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國卒中一級預防指南》中明確提示:高血壓是所有心腦血管病危險因素中腦卒中最重要的***危險因子。據相關數據表明,我國高血壓控制的真實情況仍然是患病率高,知曉率低、治療率和控制率低。所以,如何加強對我國高血壓的控制,這對于降低高血壓患者腦卒中的一級預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于卒中一級預防,很多研究中分析了“藥物組合”策略等不同的藥物干預。“藥物組合”這一一級預防策略的提出對于降低高血壓卒中風險無疑是一種方法,并受到普遍關注。文章就高血壓患者卒中一級預防藥物組合策略的發展及前景作一簡單的分析。 一、腦血管病卒中一級預防地位 近年來,腦血管病的診療技術已有很大進步,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預后,但絕大部分卒中患者的病理生理過程無法逆轉。因此,減少卒中疾病負擔的最佳途徑還是預防,特別強調一級預防的重要地位,即針對卒中的危險因素積極地進行早......閱讀全文
2010年中國卒中一級預防指南[1]指出:在所有心腦血管病危險因素中,高血壓是腦卒中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同時2010年高血壓防止指南[2]中也指出:腦卒中是高血壓主要的并發癥。目前,我國高血壓的現狀仍然是患病率高,知曉率低、治療率和控制率低。因此,加強對高血壓患者的管理對于腦卒中的
腦卒中是指因大腦供血異常所引起的腦損傷,通常分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兩類,前者即腦梗死,后者即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腦卒中占70%以上。2019年10月29日是第14個世界卒中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預防為主,遠離卒中”;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科學家們在腦卒中領域的臨床研究成果,分享給大
“腦微出血(CMBs)”是放射學概念,主要是描述含鐵血黃素或吞噬含鐵血黃素的巨噬細胞沿血管周圍間隙[PVS,亦稱Virchow-Robin間隙(VRS)]沉積的現象,提示顱內小血管曾發生局部破裂、紅細胞漏出,但不能反映局部潛在的小血管形態改變的病理學基礎。 腦微出血的檢出僅能依靠對含鐵血黃素敏
背景:腦卒中幸存者經常出現嚴重殘疾并且生活質量受損。運動或認知功能的恢復需要很長時間。神經影像學可以測量大腦的變化并監測恢復過程,以便提供及時治療并評估治療效果。非侵入性神經影像技術近紅外光譜(NIRS)具有動態,便攜,低成本的特性,并且對受試者無特殊要求,因此引起了廣泛關注。方法:我們進行了全面的
隨著世界范圍內高血壓相關研究的持續開展,高血壓患者和臨床醫生開始更多關注降壓藥物能夠帶來的心血管獲益。同時,人們對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的認識也日趨深入,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RAAS參與了心血管事件鏈多個環節的發生發展,而具有調節RAAS作用的降壓藥物能真正實現對
前不久,美國心臟病學學會(ACC)、美國心臟協會(AHA)、心律學會(HRS)和胸外科學會(STS)聯合制定的《心房顫動(房顫)患者治療指南(2014版)》同時在線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院學報、血液循環雜志以及心律雜志,為眾多的房顫患者提供了指導。 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版指南替代了2006
新版指南指出,房顫更大的希望在于預防,希望基礎科學、遺傳學、流行病學和臨床研究能夠早日給出一些預防策略 前不久,美國心臟病學學會(ACC)、美國心臟協會(AHA)、心律學會(HRS)和胸外科學會(STS)聯合制定的《
六十年前,氯丙嗪首次用于治療精神分裂癥;六十年后,我們值得反思一下,我們從哪里而來。圖片來源于網絡 回顧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們不知道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抗精神病藥是怎樣發揮作用的,它們對哪些癥狀有效,甚至是否有效。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所有的抗精神病藥都是多巴胺受體阻斷劑。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