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通訊關鍵之“毫米波技術解析”(一)
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 (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簡稱5G)離正式商用(2020年)越來越接近,這些日子華為、三星等各大廠商也紛紛發布了自己的解決方案,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5G的一個關鍵指標是傳輸速率:按照通信行業的預期,5G應當實現比4G快十倍以上的傳輸速率,即5G的傳輸速率可實現1Gb/s。這就意味著用5G傳輸一部1GB大小的高清電影僅僅需要10秒!另外如此高的傳輸速度也會帶來一些其他的應用,比如云端游戲(游戲在云端服務器執行,直把執行畫面傳回手機,這樣手機配置不高也能玩大型游戲),虛擬現實(同理把運算放到云端,手機端只負責輸出畫面)等等。 5G如何實現如此高的傳輸速率呢? 無線傳輸增加傳輸速率大體上有兩種方法,其一是增加頻譜利用率,其二是增加頻譜帶寬。在無線傳輸中,數據以碼元(symbol)的形式傳送。在碼元傳送速率(碼率)不變的情況下,信號占用的無線帶寬不變,......閱讀全文
一文讀懂毫米波技術與毫米波芯片
毫米波通信、毫米波雷達等與毫米波相關的概念正快速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但對于毫米波技術,并非所有人均有所了解。為極大化普及毫米波相關概念,本文中將對毫米波技術以及毫米波芯片加以講解,以增進大家對毫米波的認知深度,以下為正文部分。由于毫米波器件的成本較高,之前主要應用于軍事。然而隨著高速寬帶
什么是毫米波
問題一:毫米波與微波的區別是什么 毫米波,它位于微波與遠紅外波相交疊的波長范圍,因而兼有兩種波譜的特點。問題二:什么是毫米波? 毫米波 (milli釘eter wave ):波長為1~10毫米的電磁波稱毫米波,它位于微波與遠紅外波相交疊的波長范圍,因而兼有兩種波譜的特點。毫米波的理論和技術分別是微波
毫米波GAP波導
The gap waveguide is built up of two parts: a structured metal surface and a flat metal surface being placed in close proximity to one another. Th
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
今日推薦文章作者為東南大學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IEEE Fellow 著名毫米波專家洪偉教授,本文選自《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發表于《中國科學: 信息科學》2016 年第46卷第8 期——《信息科學與技術若干前沿問題評述專刊》,射頻百花潭配圖。引言隨著對電磁波譜的不斷探索, 人類對電子學和光學
毫米波與微波的區別
1、性質不同毫米波它位于微波與遠紅外波相交疊的波長范圍,因而兼有兩種波譜的特點。毫米波的理論和技術分別是微波向高頻的延伸和光波向低頻的發展。微波的基本性質通常呈現為穿透、反射、吸收三個特性。對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幾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對于水和食物等就會吸收微波而使自身發熱。而對金屬類東西,則會反
毫米波通信技術應用介紹(一)
An Introduction to Millimetre Wave TechnologyWith users ranging from enterprise level data centres to single consumers with smart phones requiring
毫米波通信技術應用介紹(二)
Campus & Enterprise Facility NetworksMillimetre Wave Wireless Networks are very suited to both long term and short term solutions where organisati
毫米波太赫茲波導法蘭定義
Waveguide & Flange DesignationsThis reference is about rectangular electromagnetic waveguides at millimeter wave / THz frequencies. The table belo
毫米波收發機芯片如何實現?
商用的毫米波收發機芯片會使用CMOS(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指用半導體-氧化層-金屬堆疊形成半導體器件的工藝,是最常用的集成電路制造工藝)工藝,這一方面為了能夠和數字模塊集成,另一方面為了節省成本。 毫米波收發機芯片的結構和傳
毫米波技術應用及其進展(一)
1)極寬的帶寬。通常認為毫米波頻率范圍為26.5~300GHz,帶寬高達273.5GHz。超過從直流到微波全部帶寬的10倍。即使考慮大氣吸收,在大氣中傳播時只能使用四個主要窗口,但這四個窗口的總帶寬也可達135GHz,為微波以下各波段帶寬之和的5 倍。這在頻率資源緊張的今天無疑極具吸引力。2)波
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一)
今日推薦文章作者為東南大學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IEEE Fellow 著名毫米波專家洪偉教授,本文選自《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發表于《中國科學:信息科學》2016 年第46卷第8 期——《信息科學與技術若干前沿問題評述專刊》。摘要:本文概要介紹了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的研究現狀,并根據國內外發展趨
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二)
1.3 硅基毫米波芯片硅基工藝傳統上以數字電路應用為主。隨著深亞微米和納米工藝的不斷發展,硅基工藝特征尺寸不斷減小,柵長的縮短彌補了電子遷移率的不足,從而使得晶體管的截止頻率和最大振蕩頻率不斷提高,這使得硅工藝在毫米波甚至太赫茲頻段的應用成為可能。國際半導體藍圖協會(International
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四)
4.2、太赫茲天線隨著對太赫茲技術研究的深入,太赫茲天線也逐漸成為研究熱點。太赫茲頻段相比微波毫米波頻段有著更高的工作頻率,對應的波長也短很多。由于天線尺寸與波長的相關性,太赫茲天線具有尺寸小的天然優勢,但也對加工制作帶來了挑戰。類似于低頻段通信的天線需求,太赫茲天線也分全向天線、定向天線以及多波束
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三)
1.3 窄帶太赫茲連續波源窄帶太赫茲輻射源的目標是產生連續的線寬很窄的太赫茲波。常用的方法包括:a) 利用電子學器件設計振蕩器,尤其是以亞毫米波振蕩器為基礎,提高振蕩器的工作頻率,以設計實現適合太赫茲頻段的振蕩器。由于這一特點,目前報道的太赫茲源的工作頻率主要集中在較低的太赫茲頻段。但是,在此基
毫米波技術應用及其進展(二)
3毫米波技術基礎研究的進展 毫米波技術應用的發展是建立在毫米波元器件發展的基礎上的。應用的需要又反過來推動了元器件的發展。同時材料、工藝和計算機輔助設計的發展也為元器件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這里介紹部分元器件的發展情況。 3.1半導體器件 在毫米波系統中應用的半導體器件有混頻器、低噪聲放大器
5G-mmWave毫米波頻譜
毫米波依靠超高的 mmWave 頻率的速度和容量為 5G 應用提供超強動力。 ? 毫米波 5G,也被稱為 mmWave——是下一代移動應用基礎。我們將解釋它是什么,以及在需要高容量、低延遲網絡的地區,它將如何影響 5G 網絡。 ? 下一代 5G 網絡不僅將在大范圍內提供無處不在
國產智慧交通毫米波雷達發布
7月27日,第二十四屆中國高速信息化大會暨技術產品博覽會在湖南長沙開幕,本次大會由中國公路學會主辦,主題為“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 《中國科學報》從大會技術論壇獲悉,一款基于國產自主核心MMIC雷達芯片研發的高性能毫米波交通雷達產品發布,解決了同類產品核心元器件被“卡脖子”的難題。該雷
激光雷達與毫米波雷達對比
激光雷達是一種采用非接觸激光測距技術的掃描式傳感器,其工作原理與一般的雷達系統類似,通過發射激光光束來探測目標,并通過搜集反射回來的光束來形成點云和獲取數據,這些數據經光電處理后可生成為精確的三維立體圖像。采用這項技術,可以準確的獲取高精度的物理空間環境信息,測距精度可達厘米級,因此,該項技術成為汽
毫米波,距離我們還有多遠?-(二)
▉ 毫米波的應用場景 ?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毫米波的應用場景,看看它到底適合部署在哪些場所。 ? 毫米波的大帶寬、低時延、弱覆蓋特點,決定了它主要適合三類場景: ? 第一類,是密集人群超大業務流量區域的熱點覆蓋。例如車站、機場等交通樞紐,體育場、商場、劇院等人群集中區域。
意大利電信成立毫米波實驗室
意大利電信近日宣布成立一個毫米波(mmWave)頻段實驗室,用于研究毫米波在5G網絡中的應用。意大利電信是歐洲第一家開設毫米波實驗室的電信運營商。 這個位于都靈的實驗室包括遠場緊湊天線測試系統和球面近場測試系統。意大利電信可使用這一實驗室評估6GHz到100GHz頻段的性能。 “5G能夠支持
踢開毫米波技術商用“絆腳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964.shtm 毫米波頻段正成為寬帶衛星通信、5G移動通信發展的“黃金”頻段,但解決毫米波無線通信傳播距離受限成為難題。科學家發現,大規模相控陣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核心關鍵技術,但傳統毫米波相控陣因
毫米波,距離我們還有多遠?-(一)
根據預測,到今年年底,國內5G基站的數量將可能達到70萬個。 ? 就在5G建設如火如荼的同時,隨著R16版本的凍結,人們逐漸將關注目光放在5G下一階段關鍵技術上。這其中,就包括號稱5G殺手锏的毫米波技術。 我們知道,3GPP定義的5G無線電頻段范圍有2個,分別為FR1頻段和F
毫米波輻射可有效阻止癌細胞再生
以色列科研人員發現用毫米波照射癌細胞將阻止其再生,而又不破壞細胞本身,這一發現為治癌放射療法提供了新途徑。在特拉維夫剛剛結束的第三屆國際IEEE微波、通訊、天線和電子系統會議上,來自以色列阿里埃勒大學的科研人員宣布了他們的這一發現,并稱其研究已得到歐洲有關機構的資助。 阿里埃勒大學的亞哈羅
毫米波收發器系統硬件介紹(一)
概覽無線技術已無所不在。 現在能連接無線的新型無線設備越來越多,其消耗的數據量與日俱增。 無線設備的數量與數據消耗量每年都以指數級增加。 為了滿足此類需求,許多機構都在研究新型無線技術,以完善現有的無線架構。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世界各地的無線標準化組織共同展開了一項艱巨的任務,那就是定義
加速發展的毫米波/太赫茲頻域(二)
II 微加工制造技術真空電子器件最大的問題是手工制造和對中,尚未實現批量制造技術。要實現毫米波和太赫茲頻段的開拓,必須解決真空電子器件的批量制造問題。真空電子器件在歷史發展上,本來就屬于批量制造產品,否則它也不可能在上世紀構建完整的信息社會。當時的小型化三、四極管都是年產幾千萬支的產品。顯示器件(C
毫米波收發器系統硬件介紹(三)
毫米波電站NI 3647與NI 3657模塊化發射與接收無線電站能為NI毫米波收發器系統提供高品質的RF信號。 NI 3647毫米波電站發射器的工作頻率范圍為 71 - 76 GHz;輸出功率高達 25 dBm * 與寬帶高達2 GHz RF。 此發射器可與71 - 76 GHz 的 NI
加速發展的毫米波/太赫茲頻域(一)
由于微波頻段的擁擠,近年來國內外信息技術界都更加關注毫米波和太赫茲頻域的利用和發展[1-3]。毫米波頻域的應用可追朔到上世紀70年代,美國Milstar通信衛星正式使用Ka波段毫米波技術,使毫米波技術應用取得突破。近年來,高速數據通信和5G移動通信的發展,要求更高的工作頻率和更寬的頻帶寬度。促使我們
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達的區別
激光雷達與毫米波雷達的具體區別如下:從工作原理上來講,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達基本類似,都是利用回波成像來構顯被探測物體的,就相當于人類用雙眼探知而蝙蝠是依靠超聲波探知的區別。不過激光雷達發射的電磁波是一條直線,主要以光粒子發射為主要方法,而毫米波雷達發射出去的電磁波是一個錐狀的波束,這個波段的天線主要
激光雷達與毫米波雷達的區別
說起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達,相信業內人士并不陌生,激光雷達是以發射激光束探測目標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達系統。而毫米波雷達是指工作在毫米波波段探測的雷達。毫米波實質上就是電磁波。毫米波的頻段比較特殊,其頻率高于無線電,低于可見光和紅外線,頻率大致范圍是10GHz—200GHz。這是一個非常適合車載領
毫米波雷達的工作原理及優缺點
所謂的毫米波是無線電波中的一段,我們把波長為1~10毫米的電磁波稱毫米波,它位于微波與遠紅外波相交疊的波長范圍,因而兼有兩種波譜的特點。毫米波的理論和技術分別是微波向高頻的延伸和光波向低頻的發展。 所謂的毫米波雷達,就是指工作頻段在毫米波頻段的雷達,測距原理跟一般雷達一樣,也就是把無線電波(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