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卡西尼”探測器測量表明,在“土衛二”南極區域的冰層之下隱藏著一個巨大海洋。 據報道,“卡西尼”土星探測器發現了“土衛二”冰層之下存在大型海洋的證據,科學家將進一步對其進行研究,這里很能是一個潛在的外星微生物“家園”。 早在2005年,“卡西尼”土星探測器就發現在靠近“土衛二”南極的區域存在水蒸氣和冰物質噴涌等現象。2010年至2012年,“卡西尼”探測器曾3次飛掠“土衛二”,在此期間發現了該星球的南極區域存在重力異常。 經過數據分析,科學家現在認為那里的冰層之下存在著海洋,面積相當于蘇必利爾湖,深度接近10公里,上方冰層的厚度為30至40公里。該發現刊登在了4月4日的上。該發現令科學家感到非常興奮,因為那里很有可能存在地外微生物。 “土衛二”是1789年由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發現的,它是土星的第六大衛星,直徑超過500公里。 無獨有偶,木星的衛星“木衛二”(歐羅巴)的冰層之下也擁有巨大的液態海洋。因此,......閱讀全文
這一系列土衛八的圖片顯示了冰遷移電腦模型是如何解釋這顆衛星的大部分全球外表特征的。 這張偽色合成圖(false-color mosaic)展示了土衛八的整個半球,該圖是由“卡西尼”號獲得的。從圖片右側可以看到顏色較暗的反公轉半球和明亮的正轉半球之間的過渡區域。 新浪科技訊 北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土星第二大衛星土衛五上存在稀薄大氣,其中氧氣含量占大約70%,二氧化碳占30%。這是研究人員首次在土星的衛星上發現富含氧氣的大氣。上述研究結果11月25日由美國《科學》雜志網站發布。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卡西尼”號軌道探測器在飛越土衛五北極的一次探測中發現,土
北京時間1月4日消息,據國家地理雜志網站報道,這是過去一周媒體上出現的太空圖片,包括土衛五“利亞”、大氣引力波現象、等待發射的“發現”號航天飛機等。 1.星星軌跡 星星軌跡(圖片來源:Kwon O Chul, TWAN) 在坦桑尼亞乞力馬扎羅山拍攝的長曝光照片,星星的移動
土星第八顆衛星——土衛八因其表面一半呈亮白色,另一半呈黑色而被戲稱為“陰陽臉”。這顆天體兩個半球亮度反差巨大的原因一直困擾著科學家。 美國“空間”網站10月9日報道,“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傳回的最新圖像已基本揭曉這一“陰陽臉”之謎,科學家此前作出的解釋有望得到證實,而主要原因可能緣自太陽光
英國《自然·通訊》雜志27日發表的一篇天體生物學論文認為,土衛二上的條件如果與科學家推測相符,就意味著微生物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和氫氣生長并產生甲烷。而土衛二巖核內發生的地化反應,可以給這些微生物提供充足氫氣。 土衛二現已是人們搜索潛在地外生命的一大熱點,因為它的冰面之下有一個海洋,其南極區域存在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6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人員預測,20年內即可發現有生命跡象的星球,專家正在研究土衛二和木衛二的可能性,研究關鍵因素包括液態水和大氣氣體。 近年來,發現外星生命的可能性呈爆發式增長。1930年發現冥王星即是一生一世的壯舉,而不到100年后的今天,
如果冰冷的土衛二和人們推測的相符,則某些微生物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和氫氣生長并產生甲烷。除此之外,研究人員認為土衛二巖核內發生的地化反應或能給這些微生物的生長提供充足氫氣。相關論文2月28日刊登于《自然—通訊》。土衛二巖核內的反應或能為微生物生長提供氫氣。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 土衛二是人們搜索潛在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報道,NASA“卡西尼”號探測器提供的數據,首次揭示土衛二(Enceladus)深海熱液“噴泉”中存在復雜有機分子,這些分子比此前發現的更大、更重,進一步夯實“土衛二這個海洋世界擁有適合生命生存的條件”這一假設。研究發表于6月28日出版的《自然》雜志。
歐洲航天局7月26日發布的消息說,該機構赫歇爾太空觀測衛星傳回的數據顯示,來自土星的衛星——土衛二的水在土星周圍形成一個巨大的水蒸氣圓環,這一發現首次確認了土星上層大氣中水的來源。 歐航局說,這一發現同時意味著土衛二是目前已知的太陽系中唯一能影響其行星大氣化學成分的衛星。土衛二
NASA的“卡西尼—惠更斯”號飛船證明土衛二會噴發水冰和蒸汽。圖片來源:NASA 科技日報北京7月25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每日太空網”24日消息稱,美國科學家團隊正在研發一種全新的顯微鏡技術,并將利用它來確定外星生命是否真的存在。該設備是一種數字全息顯微鏡,可有效地對外太陽系微生物進行采樣和識
土衛六上一座冰火山的想象圖 土衛六照片 圖上的兩個區域,可能是土衛六上的冰火山 北京時間12月17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科學家表示,土星的最大衛星——土衛六“泰坦”上可能存在活冰火山,它們會噴出氨和甲烷而不是熔巖。 從國際合作項目“卡西尼”號飛船拍攝
在航天領域,美國依舊扮演著全球航天領導者的角色,有序推動空間研究和深空探索任務的開展。2020年2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與歐洲空間局攜手研制的“太陽軌道飛行器”成功發射,并在4個月后完成了首次掠日飛行,開始幫助科學家揭示太陽磁場的奧秘;7月,NASA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開始人
卡西尼號從太空中拍攝的自然色照片,木星及地球、金星、火星首次集合在一起 我們當然都見過太陽系的行星圖,但那通常是科學家們精準制作出來的,而并非由鏡頭實際拍攝完成。據英國《每日郵報》在線版一則消息稱,科學家們日前得到了一張被稱為“令人難以置信的”照片——它是由卡西尼號探測器從太空中拍到
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的“卡西尼”號探測器還在繼續產生著令人驚訝的發現,而早在一個多月前,這架探測器已經在任務結束后于土星大氣中燒毀。來自“卡西尼”號探測器的新數據表明,土星的宏偉光環正在將微小的塵埃顆粒注入到行星的上層大氣中,從而形成了一種復雜且意想不到的化學混合物。 “卡西尼”號探
美國宇航局(NASA)的“卡西尼”號探測器還在繼續產生著令人驚訝的發現,而早在一個多月前,這架探測器已經在任務結束后于土星大氣中燒毀。來自“卡西尼”號探測器的新數據表明,土星的宏偉光環正在將微小的塵埃顆粒注入到行星的上層大氣中,從而形成了一種復雜且意想不到的化學混合物。 “卡西尼”號探測器上的
土星最小衛星內的驚人之處 據Radwan Tajeddine和同事的一項新的報告披露,在土星最小的衛星土衛一運動中的小幅振蕩或可揭示該衛星的一個意想不到的內部。研究人員用卡西尼飛船上裝載的圖像科學子系統拍攝的圖像來分析該衛星的旋轉以及它環繞土星的軌道。當從土星上觀看時,這些旋轉與軌道周期會相
地球磁層主要受到來自太陽的粒子及磁場的影響,太陽風驅動的磁重聯過程使得地球磁層內的物質與能量不斷循環并釋放進入行星際空間。類似的過程也存在于土星磁層,但與地球顯著不同的是,土星的天然衛星土衛二會向土星磁層內源源不斷地釋放水冰等物質,并最終電離形成O+及HO+等重離子,重離子隨土星磁層快速旋轉,被
給“整個大腦”畫圖譜 繼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BRAIN計劃”(又稱“腦計劃”)一年后,美國科學家成功給“整個大腦”做了圖譜。兩項新研究分別介紹了哺乳動物大腦中完整的基因表達圖譜和神經元聯系圖譜。 此次提供的人類胎兒妊娠中期的詳細大腦基因表達圖譜,填補了我們知識中的這一空白;
“由冰塊構成的間歇泉敲打著價值10億美元的空間探測器”——當美國宇航局(NASA)的“卡西尼”號探測器在明年3月飛越土衛二時,NASA絕對不想看到這樣的新聞頭條。 據美國《科學》雜志在線報道,土衛二又名恩克拉多斯,是環繞土星運行的一顆衛星。天文學家之前發現,在土衛二的南極存在羽毛狀噴發的固
(圖片來源:NASA) 美國航天局10月7日說,科學家利用斯皮策太空望遠鏡觀測到一個巨型土星環,這是迄今觀測到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環,足以容納10億顆地球。 這一暗淡的土星環由微小粒子構成,環內側距土星約600萬公里,外側距土星約1800萬公里。土星最遠衛星之一的土衛九在這一環內圍
早期哺乳動物在分類上的復雜性 有關來自中國侏羅紀(距今約1.60億~1.65億年前)的兩個新發現的化石的獨立報告,產生了對哺乳動物起源的相互沖突的重建結果。 Haramiyids是中生代哺乳動物,具有奇特的、高度衍生的、與嚙齒類動物相似的牙齒。由于這一點,它們過去一直被認為與“多瘤齒獸
土星環同時穿過土衛六(左)和土衛三 “卡西尼”號飛船捕捉土衛三(小)的圖像 “卡西尼”號飛船早期圖像:土星北極看上去就像一個沸騰的鍋爐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0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公布了“卡西尼”號飛船發回的土星環“橫切”兩顆土星的衛星、形成
封面故事: “人類世”可能已經開始的兩個標志性時間 認為 “全新世”已經結束、被稱為 “人類世”的一個由人類主導的新的地質時期已經開始的觀點正在受到廣泛討論。關于“人類世”是什么時候開始的目前還沒有正式結論,同時確定作為一個正式地質時間單位的一個地質時期的開始需要找到在地層材料中所記錄的地
美國下一代太空望遠鏡——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于明年升空。美國航天局近日表示,韋伯的首批任務將包括觀測太陽系內的兩個“水世界”——土星衛星土衛二和木星衛星木衛二,以尋找生命存在的跡象。 美國航天局在一份新聞稿中說,韋伯的科學目標之一是研究可能有助于了解生命起源的行星,但這不只是指太陽系外行星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9月15日報道,由英國倫敦帝國學院、肯特大學和勞倫斯·利弗摩爾國家實驗室組成的一個研究小組最近發現,當冰體彗星與巖石行星相撞,或巖石隕星與包裹著冰層的行星相撞時,會產生氨基酸。研究人員指出,這一發現證明了太陽系合成蛋白質成分的另一條途徑,冰體與巖石的撞擊也是產生生命的一種可能。由
封面故事: 語言的發展變化 隨著語言的演化,便出現了語法規則,不符合語法規則的用法便會逐漸消亡。Lieberman等人根據英語1200年的使用情況計算了一種語言變得比較規則的發展速度。在160個不規則動詞中,70個在上個千年里變成規則動詞了。如果一個不規則動詞比另一個不規
北京時間6月24日消息,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公布了過去一周的精彩太空照片。這些照片集中展現了美國宇航局及其他國家航天機構最新捕捉到的太陽劇烈爆發、太陽帆在太空完全展開等壯觀景象。1.太陽爆發壯觀場景 太陽爆發壯觀場景 在這張由美宇航局太陽動力學觀測衛星5月份
說到尋找外星生命,科學家腦海首先浮現出的主要是水。但據美國太空網日前報道,來自美國哈佛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一份最新研究報告中提出,尋找磷、鉬、鈷這樣的“生物要素”也有助于判斷某個天體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水是科學家眼中的“香餑餑” 在地球上,從地表以上的云層到地殼深處,幾乎有水的地方
說到尋找外星生命,科學家腦海首先浮現出的主要是水。但據美國太空網日前報道,來自美國哈佛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一份最新研究報告中提出,尋找磷、鉬、鈷這樣的“生物要素”也有助于判斷某個天體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水是科學家眼中的“香餑餑” 在地球上,從地表以上的云層到地殼
封面故事: 南北極的極光可以不對稱 新的證據表明,通常認為北極光(發生在北半球)和南極光(發生在南半球)是互為鏡像的觀點并非總是正確的。極光的確往往同時在北極和南極區域出現,其出現的地點由地磁場線連接,這種聯系預計也許會將兩個極光的圖案、位置和時間關聯起來。2001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