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常規血白細胞計數無一例外地增高,輕者>10×109/L,重者達100×109/L~1000×109/L及以上。血涂片可見較多中度不成熟的白血病髓細胞,主要為中幼粒細胞及晚幼粒細胞。紅細胞及血紅蛋白大多正常,少部分病例可有輕度貧血。血小板數大多也正常,但少數病例可增高,甚至高達1000×109/L以上。白細胞、血小板極度升高者代表腫瘤負荷大,預后差。2.骨髓檢查骨髓穿刺抽取少許骨髓液涂片,顯示骨髓極度增生(即涂片中有核細胞明顯多于成熟的紅細胞),其中主要為中度成熟的粒細胞,即中幼粒及晚幼粒細胞。血小板也常增多。此為典型的慢性髓細胞白血病骨髓象。3.分子遺傳學檢查可檢出Ph染色體、BCR-ABL融合基因及BCR-ABL融合蛋白(P210蛋白)。4.血液生化檢查外周血尿酸常升高,是由于本病白細胞代謝旺盛,生成大量核酸的代謝產物嘌呤,而嘌呤的代謝產物即為尿酸。高尿酸血癥者尿酸大量從腎排出時可形成尿酸結晶,其沉積在腎內可損傷腎......閱讀全文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下文簡稱 CML),是一種影響血液及骨髓的惡性腫瘤,抑制骨髓正常造血,通過血液擴散全身,導致病人出現貧血、容易出血、感染以及器官浸潤等病癥。 監測 CML 疾病負荷的常規方法有三種: 血液學反應(HR)-評估血細胞計數
1,血常規手工推片的意義 無非是三種,第一,輔助診斷疾病,比如看幼稚細胞,輔助診斷白血病,看是否有中毒顆粒,輔助診斷嚴重感染,看有無異淋,輔助診斷病毒感染等,第二,進行疾病的檢測,白血病人化療后,緩解標準之一就是外周血沒有幼稚細胞.第三,粗略判斷檢驗
血液學檢驗是臨床實驗室最重要的檢驗項目之一,是許多疾病預防、診斷、鑒別診斷及預后判斷的重要指標。但由于實驗室所用的儀器、試劑、方法、檢驗人員素質的不同,檢測結果往往差異較大,各實驗室的結果缺乏認同性,往往為臨床診療工作帶來負面影響。骨髓檢驗特別是MICM(形態學、免疫學、遺傳學及分子生物學)分型
2013年11月15-17日,第五屆上海國際腫瘤局部與靶向治療研討會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國際大酒店隆重舉辦。來自各級醫院、臨床檢驗、高校、研究所以及制藥企業、生物技術公司和醫療器械公司等100多位演講者和500多位參會者齊聚一堂,共同交流與探討最新的生物技術與儀器在腫瘤介入、靶向治療、新
沒有人愿意聽到“癌癥”這個詞。不過在提到前列腺癌時,人們的情緒往往更加復雜:有些人的腫瘤不會擴散,需要積極監控;而有些人就沒那么幸運,需要手術或放療和化療。醫生所面臨的挑戰是正確的診斷,再加上適當的治療。 Carlos S.Moreno是埃默里大學溫希普癌癥研究所(Winship Cancer
血液是唯一與所有器官都有接觸的組織,攜帶著有關機體的大量寶貴信息。在理論上,檢測血液攜帶的 DNA、RNA、囊泡和細胞殘骸可以幫助人們診斷和監控各種疾病。 產前基因篩查是血液檢測的一個重要應用,通過分析孕婦血液中的胎兒DNA來鑒定染色體異常(比如唐氏綜合癥)。此外,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關注血液
DNA倍體分析及細胞周期分析 在細胞周期內,DNA含量隨細胞內時相發生周期性變化,正常情況下,大多數細胞處于休止期(Go), G1期細胞雖有DNA合成,但DNA含量仍為2N,為二倍體細胞,;處于活躍的DNA合成期(S期)的細胞DNA含量為2N-4N;正經歷細胞分裂(G2/M期)的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