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學院 醫學院,浙江 舟山 316004)[摘要] 自身輸血是(autologous transfusion)是用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以滿足本人手術或緊急情況時需要的一種輸血方法[1].自身輸血早在1886年首次報道過,至1921年Grant報告擇期手術前采血以備手術中所有的經驗夠,自身輸血才成為臨床上可以接受的輸血技術.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輸血相關疾病,特別是輸血后肝炎和 AIDS的關注,自身輸血已提升到一個重要的位置.我國1978年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麻醉科報道了血液稀釋和自身輸血例,1979年天津市.上海市血液中心,先后發表了同類告,1989年1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輸血科報告了心血管外科手術血液稀釋與自身輸血100例.我國自身輸血在一些大城市、中心醫院久已開展,取得良好效果.近年來,特別是我國98.10.1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第十五條“國家提倡并指導擇期手術的患者自身儲......閱讀全文
[摘要] 外科手術,特別是出血量較大的急診手術、術中出血較多的心內直視手術、以及顱腦外科手術等用血量大,一直是醫療中棘手的問題,而隨著人們對所帶來并發癥的重視, 以及近年來血源不足及合理輸血、保護等,使得自體輸血成為主流。本文就自體輸血在臨床應用,特別是大出血性手術中的應用價
安全、及時、有效是臨床輸血的原則。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重視血液質量、輸血療效和輸血安全。近代醫學研究表明[1],血液中非治療性成分,如白細胞,被視為是一種污染物,其在輸血中的不良作用逐漸為臨床所重視,如同種異體輸注會產生白細胞抗體,而白細胞抗體會引起一系列副作
艾滋病(AIDS)又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一種免疫缺陷性疾病。HIV感染的診斷是艾滋病預防控制 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敏感實用的檢測方法對于監測、診斷或血液篩查,控制艾滋病的流行顯得尤為重要。以下本文就HIV的檢測技術現狀及進展做一綜述。1
DNA倍體分析及細胞周期分析 在細胞周期內,DNA含量隨細胞內時相發生周期性變化,正常情況下,大多數細胞處于休止期(Go), G1期細胞雖有DNA合成,但DNA含量仍為2N,為二倍體細胞,;處于活躍的DNA合成期(S期)的細胞DNA含量為2N-4N;正經歷細胞分裂(G2/M期)的細胞
6 基因組信息6.1 數據庫6.1.1 Entrez GenomeEntrez Genome數據庫收錄了850多種微生物、3100多種病毒以及1600多種真核生物細胞器的完整基因組數據以及將近50種動物、綠色植物和真菌的700多條染色體信息,總共收錄有6200多條序列,其中有882條是去年新增的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