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P-AES分析技術的發展 1942年Babat采用大功率電子振蕩器實現了石英管中在不同壓強和非流動氣流下的高頻感應放電,為這種放電的實用化奠定了基礎。 1961年Reed設計發明了電感耦合等離子炬(ICP)。之后,Greenfind、Wenat、Fassel首先將ICP裝置用于AES,開創了ICP在原子光譜分析上的應用歷史。 20世紀70年代,ICP-AES進入實質應用階段。 1975年美國的ARL公司生產出了第一臺商品ICP-AES多色儀,此后各種類型的商品儀器相繼出現。ICP-AES獲得廣泛的應用。 現代的ICP光譜儀,已發展到全譜直讀型,一般都有微機控制系統,自動化程度較高,分析程序由鍵盤輸入,儀器一般也都配有自動故障報警、安全保護等功能。......閱讀全文
2011年10月12~15日期間,第十四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在北京展覽館隆重召開。今年,德國耶拿分析儀器股份公司中國代表處迎來了自己的十周年慶,并第六次參加BCEIA。耶拿中國團隊始終堅持推廣創新技術,公司多項國際領先的技術成果已為國內原子
都是經驗的結晶啊! 還在為ICP-MS使用當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煩心嗎?有熱心網友總結了網上一些有關ICP-MS的問題,與廣大網友分享。70個問題的回答,不知道這位網友花了多少時間,對于這種“辛苦我一人,幸福千萬家”的無私奉獻精神,讓我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請教各位檢測比如檢測完高濃度的Al中
分析實例:4100 MP-AES具有穩定的高性能 李博士列舉了幾個典型實例,比如:MPAES完全滿足新版中國生活飲用水法規(GB5749-2006)檢測要求,檢測下限相近于(很多元素甚至優于)傳
一、上世紀六十年代初 南京大學化學系分析化學教研室王之玨老師(我畢業論文導師)介紹的溶液干渣法是當時發射光譜的代表之一,王之玨老師與汪爾康先生同為留學捷克,她學光譜分析后到南大任敎。 與此同時,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黃本立先生,張睿先生(后調核工業部北京第五研究所)是我國發射光譜領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