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工作中,醫療工作者長期接觸具有生物危險性的物質。為了自己及患者的健康,減少醫源性感染,“安全第一”是必須遵守的原則。眾所周知,血液是包括乙肝病毒(HBV)和艾滋病病毒(HIV)在內的很多病原體的傳播載體。因此,血液學檢驗中的安全問題尤為重要。我國是乙肝大國,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率居高不下。近年來,艾滋病的發現與流行更是對天天與血液打交道的檢驗人員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如今,人們對血液學檢驗工作中危險性的認識尚不統一,對相應保護措施所知甚少,遠遠沒有形成統一的規范。多種病毒性傳染病是通過血液傳播的,其中HBV和HIV對檢驗人員的威脅最大。HIV與HBV的感染途徑相似,檢驗人員與HIV或HBV陽性的血樣接觸,可能造成感染。但是,HBV在血液中的濃度可以高達108~109/ml,丙肝病毒(HCV)在血液中的濃度在102~103/ml左右,而HIV通常只有100~104/ml。檢驗人員中職業性HBV感染的人數遠遠多于HIV感染。盡管......閱讀全文
在醫療工作中,醫療工作者長期接觸具有生物危險性的物質。為了自己及患者的健康,減少醫源性感染,“安全第一”是必須遵守的原則。眾所周知,血液是包括乙肝病毒(HBV)和艾滋病病毒(HIV)在內的很多病原體的傳播載體。因此,血液學檢驗中的安全問題尤為重要
在醫療工作中,醫務人員長期接觸具有生物危險性的物質。為了自己及患者的健康,減少醫源性感染,“安全第一”是必須遵守的原則。眾所周知,血液是包括乙肝病毒(HBV)和艾滋病病毒(HIV)在內的很多病原體的傳播載體。因此,血液學檢驗中的安全問題尤為重要。我國是乙肝大國,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率居高不下。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