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江蘇省連云港市安監局發布通知,明確了化工及危化品企業集中整治后復產的14項要求。這意味著,連云港停產整治達數月之久的化工企業復產大門已經開啟。 這14項復產前置條件包括:一是安全生產法定手續完整齊全,無未批先建、批建不符等情況。二是自動化控制完善可靠,硝化、氯化、重氮化等高危工藝流程化裝置必須采用全流程DCS自動控制,構成一、二級重大危險源的危化品罐區必須設置緊急停車(緊急切斷)功能。三是從嚴控制危險性獨棟廠房作業人數,在甲、乙類火災危險性、粉塵爆炸危險性、中毒危險性的生產裝置或車間內,不應設置操作室、休息室、巡檢室、辦公室等,且上述獨棟廠房(裝置)內操作人員總數不超過9人。四是重點場所安全防護距離滿足要求,凡是涉及毒性氣體、爆炸品、液化易燃氣體、劇毒液體且構成危化品重大危險源的生產儲存場所,其外部安全防護距離須滿足相關規定。 另外,復產還必須在嚴格事故隱患治理和風險辨識、嚴格環保設施安全管理、嚴格設備設施安全......閱讀全文
接到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潘岳在群眾反映江蘇省連云港市益海嘉里鹽化科技產業園環境污染問題信訪件上的批示后,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立即責成江蘇省環保廳調查處理。目前,產業園所有企業和項目正在全面停產整治。 益海嘉里鹽化科技產業園位于連云港市連云經濟開發區板橋工業園,由益海嘉里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目
5月12日,環境保護部公布2014年第一季度重點環境案件處理情況,其中涉及江蘇、上海、浙江、山東、甘肅、內蒙古等省份的20家石油化工企業及化工園區。 從第一季度重點環境案件處理情況看,發現仍有部分石油和化工企業的環境違法問題長期未得到解決,分別存在未批先建、未經驗收擅自投入生產、污染治理設施不
近來,長江經濟帶的農藥企業有點煩。 從兩年前的“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到如今的“使長江經濟帶成為引領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總書記關于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一系列指示,到了沿江部分地區卻演變成了一個很傳統的行政手段:搬遷。而一直戴著“高污染”帽子的沿江農藥企業首當其沖。圖片來源于網絡
位于灌南縣的連云港化工產業園。 (資料圖) 近兩天網上廣泛流傳的《江蘇省人民政府關于沿海化工園區“141”環境治本工程的實施意見討論稿》引起了染料、農藥行業的軒然大波。 對此,農藥、染料中間體企業均向中國化工報記者表示,支持環保整治從嚴,但“一刀切”關停的做法欠妥。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在接受
江蘇連云港市3家企業或利用雨排口外排廢水或私設暗管偷排廢水被處以5至25萬元不等的罰款。環保部今天通報了包括這3起環境違法案件在內的45起案件的查處情況,這些案件是今年8月份環保部門重點查處的環境違法案件。此外,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美林鎮李西村個體廢品收購站因違法排污導致土壤被鉛嚴重污染
環保征信體系采取彈性制,給予整改的機會。企業標色在發布前會告知企業存在的問題;發布以后,會留有三個月的時間用來修復。并且,如果涉及貸款,環保部門會向銀行出具證明,不影響企業投資者,但正在完善中的具體獎懲制度和措施,會約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空間,促使企業向生態環保方向發展。 2017年“十·一”長
綠水青山是一種美好的愿景,但推行起來沒那么容易。 污染整治不斷加碼,企業停產整改之下如何轉型? 落實各項環保政策,地方政府除了心理壓力很大,經濟發展壓力也很大,“生態帳”和“經濟賬”到底怎么算? 不少企業在環保整改中被關停和限產,整治污染真的只能一刀切? 這三個問題橫亙在生態環保發展理念
2014 年2 月12日,江蘇省和利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廠房地下挖出廢料,成了這場蘇北環保風暴的起點。 南方周末報道4天之后,2014年2月17日,上市公司閏土股份最終選擇了臨時停牌。 停牌當天晚間,這個中國染料巨頭發布公告,承認其子公司江蘇和利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利瑞”)在兩
近十年間,黃海海岸線上出現的化工園區有近十家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向黃海,海水變成了紅棕色因為水污染,不少魚的身上長著膿包 漁民老李已經上岸5年了,院墻外就是曾經遠近聞名的燕尾港海洲灣漁場。轉行是沒辦法的事。昔日的國家二級漁港,當年盛產的梭子蟹、海洋對蝦如今已基本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