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首次認可安陽曹操墓認定程序
曹操墓地示意圖 備受爭議的河南安陽曹操高陵考古發掘問題,首次得到了國家文物局的正面認可。昨天(28日),國家文物局表示,“曹操高陵的考古發掘、學術認定和研究成果公布等程序,符合考古工作規程”。 律師致函要求信息公開 去年年底,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舉行發布會,宣布河南安陽西高穴發掘的東漢大墓為魏武王曹操高陵。消息公布后,引起業界專家學者、社會公眾及媒體的質疑。 今年年初,河北滄州律師韓甫政,向國家文物局提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要求公開曹操高陵的鑒定信息與標準。韓甫政認為,有關“曹操墓”是非的爭議,已不僅是考古學問題。 韓甫政說,按照《文物認定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文物認定,是指文物行政部門將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化資源確認為文物的行政行為。文物行政部門行政行為的程序和實體是否合法,將直接關系到河南安陽“曹操墓”認定的法律效力。 因此,這名律師認為,安陽“曹操墓”之所以成......閱讀全文
DNA鑒定曹操墓設想落空
曹植遺骨下落不明 “辨骨認親”已不可能 曹操墓航拍圖 曹操墓發掘地圖 這是2004年11月拍攝的鄴城遺址內的建筑遺跡。有觀點認為,曹操葬在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一帶的古鄴城之西。 曹操墓畫像石拓片 一問:山東曹植墓是真的嗎? 專家:魚山曹植墓學界公認 2009年
復旦擬DNA鑒定曹操墓-河南遲未答復
報道《復旦大學上午發布曹操家族DNA最新研究結果 6支曹姓家族90%可能系曹操后代》披露后,有不少讀者來電詢問:既然復旦大學研究團隊已基本鎖定了曹操的DNA,是否可對河南“曹操墓”出土人骨DNA中的Y染色體進行對比驗證,以此給“曹操墓”真假之謎畫上句號呢?為此,復旦大學有關專家接受了采訪。 基
社科院專家考察確認曹操墓為真
帶隊赴河南省安陽市安豐鄉西高穴村考察“曹魏高陵”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昨日表示,通過12位專家聯合考察,從考古學上可以確認它就是曹操墓,并將其列為該所昨日揭曉的2009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 今日詳解考察結果 據介紹,考察團由考古研究所的12位專家組成。王巍帶隊
復旦大學回應用DNA技術辨別曹操墓質疑
河南安陽發現的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曹操墓?面對各界持續不休的爭論,復旦大學的生命科學家決定介入這個謎案。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近日宣布,向全國征集曹姓、夏侯姓男性參與Y染色體檢測,用DNA技術來解答曹操墓真偽之爭。 ? 希望尋找后裔 關于對安陽“曹操墓”進行DNA檢測,早就
復旦征集全國曹姓男性用DNA技術辨別曹操墓
河南安陽發現的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曹操墓?抑或生性多疑的曹操真有七十二疑冢?面對各界持續不休的爭論,生命科學家決定不再袖手旁觀——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近日宣布,向全國征集曹姓男性參與Y染色體檢測,以期通過檢測這些男性的Y染色體類型并進行歸類,然后借助序列比對的方式,推測曹操應有的Y染色
國家文物局首次認可安陽曹操墓認定程序
曹操墓地示意圖 備受爭議的河南安陽曹操高陵考古發掘問題,首次得到了國家文物局的正面認可。昨天(28日),國家文物局表示,“曹操高陵的考古發掘、學術認定和研究成果公布等程序,符合考古工作規程”。 ? 律師致函要求信息公開 去年年底,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舉行發布會,宣布河南安陽
曹操墓重新發掘時間待定-未用DNA技術測試遺物
提要:陵園布局調查是重點,不存在商業開發可能;河南未委托任何單位用DNA技術辨別曹操墓。 春節過后曹操墓何時開始重新發掘?今年的發掘研究重點在哪兒?普通百姓有無機會一睹曹操墓“真容”?昨日記者專訪了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孫英民,他表示,今年曹操墓的發掘重點是大面積開展曹操高陵陵園考
專家稱曹操墓鑒定將成遺傳病研究突破契機
中新社上海2月9日電 (鄒瑞玥)復旦大學的研究者欲在全國征集曹姓男子DNA鑒別曹操墓的消息,引起廣泛的社會反響。9日上午,復旦大學有關專家介紹了課題的最新情況,強調這是一次跨學科合作的新嘗試,它的成功將給史學、考古學、醫學研究的各方面帶來突破的契機。 2009年末,河南省文物考古隊在鄴城附
曹操72疑冢,歷經1700年后裔確定,憑什么相信專家檢測
曹操(劇照)2009年12月27日,一件考古事件轟動全國,三國梟雄曹操的高陵被認定,地址位于河南省安陽市安豐鄉西高穴村南。這太爆啦,中國人因戲文、傳說的影響,一直津津樂道于“七十二疑冢”——曹操死后營造72個墓地,以防止被盜墓者光顧。這個說法也挺符合地理情況,眾多墓冢般的小山丘分布于漳河兩岸,很有一
復旦大學專家回應DNA驗證曹操墓5大爭議-兩月內公布結果
2009年12月27日,河南安陽宣布發現了曹操墓,但因墓穴面目全非、骸骨殘破不全,真假之辨愈演愈烈。正當曹操墓陷入真假迷局之時,2010 年1 月 26 日,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和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聯合宣布,“向全國征集曹姓男性參與Y染色體檢測”,用DNA技術解答“曹操墓”真偽之爭
復旦大學將研究孔子堯舜禹是否為真實人物
韓昇、李輝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情況。 昨天(11月11日),復旦大學歷史學和人類學聯合課題組發布關于曹操家族DNA研究最新成果,首次100%確定曹操家族DNA,證實曹操并非漢相曹參后代,同時推翻了曹操為夏侯氏抱養而來的說法。相關論文于今年上半年在國際著名學術雜志《人類遺傳學報》上發表,并已得到國際認
復旦公布曹操家族DNA:非夏侯氏抱養
曹操畫像 復旦課題組發布曹操家族DNA研究結果 由于家族基因間沒有關系,“曹操是漢代丞相曹參后人”這一說法有誤;而現有的夏侯氏基因與曹操家族基因也不一致,因此曹操從夏侯氏抱養的說法也不準確。新民網記者今天(11日)獲悉,復旦大學課題組宣布完全確定曹操家族DNA,圍繞曹操及其家族的身世、遺傳之
復旦大學證實曹操非夏侯氏-已定DNA采樣點
“復旦大學曹氏DNA取樣已經有近五十個,春節之后,復旦將會派工作組去曹氏譜系重點地區采樣。”昨天,就“曹操墓”真偽研究項目中一些熱點問題,本報記者采訪了課題組負責人。 做DNA測試的復旦人類學實驗室。 記者昨日從復旦大學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用DNA技術查驗曹操墓真偽研
曹操家族DNA驗證為何“熱臉貼冷屁股”
近日,復旦大學課題組宣稱100%確定了曹操家族DNA,卻以科學的“熱臉”貼了河南文物部門的“冷屁股”,揭秘曹操墓的真相繼續遙遙無期。同時課題組成員還提到,針對揚州曹莊隋唐陵墓確認為隋煬帝陵墓,驗證隋煬帝DNA應該比曹操更容易。這邊話音剛落,那邊又傳來陜西武功也有一座隋煬帝陵。 紛亂,如當年
一條Y染色體如何確定曹操后人?人類學別有洞天
2009年歲末,河南某村發現疑似曹操墓遺址的消息震動國人。巧合的是,復旦大學人類學實驗室李輝教授在當年10月就開始調查全中國曹姓男子Y染色體,尋找曹操的后代。兩個原本并無交集的工作產生了聯系。李輝實驗團隊研究男性的Y染色體,是為了弄清Y染色體的演化,更精確地了解人類演化的過程,從而建立一套從現代
復旦半年內有望找到曹操遺傳“指紋”
因目前對國內曹姓男性志愿者報名參與Y染色體檢測情況進展順利,一開始就對“用DNA測試方式辨別真假曹操”信心滿滿的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實驗室的人士昨天(2月23日)表示,這項研究最快半年內就可完成。 ? 網上報名者已達到數百人 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實驗室博士生導師、現代人類學國家重點實驗
Y染色體揭秘曹操身世
2000多年來,對于曹操的身世,一直流傳著許多說法。爭論焦點是,曹操究竟是漢相曹參的后代,還是西漢創業功臣夏侯嬰的后代。 近日,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在一項研究中,找出了最有可能為曹操后代的6個曹姓家族,并發現這6個曹姓家族的男性Y染色體都屬于O2-M268類型,推測出曹操的Y
王善才:跟方舟子沒話說
12月8日,方舟子在《中國青年報》上發表文章《神農架會有野人?為何一顆牙都沒留下》。他認為,存在“野人”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力主啟動科考的相關人士“毛發說”缺乏說服力。 12月8日,記者就此說法采訪了野人科考項目牽頭人。他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方舟子)不是搞科研的人,坐在
巧用拉曼光譜測顏料(一)北魏墓彩繪陶俑顏料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中國古代壁畫、彩塑、陶瓷、漆器、雕刻、字畫等藝術品文物數不勝數,這些流傳下來藝術品文物中使用了大量不同色彩、不同成分的顏料。由于顏料的使用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顯著的地域特點,因此對不同時期和地域出土的藝術品進行分析,其結果能為藝術品文物的鑒定、辨偽、斷代、產地、價值評估、
山西大學東山校區元代墓出土多件精美瓷器
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外公布山西大學東山校區元代壁畫墓發掘資料,2017年6月到9月,為配合山西大學東山校區建設,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組隊,對校區內勘探發現的20余座墓葬進行了發掘。其中,元代墓葬2座。兩座元墓東西相鄰,均為仿木結構磚室壁畫墓,
海昏侯墓中的帝王牙為何千年不腐?
根據[央視新聞移動網]報道,《海昏侯大墓考古挖掘現場》近日在央視科教頻道播出。在海昏侯大墓中,考古人員發現了迄今唯一滿口帝王牙。通過牙齒可以判斷其死時的年齡,推測他患有什么病癥,還可以通過做DNA基因分析鑒定劉賀與其他漢代的同姓王之間的親緣關系。在海昏侯大墓中,考古人員發現了迄今唯一滿口帝王牙。(圖
唐墓壁畫顏料光譜特性數據庫建設項目工作啟動
4月13日下午,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張朋昌博士帶領團隊一行6人赴陜西歷史博物館交流座談,就唐墓壁畫顏料光譜特性數據庫建設項目開展進行充分探討。陜西省壁畫保護修復研究基地常務副主任晏新志,陜西歷史博物館壁畫基地辦主任楊文宗及壁畫基地辦相關人員參加此次座談。 張朋昌介紹了數據庫建設項目
秦公一號大墓陪葬車馬坑年度考古發掘啟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887.shtm8月31日,經國家文物局審批,由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寶雞先秦陵園博物館、寶雞市考古研究所聯合開展的秦公一號大墓陪葬車馬坑2023年度考古發掘啟動。這是秦公一號大墓車馬坑的第四次考古發掘,
海昏侯墓出土蒸餾器-白酒歷史或提早千年
隨著南昌西漢海昏候墓的挖掘,一批具有較高觀賞和研究價值的精美文物,捎來了西漢人跨越時空的問候,其中,一件青銅蒸餾酒器引起了專家們的興趣。考古專家組副組長張仲立稱,此前出土的制酒蒸餾器最早出現在元代時期古墓,這次發現將蒸餾酒的歷史提早了1000年。 有關蒸餾酒文獻的記載始于元代 在此次南昌
中國科學報:“冷門”科研期待“走紅”
圖片來源:昵圖網 從事“冷門”科學研究的辛苦,不僅體現在研究環境艱苦,而且在項目經費上,與那些“熱門”科研相比僅僅是杯水車薪。然而有這樣一批研究人員始終堅持著他們鐘愛的事業。 “冷門”科研何時能迎來春天?? 4月9日,星期一,80后博士王傳超坐在辦公桌前,QQ不
這里驚現14座東漢至唐代墓葬
7月7日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耒陽禁山考古隊獲悉,該隊自今年3月啟動耒陽禁山墓群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截至目前已在墓群發現14座東漢至唐代墓葬,已發掘了其中的8座古墓葬,包括6座東漢墓、1座東晉墓和1座唐墓,出土陶器、瓷器、銅器、飾品以及鐵器等文物標本130余件。出土的陶器有罐、盆、鐎壺、耳杯以及灶、
考古重大發現:西安白鹿原江村大墓確定為漢文帝的霸陵
從2018年開始,陜西考古人員對位于西安東郊白鹿原的江村大墓展開發掘,截至目前,已在三處陵區內發掘了7座大型陪葬坑,出土文物上萬件。12月14日,國家文物局公布最新考古成果,基本確認陜西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為漢文帝劉恒的霸陵。霸陵陵區外景 記者獲悉,“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進展線上發布會聚焦漢唐
MERS冠狀病毒疫苗動物實驗成功
美國馬里蘭州國立衛生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報告稱,他們開發出了一種有潛力的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MERS-CoV)疫苗。在小鼠和獼猴實驗中,新疫苗展現了對該病毒約旦N3毒株產生免疫的能力。 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自2012年被發現以來,發病數量超過了1000例,已經產生了400多死亡病例。對于這
河北邯鄲宋代古墓因南水北調整體搬遷
6月15日,磁縣宋代壁畫墓葬整體搬遷至地面 河北邯鄲市磁縣一座宋代磚室壁畫墓葬整體搬遷工作日前完成,這是河北省首例同類磚室壁畫墓整體搬遷工程,目的是給“南水北調”工程讓路。 位于磁縣南來村村西的這座宋墓重約35噸,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組成,墓
專家在京進行兩年實驗室考古蕭后漆棺未來也將復原
繼蕭后冠實驗室考古結項后,12月18日,大云山漢墓暨曹莊蕭后墓實驗室考古結項評審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舉辦。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束家平表示,蕭后漆棺實驗室考古工作已經完成,下一步如何保護與展示,還在研究之中。 2012年12月19日,曹莊隋煬帝墓被發現,經過考古發掘和研究證明,一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