破?審評專家如是說(二)
儀器設備名稱、型號、儀器編號: (1)詳細記錄試驗所使用儀器設備的名稱、型號,儀器編號,即對實驗所用儀器設備可溯源。 (2)實驗室有多臺同型號或同類別的儀器時,應進行編號,賦予每臺儀器唯一性信息,并在實驗記錄中詳細注明儀器使用的情況。同一研究課題在不同儀器上同時進行同一試驗項目時,尤其要在實驗記錄上注明各試驗是在哪臺儀器上進行的。 如:在質量研究中,使用大量相同型號儀器、色譜柱,實驗人員僅記錄了儀器型號、色譜柱填料、色譜柱長度直徑等內容,但未標注具體唯一標識,造成各試驗及圖譜儀器使用情況無法追溯;在HPLC檢測條件摸索中,更換色譜條件時,僅從圖譜看,平衡時間不夠,實際的情況是為節約時間,提前在另一臺液相色譜儀上沖洗色譜柱;還有的出現兩張圖譜時間重疊情況,實際是在兩臺同型號的液相色譜儀上同時進行檢測,但實驗記錄上均未詳細記錄,疑似存在真實性問題。 (3)在試驗中如果用到了特殊的儀器設備、器皿等,也應特別注明。如:某......閱讀全文
原始記錄要求
(1)要用圓珠筆或鋼筆在實驗的同時記錄在本上,不應事后抄到本上;(2)要詳盡、清楚、真實地記錄測定條件、儀器、試劑、數據及操作人員;(3)采用法定計量單位數據應按測量儀器的有效讀數位記錄,發現觀測失誤應注明;(4)更改記錯數據的方法應在原數據上劃一條橫線表示消去,在旁邊另寫更正數據。?
實驗原始記錄如何保持“原始”?
重視原始記錄中的簽名 原始記錄一般有檢測人員、校核人員簽名。簽名意味著簽名人已對該原始記錄進行了必要的校對或審核,是對原始記錄進行的最后把關,以便及早發現檢測人員檢測的失誤。對原始記錄中的任何疑點,都應在輸入檢驗報告之前給予解決,必要時進行復測,以確保數據準確無誤。 選擇適合的檢
實驗原始記錄的9點要求
我們做完實驗的第一件事就是書寫原始記錄,所以記錄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到底在寫原始記錄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寫什么呢?接著往下看哦~1、重視原始記錄中的簽名原始記錄一般有檢測人員、校核人員簽名。對原始記錄中的任何疑點,都應在輸入檢驗報告之前給予解決,必要時進行復測,以確保數據準確無誤。2、選擇適合的檢測方
實驗室原始記錄錯誤如何修改?
改報告?改數據?看似輕松,其實還有很多道道。別說外人,很多老實驗員都未必清楚。有這樣一個案例: 某檢驗機構因曾出具過的一份檢驗報告而被卷入一起訴訟案件中。當辦案人員查閱存檔資料時,發現原始記錄中的關鍵數據有過劃改。盡管更改前后的內容清楚可見,但辦案人員卻對是否屬篡改或有隱情提出質疑并展開調查。在
檢測報告、原始記錄的問題與風險
1、部分實驗室報告信息內容未按評審準則標準規范要求涵蓋應有的信息,無樣品狀態描述,缺少所用儀器設備信息。2、檢驗依據不具體不明確。3、檢驗報告的技術要求欄內未填寫相關檢測項目的標準限值,缺少單項判定依據。4、無結束標識,無騎縫章。5、檢驗報告對應的原始記錄等無編號。6、部分檢驗原始記錄沒有填寫試驗日
原始記錄、報告上的有效數字如何確定?
原始記錄有效數字 原始記錄的有效數字位數既不可少,也不可多,要根據儀器、儀表指示的最小分度值如實記錄,并允許增記一位估計數字。例如,50 mL,滴定管的最小分度值為0.1 mL,又因為允許增加一位估計數字,可以記錄到兩位小數,如12.34 mL。這一量值表明十分位上的3是刻度指示值,確切可信;百分位
環境監測中原始記錄及數據處理
原始記錄及數據處理6.1現場監測采樣、樣品保存、樣品傳輸、樣品交接、樣品處理和實驗室分析的原始記錄是監測工作的重要憑證,應在記錄表格或專用記錄本上按規定格式,對各欄目認真填寫。原始記錄表(本)應有統一編號,個人不得擅自銷毀,用畢按期歸檔保存。數據處理根據國家環保局頒布《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和《
CNAS發布檢測報告和原始記錄管理新規
近日,CNAS發布了CNAS-EL-13:2019《檢測報告和校準證書相關要求的認可說明》,對報告和記錄管理提出具體要求,目的在于規范實驗室的報告和原始記錄信息,嚴格認可標識的使用管理,保證實驗室的能力得到有效維持。該文件于2019年12月25日發布并實施。 檢測報告和校準證書相關要求的認可說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