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賽默飛世爾科技借分析測試百科網這一平臺成功舉辦了“Q Exactive 蛋白質組學研究的綜合平臺”網絡講座。賽默飛世爾科技李靜工程師為大家介紹了Q Exactive高性能臺式四極桿—軌道阱系統的基本組成及特點,著重講解了Q Exactive 在蛋白質組學應用的優勢。 賽默飛世爾科技創新的Orbitrap(靜電場軌道阱)技術是質譜屆的革命,縱觀Orbitrap質譜儀發展史,我們可以清楚看到: 2005年6月賽默飛世爾科技發布LTQ-Orbitrap 2006年6月賽默飛世爾科技發布LTQ-Orbitrap XL 2007年3月賽默飛世爾科技發布LTQ-Orbitrap XL/ETD 2008年6月賽默飛世爾科技發布臺式Orbitrap Exactive 2009年6月賽默飛世爾科技發布LTQ Orbitrap Velos 2011年6月賽默飛世爾科技發布Q-Exactive臺式Orbitrap高分辨率......閱讀全文
【導語】2015年7月11日,由復旦大學和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發的“四極離子阱關鍵部件和技術研究與應用”科技成果通過了技術鑒定。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專家組評價:“研發成果的技術創新性強,所發明的PCB離子阱和離子阱陣列技術國際領先,四極離子阱的質譜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10月17日,第二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質譜大會)在浙江大學紫荊港校區體育館盛大開幕,本次大會由中國化學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中國化學會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浙江大學化學系承辦。浙江大學副校長羅建紅教授、南京大學陳洪淵院士、中
——訪Orbitrap發明人Alexander Makarov【導語】Orbitrap無疑是近20年來質譜技術上最重要的發明,不僅使賽默飛在這個質量分析器上花樣翻新、喜獲豐收,也給無數的質譜用戶帶來超乎尋常的極致體驗。在重慶舉辦的第八屆中國蛋白質組學
賽默飛世爾科技色譜質譜市場經理 王勇為博士 來自賽默飛世爾科技的色譜質譜市場經理王勇為博士為大家介紹了《Thermo Scientific卓越質譜技術和優勢應用行業》的報告。王勇為經理在報告中主要介紹了賽默飛世爾科技定量和定性高分析性能質譜平臺、單四極桿和三重四極桿串聯質譜儀
2013年6月25日,賽默飛世爾科技在北京悠唐皇冠假日酒店舉行了2013賽默飛色譜質譜新品發布會,150多位知名專家以及相關用戶和媒體記
【導語】上回我們提到了質譜江湖中Agilent及Sciex兩大廠商,今期我們就來聊聊握有Orbitrap利器的Thermo Fisher及色譜大牛Waters的那些故事。 賽默飛:Orbitrap是明星,擁有數不清的質譜品
ThermoFisher 色譜質譜部應用工程師杜偉老師應邀來到分析測試百科網的網絡講堂,為網友帶來了題為《Thermo Scientific Velos Pro 雙壓線性離子阱》的報告,介紹了離子阱原理
質譜儀是一種很好的定性鑒定用儀器,目前,在有機質譜儀中,除激光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譜儀和傅立葉變換質譜儀之外,所有質譜儀都是和氣相色譜或液相色譜組成聯用儀器。這樣,使質譜儀無論在定性分析還是在定量分析方面都十分方便。 同時,為了增加未知物分析的結構信息,為了增加分析的選擇性,采用串聯質譜法
說到質譜商界歷史,最早要追溯到全球三大專業質譜公司:英國質譜公司VG、美國質譜公司Finnigan和德國質譜公司MAT。后兩家先被Thermo收購(Thermo吞并Fisher后就成了今天的賽默飛),第一家被Thermo收購到一半時被啟動了反壟斷法,VG的后一半人間飄落了一陣后演變成Micromas
HPIC與UPHLC色譜產品——減小用戶工作壓力 賽默飛色譜產品 產品市場經理 劉肖先生 賽默飛色譜產品 產品市
2013年9月16日,賽默飛世爾科技Orbitrap技術發明人Alexander A. Makarov來到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為到場的專家、學生等帶來一場精彩的報告《Orbitrap前沿》。報告現場報告現場Alexander A. Makarov orbitra
1913年J.J.Thomson制成第一臺質譜儀,用其發現了20Ne,22Ne同位素。1919年第一臺質譜儀是英國科學家弗朗西斯·阿斯頓于1919年制成的。阿斯頓用這臺裝置發現了多種元素同位素,研究了53個非放射性元素,發現了天然存在的287種核素中的212種,第一次證明原子質量虧損。他為此榮獲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今年9月國際人類蛋白質組學大會(HUPO)上,布魯克公司發布timsTOF Pro捕集離子淌度飛行時間質譜,該產品獲得了由分析測試百科網組織評選的2017 ANTOP大獎,獎項名稱為“蛋白質組學創新質譜技術獎” 。BCEIA展會上,分析測試百科網編輯采訪到布魯克道爾頓中國區高級
如果說近幾年什么類型的儀器最火,多數人都會選擇與生命科學相關的儀器。這話不假,而其中質譜儀更是在我國發展最快的一類儀器。面對著這塊誘人的“大蛋糕”,難怪各大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3月30日,2018年度北京質譜年會在北京蟹島會議中心召開。30日下午,舉辦了分會場學術沙龍,分別是:食品與環境,醫藥與生命科學,無機質譜技術及應用(ICP-MS沙龍暨第十七期原子光譜沙龍),質譜新技術/新方法。學術應用及產業界的專家都分享了各領域的新技術及新應用,與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此前我們已經介紹,質譜具有“3S+3A”的所有特征,這是基金委的莊乾坤教授對質譜優勢的高度概括。分析檢測手段,但凡滿足“3S+3A”中的1-2條,就有存在的價值,而質譜是六項全能。質譜的通用性更是出類拔萃,宏觀上我們知道所有物體的質量都可以用“秤”來稱量,這要感謝牛頓祖師爺發現
其實質譜儀的小型化老早也開始了,只不過限于市場的需求,沒引起足夠多的關注。隨著最近這些年,食品安全,環境污染,公共安全,軍事等領域極大需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研究各式各樣的小型化質譜儀器。 一、小型質譜 其實質譜儀的小型化老早也開始了,只不過限于市場的需求,沒引起足夠多的關注。 隨著最近這些
四極質譜研制情況的介紹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化學所質譜研究與開發實驗室 江游博士 來自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化學所質譜研究與開發實驗室的江游博士為大家帶來了《四極質譜研制情況的介紹》報告。 質譜儀的基本組成和原理 江老師首先帶大家一起回顧了質譜儀的工作原理,質譜儀是作為識
【導語】全球很多從事離子阱質譜研發的人員來自于普渡大學的Cooks實驗室,更多的年輕人正在走上質譜研發這條不斷創新的道路,80后教授徐偉便是其一。3年前,徐偉以千人計劃的身份被引進到北京理工大學,帶領他的團
四極桿質譜儀,QMS QMS是最常見的質譜儀器,定量能力突出,在GC-MS中QMS占絕大多數。 優點: 結構簡單、成本低; 維護簡單; SIM功能的定量能力強; 是多數檢測標準中采用的儀器設備。 缺點: 無串極能力,定性能力不足; 分辨力較低(單位分辨),存在同位素和其他m/z
從J.J. Thomson制成第一臺質譜儀,到現在已有近90年了,早期的質譜儀主要是用來進行同位素測定和無機元素分析,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后開始用于有機物分析,六十年代出現了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使質譜儀的應用領域大大擴展,開始成為有機物分析的重要儀器。計算機的應用又使質譜分析法發生了飛躍變化,使
——訪賽默飛ETD技術發明人John E.P. Syka 博士 【導語】質譜已經成為開展蛋白質組學研究的基礎平臺,更確切地說,具有MS/MS功能的質譜已成為蛋白質組學研究的基礎平臺。過去,CID/CAD技術是實現MS/MS功能的唯一手段,在蛋白質鑒定的自下而
AB SCIEX公司中國市場部經理蔣宏健先生 來自AB SCIEX公司中國市場部經理蔣宏健先生帶來的報告題為《百年質譜話未來》,主要為大家介紹了質譜百年歷史的變遷、質譜發展的未來與方向、以及特色質譜的典型應用。 百年質譜發展史 蔣經理首先介紹了AB SC
【導語】 毫不夸張地說,蛋白質組學的興起推動了整個質譜的研發和應用,使質譜產品層出不窮,并應用于更多的組學、更多的復雜體系研究中。蛋白質組學面臨的挑戰也促使質譜的研發者們不斷推出創新的技術,比如第6種質量分析器Orbitrap的出現,以及隨之出現的一系列新的研究流程和方法。在第六屆AO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9月12日,為期4天的第34屆中國質譜學會學術年會暨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西寧圓滿閉幕。經過首日的大會報告以及11日的分會報告,會議的最后一天,7位報告人在閉幕之前帶來了精彩的大會報告。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杭緯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杭緯帶來題為“強激光質譜與礦物分析”
2013年12月9日-11日,2013年全國生物質譜應用技術研討會暨第二屆賽默飛世爾科技Orbitrap用戶會在廣州中山大學舉辦,本次會議由高校分析測試中心研究會主辦、中山大學分析測試中心承辦,旨在積極推動生物質譜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建立質譜技術交流平臺,加強同行之間
創新數據非依賴性采集用于復雜基質目標蛋白質的定量分析摘要 數據非依賴性采集(DIA)是隨著定量蛋白質組學而建立的質譜掃描技術。DIA 能夠獲得掃描范圍內所有母離子及二級子離子信息,不會造成低豐度離子信息的丟失,同時突破了高分辨質譜二級定量的通量限制。本研究基于靜電場軌道阱Q-qIT-OT 三
質譜儀最重要的應用是分離同位素并測定它們的原子質量及相對豐度。測定原子質量的精度超過化學丈量方法,大約2/3以上的原子的精確質量是用質譜方法測定的。 上世紀80年代的兩項電離技術的發明: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附(MALDI)和電噴霧(ESI)技術,促進了質譜儀器的巨大發展,包括新的質量分析器的研發和
質譜儀最重要的應用是分離同位素并測定它們的原子質量及相對豐度。測定原子質量的精度超過化學丈量方法,大約2/3以上的原子的精確質量是用質譜方法測定的。 上世紀80年代的兩項電離技術的發明: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附(MALDI)和電噴霧(ESI)技術,促進了質譜儀器的巨大發展,包括新的質量分析器的研發和
圖1. 蛋白混合酶解產物的LC-MS/MS 離子色譜圖,反相分離時間為90min。 質譜技術在蛋白質組學研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高分辨率、高質量精度的質譜儀能夠降低實驗中誤差,增加實驗數據的準確性。 蛋白質鑒定是蛋白質組學研究的核心所在,而質譜技術在蛋白質組學中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