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介紹
采用中成藥或辨證施治的原則對上呼吸道感染有其獨到之處。 對上呼吸道感染采用中成藥或辨證施治的原則。中醫一般將感冒分為風寒型感冒、風熱型感冒、暑濕型感冒和時行感冒(流行性感冒)4種類型。根據辨證施治的原則,不同類型的感冒應選用不同的中成藥治療,如選用感冒退熱沖劑、板藍根沖劑、銀翹解毒片及病毒清口服液等。......閱讀全文
中醫治療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介紹
采用中成藥或辨證施治的原則對上呼吸道感染有其獨到之處。 對上呼吸道感染采用中成藥或辨證施治的原則。中醫一般將感冒分為風寒型感冒、風熱型感冒、暑濕型感冒和時行感冒(流行性感冒)4種類型。根據辨證施治的原則,不同類型的感冒應選用不同的中成藥治療,如選用感冒退熱沖劑、板藍根沖劑、銀翹解毒片及病毒清口
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抗菌藥物治療介紹
如有細菌感染,可選用適合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紅霉素、螺旋霉素、氧氟沙星。單純的病毒感染一般可不用抗生素。 化學藥物治療病毒感染,尚不成熟。嗎啉胍(ABOB)對流感病毒和呼吸道病毒有一定療效。阿糖腺苷對腺病毒感染有一定效果。利福平能選擇性抑制病毒RNA聚合酶,對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有一定的療效。近年
簡述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對癥治療
感冒早期,服用大劑量維生素C(每天1.0~3.0g)可以增強白細胞吞噬細菌以及抗病毒的能力,減輕癥狀,縮短病程。因為大劑量的維生素C能有效幫助合成抗體,激活白細胞和抗氧化作用。感冒時白細胞內的維生素C濃度會大量降低,中性粒細胞釋放出大量氧自由基及氧化性物質,引起相關癥狀,維生素C能阻止這些物質的
關于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定義介紹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癥的概稱。常見病原體為病毒,少數是細菌。當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時,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細菌可引起本病。 [5] 其發病無年齡、性別、職業和地區差異。一般病情較輕,病程較短
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臨床最常見的一種感染性疾病,約有70%-80%由病毒引起。據廣東省中醫院急診科統計,以發熱就診的病人占急診門診總數的40%左右,其中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發熱患者約就占其中的80%以上。嶺南地區由于其地域特點,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臨床表現易見挾濕癥狀,現代研究發現成人病毒
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簡介
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見的表現形式有以下兩種:一是普通感冒型,主要發病季節多在夏末秋初,可持續至次年春天。癥狀為咽部不適或咽痛,繼之流涕,鼻堵,噴嚏,咳嗽,肢體酸痛,乏力,頭痛;有時伴有不同程度的發熱。白細胞記數多呈減少或正常。病程3—7天多能自愈,但亦可持續數周以上。二是
怎樣預防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增強機體自身抗病能力是預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好的辦法。如堅持有規律的合適的身體鍛煉、堅持冷水浴,提高機體預防疾病能力及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做好防寒工作,避免發病誘因。生活有規律,避免過勞,特別是晚上工作過度。注意呼吸道病人的隔離,防止交叉感染等。
關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般治療介紹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1.居住環境要注意清潔、安靜、光線充足,室溫應保持在20-22℃,相對濕度為55-60%,定時開窗換氣(每日2-3次,每次30分鐘),避免對流風直接吹患兒。 2.高熱時臥床休息 3.給予易消化物(如去脂酸奶),供給足夠水份。 4.注意口腔、鼻及眼的局部清潔。
怎樣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對癥治療 (1)休息 病情較重或年老體弱者應臥床休息,忌煙、多飲水,室內保持空氣流通。 (2)解熱鎮痛 如有發熱、頭痛、肌肉酸痛等癥狀者,可選用解熱鎮痛藥,如復方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消炎痛)、去痛片、布洛芬等。咽痛可用各種喉片如溶菌酶片、健民咽喉片,或中藥六神丸等口服。
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實驗室檢查介紹
一、血象 病毒性感染見白細胞計數正常或偏低,淋巴細胞比例升高。細菌感染有白細胞計數與中性粒細胞增多和核左移現象。 二、病毒和病毒抗原的測定 視需要可用免疫熒光法、酶聯免疫吸附檢測法、血清學診斷法和病毒分離和鑒定,以判斷病毒的類型,區別病毒和細菌感染。細菌培養判斷細菌類型和藥敏試驗。 [1]
關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措施概述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基因的缺陷和突變就像一個防御工事出現漏洞而直接導致了呼吸道的脆弱性和易感性,一旦某些外部因素的作用,例如著涼、感冒,季節變化,吸入空氣中的病毒及一些過敏源(蟲螨、花粉等),飲食中的酒、辣椒、海鮮等,過度勞累甚至喜怒哀樂都極易受到刺激而表現為咳嗽、咳痰、胸悶、氣急、呼吸困難。由
關于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分析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約有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麻疹病毒、風疹病毒。細菌感染可直接或繼病毒感染之后發生,以溶血性鏈球菌為多見,其次為流感嗜血桿菌、肺炎球菌(肺炎鏈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見革蘭陰性桿菌。
預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介紹
1.避免誘因 避免受涼、淋雨、過度疲勞;避免與感冒患者接觸,避免臟手接觸口、眼、鼻。年老體弱易感者更應注意防護,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時應戴口罩,避免在人多的公共場合出入。 2.增強體質 堅持適度有規律的戶外運動,提高機體免疫力與耐寒能力是預防本病的主要方法。 3.免疫調節藥物和疫苗 對于經
關于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介紹
根據病史、流行情況、鼻咽部發炎的癥狀和體征,結合周圍血象和胸部X線檢查可作出臨床診斷。進行細菌培養和病毒分離,或病毒血清學檢查、免疫熒光法、酶聯免疫吸附檢測法、血凝抑制試驗等,可確定病因診斷。 本病需與下列疾病鑒別: 一、過敏性鼻炎 臨床上很象“傷風”,所不同者起病急驟、鼻腔發癢、頻繁噴嚏
簡述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對癥治療
(1)高熱可口服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亦可用冷敷、溫濕敷或酒精浴降溫。 (2)發生高熱驚厥者可予以鎮靜、止驚等處理。 (3)咽痛可含服咽喉片(較大兒童)。 (4)中成藥亦有較好的效果。
關于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般治療介紹
1.一般治療 病毒性上感者,應告訴病家該病的自限性和治療的目的:防止交叉感染及并發癥。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周圍環境、多飲水和補充大量維生素C等。 2.抗感染治療 (1)抗病毒藥物 大多數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可試用三氮唑核苷(病毒唑),口服或靜脈點滴。亦可試用潘生丁,3日為一療程。 (
簡述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并發癥
可并發急性鼻竇炎、中耳炎、氣管-支氣管炎。部分病人可繼發風濕病、腎小球腎炎、心肌炎等。甲型HIAN流感等。 上呼吸道感染若不及時治療,炎癥可波及其他器官發生相應癥狀,全身癥狀亦會加重。常見的并發癥可有鼻竇炎、中耳炎、眼結合膜炎、頸淋巴結炎及咽后(或側)壁膿腫。并發急性中耳炎者,多高熱不退,因耳
概述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表現
根據病因不同,臨床表現可有不同的類型: 一、普通感冒(common cold) 俗稱“傷風”,又稱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癥狀為主要表現。成人多數為鼻病毒引起,次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等。起病較急,初期有咽干、咽癢或燒灼感,發病同時或數小時后,可有噴嚏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簡介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upperRespiratoinginfection)為小兒時期常見病、多發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每人每年可發病數次。病原體主要侵犯鼻、咽、扁桃體及喉部而引起炎癥。若炎癥局限某一局部即按該部炎癥命名,如急性鼻炎、急性扁桃體炎等,否則統稱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關于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學介紹
本病全年皆可發病,冬春季節多發,可通過含有病毒的飛沫或被污染的用具傳播,多數為散發性,但常在氣候突變時流行。由于病毒的類型較多,人體對各種病毒感染后產生的免疫力較弱且短暫,并無交叉免疫,同時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攜帶者,故一個人一年內可有多次發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鑒別診斷介紹
本病須與初期表現為感冒樣癥狀的其他疾病鑒別: 1.過敏性鼻炎 臨床上很像“傷風”,不同之處包括: (1)起病急驟、鼻腔發癢、噴嚏頻繁、鼻涕呈清水樣,無發熱,咳嗽較少; (2)多由過敏因素如螨蟲、灰塵、動物皮毛、低溫等刺激引起; (3)如脫離過敏源,數分鐘及1~2小時內癥狀即消失; (
關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對癥處理介紹
1、降溫39℃以上高熱可采用下列降溫措施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1)物理降溫:頭、頸部冷敷,35-50%酒精擦浴大血管走行部位,30-32℃溫鹽水灌腸(嬰幼兒100-200ml,兒童300-500ml)。 (2)藥物降溫:APC每次5-10mg/kg,必要時肌注安痛定
急性尿路感染中醫藥治療驗方
?辯證:濕熱注于下焦,蓄結膀胱。??? 治法:清熱解毒、利濕通淋。??? 方藥:土茯苓 30克? 金銀花 30克? 金錢草 30克? 蒲公英15克???????????????? 車前子10克?? 黃 柏? 6克?? 苦 參? 8克?? 川 軍 5??????????????? 克蚤 休? 10克?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分析
1、總述 該病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成人每年可發生1一3次。病毒包括鼻病毒、冠狀病毒、腸道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可侵犯上呼吸道的不同部位,引起炎癥,上呼吸道感染時常合并細菌感染,引起病情加重。 2、病毒 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0%左右,常見的病毒有:①粘
治療兒童上呼吸道感染的相關介紹
本病的治療原則主要是對癥支持治療,預防出現并發癥。輕癥患兒一般僅需要口服抗感冒藥,如優卡丹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等兒童感冒藥,民航總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王紅主任在訪談中提到,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是復合制劑,能緩解兒童上呼吸感染引起的發熱、頭痛、四肢酸痛、打噴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癥狀;另外,要加強營養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簡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又稱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癥的總稱。廣義的上感不是一個疾病診斷,而是一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皰疹性咽峽炎、咽結膜熱、細菌性咽-扁桃體炎。狹義的上感又稱普通感冒,是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發生率較高。成人每年發生2~4次,兒
關于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檢查介紹
病毒感染者白細胞計數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計數相對增高。病毒分離和血清學檢查可明確病原,近年來免疫熒光、免疫酶及分子生物學技術可做出早期診斷。 細菌感染者白細胞計數可增高,中性粒細胞增高,在使用抗菌藥物前行咽拭子培養可發現致病菌。鏈球菌引起者于感染2~3周后ASO滴度可增高。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檢查和診斷介紹
檢查 一、血常規 病毒性感染時,白細胞計數多正常或偏低,淋巴細胞比例升高;細菌感染時,白細胞計數常增多,有中性粒細胞增多或核左移現象。 二、病原學檢查 因病毒類型繁多,且明確類型對治療無明顯幫助,一般無需明確病原學檢查。必要時可用免疫熒光法、酶聯免疫吸附法、病毒分離鑒定、病毒血清學檢查等
簡述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預防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目前尚無特殊抗病毒藥物,以對癥處理、休息、忌煙、多飲水、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防止繼發細菌感染為主。堅持有規律的適合個體的體育活動,增強體質,勞逸適度,生活規律,是預防上呼吸道感染最好的方法。 同時,要注意呼吸道患者的隔離,防止交叉感染。但對于發熱或病情較重的患者,可口服解熱鎮痛劑及
關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癥狀介紹
入秋時節,最多見的是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占上呼吸道感染發病率的90%。其中最常見的病毒有腺病毒、冠狀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它們一般通過飛沫或污染的用具而傳播感染。 呼吸道感染常見的表現形式有以下兩種:一是普通感冒型,主要發病季節多在夏末秋初,可持續至次年春天。癥狀為咽部不適或咽痛,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