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連云港工商局執法人員對學校周邊商家的小食品進行檢查 不斷曝光的食品安全問題近日把焦點轉到了孩子身上:5月25日,央視2套曝光校園周邊小食品的安全問題,“巴西烤肉不是肉,辣子魚不是魚”,都是小作坊用面粉和添加劑做出來的面制品;5月27日,新疆質量技術監督局對兒童食品進行專項監督檢查結果顯示,抽查批次合格率僅為86.3%,其中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是主要問題;5月28日,北京工商局公布60種濫用甜味劑、防腐劑、著色劑的食品名單,其中不乏孩子愛吃的品種;山東、遼寧、廣東、廣西等地,也有不合格的兒童食品相繼被披露。 最受兒童歡迎的小零食,正和“附著”在它們身上的添加劑一起,危害著孩子的健康,但人們對兒童零食的關注度卻遠不如成人食品高。為此,食品安全、營養等方面專家通過《生命時報》向社會疾呼,兒童食品添加劑問題更需要引起重視! 記者調查:3袋小食品竟含有25種添加劑 下課鈴聲一響,成群的孩子爭先恐后地......閱讀全文
蘇丹紅、孔雀綠、三聚氰胺……近兩年,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日益關注,這些因為非法添加而出現的化學名詞,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 2008年12月,全國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發出通知,
中新網12月15日電 據衛生部網站消息,衛生部今日印發了《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第一批)》 。 公告 為依法嚴厲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違法犯罪行為,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促進食品和食品添加劑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根據國務院部署,衛生部、工業和信
6月1日,質檢總局公布4月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本次上“黑榜”的226種不合格食品中,多批次休閑食品、飲料被檢出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另有數批次來自韓國炒年糕產品、吉爾吉斯斯坦天然蜂蜜被檢出菌落總數超標。(食品伙伴網編輯注: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發布2016年4月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