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美國監管機構批準了一種新的治療失明方法。這臺名為Argus II的裝置通過安裝在眼鏡上的攝像頭,可以將視覺信號發送到眼睛后部約3×5毫米的網格狀電極上,Argus II的作用是取代遺傳性視網膜色素變性中丟失的感光細胞信號。據該裝置制造商Second Sight估計,世界上約有350人正在使用Argus II。 Argus II提供了一種相對粗糙的人工視覺,使用者看到的漫射光點是光幻視。“病人并沒有放棄他們的盲杖或導盲犬,而這是一個最基本的標準。”美國斯坦福大學物理學家、從事視覺假體研究的Daniel Palanker說。在視網膜黃斑變性患者的眼睛中植入網格狀的光電二極管。圖片來源:PIXIUM VISION SA/PARIS 但Argus II是一個開始。 現在,Palanker和其他研究人員的目標是用更精確的方法刺激眼睛或大腦中的細胞。在近日舉行的神經科學學會年會上,科學家分享了幾項此方面的進展,有的研究......閱讀全文
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2012年第2期違法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公告匯總。其中,鄭州市新視明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醫療器械“好視力眼貼”,又赫然在目。被批評為“虛假宣傳,嚴重欺騙和誤導消費者”。 記者了解到,好視力眼貼并非第一次登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黑名單”,據不完全統計,好
2015年7月,家在倫敦的道格拉斯·沃特斯(Douglas Waters)先生患上了嚴重的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wAMD)。當視力漸漸模糊,86歲的他常把鼻尖貼在每樣東西上,為了看清哪怕一點輪廓。他的視力一度惡化得非常厲害,右眼視力甚至完全喪失。放在以往,像他這樣的晚期患者結局是可以預想的,那
ReNeuron Group公司是細胞療法開發領域的全球領導者,致力于利用其獨特的干細胞技術開發“現成的(off-the-shelf)”干細胞療法,而無需免疫抑制藥物。該公司的先導臨床候選療法正開發用于治療中風所致殘疾以及致盲疾病視網膜色素變性(RP)。 近日,該公司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的第六屆
如今每年有將近百萬的人接受近視手術,滿意度超過95%。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近視手術,需要接受詳細檢查,比如角膜太薄的人就不行。 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高考結束,除了那張沉甸甸的錄取通知書,孩子們也選擇給身體“減負”。在進入大學前的這個暑假,不少學生和家長選擇進行近視手術,一股“摘鏡熱”正在全國各
醫生給志愿者檢查淚膜破裂時間。 iPad、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普及,讓眼睛傷不起。面對即將來臨的寒假,不少父母開始擔心:孩子又要整天捧著手機、iPad,視力又要下降了。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世界有3000多萬人目盲,1.24億人視力低下,而無節制使用電子產品就是原因之一。 電子
沙博是一名大學二年級學生。幸運的是,他在大學入學時還有1.2的視力。但他對此并不滿意,而且這種不滿意讓他抓住了一次提高視力的機會。現在,他有2.0的“超視力”。 “這一收獲來自一項聯合實驗,是中國科技大學周逸峰研究小組和中科院成都光電技術研究所張雨東研究小組的合作研究。”沙博說。&nb
童年時,Tami Morehouse的視力就不好,青少年時期,她發現自己的視力進一步變差。她試著閱讀的文字慢慢從紙上消失,最后,所有的東西都褪色成一片灰暗。而罪魁禍首正是雷伯氏先天性黑內障(LCA)—— 一種遺傳性疾病,會使患者視網膜中的光感細胞死亡,當患者30歲或40歲時通常會完全失明。 但
如今糖尿病已經得到社會的關注和重視,隨著病程的延長,并發癥的威脅會越來越大。由于長時期血糖水平的改變,會導致眼底視網膜小血管的損傷,這種損傷會造成嚴重的視力下降。數據顯示,糖尿病患者會有1/3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性黃斑水腫(DME)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最常見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 據中華醫
老花眼等視力受損的人往往需借助眼鏡才能看清電腦屏幕上的圖像。美國研究人員最近推出一種“計算光場”視力矯正顯示器,可幫助他們不戴眼鏡就能從屏幕上看到清晰圖像。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說,這種顯示技術利用計算機算法而非光學手段矯正視力,對人體無害。其開發的立體仿真前置過濾算法,可使顯示
眼保健操是上世紀60年代根據中醫氣功和針灸穴位理論所創,推廣之初便稱有半年內將視力從0.2提高到1.2的“神奇療效” 眼保健操最初被稱為眼保健功,理論依據便是中醫氣功、推拿和針灸穴位說。具體創建者有兩種說法,最廣為流傳的說法是1961年由北京醫學院體育教研組主任所自創,后被北京市教育局采用推廣
武漢同濟醫院對外宣布:該院成功完成世界首例基因治療罕見青少年雙盲癥。“看到了,0.8耶!”11月18日,13歲的小白(化名)姑娘難抑興奮之情,喜滋滋地對一旁的大伯說道。這是她第10次來同濟醫院復查視力。要知道,四年前,這個來自新洲區的小姑娘突然失明,治療幾乎走入絕境。正是神奇的基因治療,讓她重見
兩年前,一位雙眼玻璃體積血、視力僅能數清眼前手指的患者來到醫院,引起他視力嚴重損害的根源,是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發癥。 這位中年男性患者,幾年前就被診斷為糖尿病,但是他對糖尿病缺乏認識,又忙于做生意,沒有系統地治療和復查,他的糖尿病完全處于失控狀態。一天在宴席上,他覺得一只眼前突然出現
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中稱:“眼保健操殘害中國青少年49年了……按摩毫無作用的穴位,做眼保健操無法改善視力,許多學生用臟手按摩導致紅眼病、眼部感染等。” 眼保健操能不能防治近視?對眼睛有沒有損害?青少年近視率為何持續上升?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和學校師生。眼保健操有用嗎? 可緩解眼
意大利研究人員在干細胞國際學會組織的科學會議上報告說,被化學試劑灼傷而導致失明的患者,可借助干細胞技術重見光明。 由摩德納大學再生醫學中心格拉齊耶拉·佩萊格里尼領導的研究小組在患者的眼白和角膜間的異組織邊緣提取干細胞,待其發育為纖維組織后,再植入患者的眼睛受損部位。原先受損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可以說是中老年人的視力“殺手”。在美國,它是年過65歲的老人失明的第一大原因。隨著世界范圍內社會老齡化趨勢的上升,它的發病率也在不斷升高。AMD分為干性和濕性兩種,其中干性AMD是由于視網膜色素上皮細
上個月是再生醫學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世界上第一個合法的干細胞商業化成功,這種細胞是從臍帶中采集的,歐盟授權Holoclar可用這種細胞治療角膜燒傷致盲患者。讓人吃驚的是,這個細胞被成功上市的來自一家意大利的小實驗室。意大利對生命科學的支持力度比較小,在意大利干細胞治療也曾經因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可以說是中老年人的視力“殺手”。在美國,它是年過65歲的老人失明的第一大原因。隨著世界范圍內社會老齡化趨勢的上升,它的發病率也在不斷升高。AMD分為干性和濕性兩種,其中干性AMD是由于視網膜色素上
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今天批準了一種新的基因治療方法Luxturna(voretigene neparvovec-rzyl)治療遺傳性弱視的兒童和青壯年患者,這種遺傳性弱視在人類的成長后期會發展為失明。Luxturna是第一個在美國被批準的可直接用于臨床的基因療法,用于特定基因突變引起的疾病。 “
肉芽腫性血管炎(GPA)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在于壞死性的小動脈和靜脈炎。GPA可累及全身多個組織和器官,眼睛是GPA較為常見的受累部位,延遲診斷,可導致視力減退或喪失。本文簡要歸納了GPA眼部受累的癥狀及相關治療。 眼眶受累 眼眶受累是GPA最常見的表現之一,約45%-50%的患者會
由麥吉爾大學健康中心(RI-MUHC)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項目報告稱,一種口服的新藥在恢復Leber先天性黑朦 (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簡稱LCA)患者的視力方面取得了重大的進展。相關研究發表在《柳葉刀》(The Lancet)科學雜志上。 Leber先天性黑朦是
今天上午,市政府召開首屆北京健康促進大會,并在會上發布《北京市2009年度衛生與人群健康狀況報告》。這次大會的召開標志著本市已經實質性地啟動了十年健康促進戰略,并開始了“健康北京”理念的實踐行動。 通過多年努力,北京市民整體健康狀況
“戶外活動是減少近視最有效的一種方法,曬太陽以后我們的大腦就會分泌一種東西,可以抑制眼軸延長,避免近視。”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魏文斌說,“如果同學們能有每天2小時、每周10小時的戶外活動,我們近視的發生比例就會明顯下降。” 23日上午,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普講座在史家小學舉辦,魏文斌
再生元(Regeneron)近日公布了III期PANORAMA試驗的陽性兩年數據,該試驗評估了眼科藥物Eylea(艾力雅?,通用名:aflibercept,阿柏西普眼內注射溶液)2mg(0.5mL)治療中度至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NPDR)患者。這些數據近日在美國邁阿密舉行的第17屆美國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視光學科周行濤教授領銜的臨床科研團隊,帶領趙婧博士等,利用以往飛秒激光近視和遠視手術中原本廢棄的角膜組織透鏡,首創“表面鏡聯合角膜交聯”新療法,在青少年沉默的“視力殺手”原發性圓錐角膜病治療上取得新突破,成功阻止了該病情的惡化;這是國際上首次采用表面鏡技術將角膜組織透鏡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目前,一種微型望遠鏡植入技術得到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審批,它可有效地提高眼部疾病患者3倍視力。視力護理公司成功研制可植入人體眼睛的微型望遠鏡,可提高患者3倍視力植入眼睛后的“微型望遠鏡” 微型望遠鏡主要適用于終末期增齡性黃斑變性(AMD)
日本研究人員報道了他們首次成功地將來自一名女性患者皮膚細胞經重編后產生的誘導性多能干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C)移植到在她自己的眼睛中,最終部分地恢復她失去的視力。他們在美國西雅圖舉行的2016年視覺與眼科學研究協會(Association fo
晝夜節律和視網膜生物鐘人類以及許多其他動物體,睡眠-清醒循環以及其他的生物節律過程是由內源性振蕩器-生物鐘所調節的。生物鐘受一系列基因控制,這些基因的表達因是否有光照所微調,從而使得每日的生物節律適應于日夜循環交替。在哺乳動物的大腦中,生物鐘母鐘(主要的控制因子)位于下丘腦視交叉上核。然而它并非每日
在兒童房裝修中,健康安全永遠是各位父母考慮的重點。但是,大部分人注意到的是裝修后的室內空氣污染,如裝修涂料等造成的污染,卻往往忽略了另一種對兒童身心健康也會造成傷害的污染——光污染。調查顯示,我國青少年近視發病率高達60%,光污染是主要原因;不僅如此,近年來國內還不斷爆出“2歲兒童得800度近視
北京時間7月4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道,由于一種開創性的干細胞療法,上百名因化學事故而導致眼睛嚴重受傷的患者,通過移植自己的干細胞恢復了視力!科研人員表示,這一療法已經使得100多名患者重見光明,甚至一位病人在失去光明60多年后重又清晰地看見了精彩的世界。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在基因療法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給大家!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1】JCI:新技術提高基因療法治療視力的效果 doi:10.1172/JCI129085 在以大鼠,豬和猴子為模型的實驗中,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