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4日疫情通報:美國疫情正進入“最致命階段”
11月3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7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5例(上海4例,廣東3例,四川3例,內蒙古2例,福建2例,陜西1例),本土病例2例(均在新疆);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在上海)。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6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491人,重癥病例與前一日持平。 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324例(無重癥病例),現有疑似病例2例。累計確診病例3460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3136例,無死亡病例。 截至11月3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392例(其中重癥病例9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81061例,累計死亡病例4634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6087例,現有疑似病例2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865425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6572人。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閱讀全文
北京:新冠疫情局部零星散發,未監測到聚集性新冠疫情
據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信公眾號2月22日消息,目前北京市呼吸道和腸道傳染病等疫情形勢總體平穩,季節性流感疫情活動強度呈現上升趨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處于局部零星散發狀態,未監測到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聚集性疫情。疫情概況根據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2月13-19日,上周流感樣病例數量較前一周上升了91
新冠疫情中國測試盒測試速度
近日,中國官方公布的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已累計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9041萬人/份的數據。 這份數據再一次證明了我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這個數據能夠在國際上引起強烈的反應,那是因為這個數據的確不是一個小數,美國總統特朗普曾經說美國是檢測能力最強的國家,檢測能力累計2500萬,號稱世界上檢測最多的
新冠肺炎疫情 開啟“云端”科研模式
美國威斯康星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的戴夫·奧康納清晨收到在倫敦的一名合作伙伴發來的論文預印本。這項研究在中國完成,兩人通過企業協同云端辦公軟件Slack討論了一上午。下午2點,奧康納打開高清會議系統GoToMeeting,和多個機構的研究人員討論改進研究計劃,他們希望構建一個靈長類動物模型來研
新冠疫情再次加速向全球蔓延
世界衛生組織: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2日10時(北京時間12日16時),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230370例,達到12552765例;死亡病例較前一日增加5285例,達到561617例。圖片來源于網絡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截至北京時間13日6時34分,全球新冠確診病例達12859834
湖北系統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2月27日,記者從湖北省科技廳獲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全省科技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周密安排、科學防控,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1月24日,武漢市科技局正式啟動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應急技術攻關專項
新冠疫情的另一“受害者”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0日報道,中美科學家攜手建立的新模型顯示,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間,超過28000噸與疫情有關的塑料廢物,如口罩和手套,最終流入海洋。 英國《衛報》報道稱,這些新冠垃圾需要2000多輛雙層巴士才能裝下。在未來幾年內,因為新冠疫情而扔掉的塑料手套和部分包裝材料很可能會出現在北極。
新冠疫情隔離污水預處理消毒設備
新冠疫情隔離污水預處理消毒設備王經理? ?15963699010新冠隔離點污水處理裝置全國發貨,廠家直銷,支持定制貼牌,廠家山東濰坊。新冠隔離點污水處理裝置有消毒處理和一體化處理兩種,具體根據水量和當地標準來選擇,業績:徐州方艙隔離點,忻州方艙隔離點,菏澤方艙隔離點等等。工藝流程1、集水池:污水從各
本土302例,新冠疫情何時是個頭
5月22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87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3例(福建8例,四川3例,上海1例,廣東1例);本土病例174例(北京83例,上海55例,天津32例,四川2例,遼寧1例,福建1例),含56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上海30例,天津
優化進口物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各成員單位:2021年以來,各地、各部門嚴格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要求,加強進口冷鏈食品和高風險非冷鏈集裝箱貨物的新冠病毒檢測和預防性消毒工作,實現了“安全、有效、快速、
新冠肺炎疫情會“長期化”么
新冠肺炎疫情繼續蔓延,全球確診病例累計已超過30萬、中國以外超過25萬。近日有臨床研究報告了部分出院后檢測又恢復陽性的案例。有觀點認為新冠肺炎可能會成為長期感染的慢性病,疫情也可能“長期化”。 多位專家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指出,目前還沒有明顯證據支持這種猜測,但對于康復患者應加強長期監測,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