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著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中國原料藥廠家迫于周邊環保壓力不斷遷移,從市中心搬到郊區,從非化工園區搬到化工集中區,從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搬到西部欠發達地區。而歐美一些百年藥企卻可以一直立足于城市并與周圍居民和平相處。這巨大的反差背后,存在什么樣的必然和奧秘?在這里,我想通過自己這些年的親身經歷與大家分享一些想法。 圖片摘自《中國環境報》 中外藥廠命運迥異 今年暑假拜訪了納微的一家老客戶-一家具有百年歷史的歐洲制藥公司。讓我吃驚的是這家原料藥生產廠房就設立在歐洲的一個市中心,產房緊連密集的居民區。走進這家歐洲藥企的廠房時,根本感覺不到這是生產原料藥的廠房,不僅聞不到一般藥廠周圍特有的味,也聽不到廠房機器的噪音。走在廠區,使人不得不驚嘆歐洲藥企在控制排污和防生產噪音的能力,這也是歐洲藥企不需要搬遷而能在市中心長期生存的原因。 回國創業這些年,我有機會拜訪過中國藥廠不下百家,既有國內最知名的,也有小作坊式......閱讀全文
2011年1月18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京津冀地區理事會(擴大)會議在北京總后勤部衛生部藥品儀器檢驗所召開。來自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儀器廠商近50位分析儀器分會理事參加了本次會議,共同回顧了分析儀器分會上一年工作情況,并認真聽取了專家的學術報告和理事對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