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蘭州市威立雅水務集團苯超標的水廠4號自流溝附近臭味刺鼻,已經被當地警方拉起警戒線,并注明“警戒線內,禁止吸煙”。事故發生后,該自流溝已停用。這是連接自來水一分廠至二分廠之間的自流溝,長約3公里,建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全程封閉且沿途沒有排污口。但周邊部分化工企業的一些管線與自流溝有交叉,從自流溝下方穿過。楊艷敏攝 中新社蘭州4月12日電 題:目擊蘭州自來水苯超標自流溝:油污覆蓋 惡臭刺鼻 蘭州市自來水苯含量超標事件,目前已確定污染來自于水廠的4號自流溝。12日17時,中新社記者前往這條自流溝,該地已被警方拉起警戒線,并注明“警戒線內,禁止吸煙”,值守者稱此處“油蒸汽過量”。 被污染的自流溝處被當地人稱為“賈家堡”。自流溝所在的地上,雜草叢生,黃色枯萎的蘆葦橫七豎八地散落其間,幾顆槐樹長得茂密。 自流溝作為蘭州水源源頭的必經之地,它現今的處境卻是“危機重重”,被石油化工廠和高空架設的管道“包圍”著。自流溝的一......閱讀全文
蘭州市“4·11”局部自來水苯指標超標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副組長鄭志強4月13日說,經開挖探坑的方式調查,調查組已查找到了導致水體苯超標的方位。根據環保專家現場初步分析判斷,周邊地下含油污水是引起自流溝內水體苯超標的直接原因,調查組將對此次事件的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
【圖解蘭州自來水苯超標原因】蘭州水源取自黃河,初步處理后經南線和北線兩條輸水自流溝輸入二水廠,再精細化處理達飲用水標準,經管網送到居民家中。受污染區域在北線輸水自流溝中段,自流溝深埋地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污染主因可能是含油地下水長期腐蝕溝體,致含苯物質
在一些業內專家看來,像蘭州這樣被重化工企業包圍的城市,是躲不過飲用水安全危機的。 這個城市的風險早在2006年就被提示。2005年年底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直接引發了環保部門對我國飲用水安全風險的大排查,水源地“頭頂化工炸彈”的問題被重點關注。在隨后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評估報告中,蘭州石化等重化
在一些業內專家看來,像蘭州這樣被重化工企業包圍的城市,是躲不過飲用水安全危機的。 這個城市的風險早在2006年就被提示。2005年年底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直接引發了環保部門對我國飲用水安全風險的大排查,水源地“頭頂化工炸彈”的問題被重點關注。在隨后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評估報告中,蘭州石化等重化
【一次水污染,再次對我們進行全民“科普”,百度百科,我們知道苯是一種致癌物,而且具有“魔鬼”般的氣質—芳香氣味。而當蘭州水污染悄然來襲,全民搶水上演的時候,我們忽然發現,這種甜味在我們心中竟然如此苦澀。當石油管網和輸水管網“糾纏”不清,水務廠和石化廠做慣了親密鄰居,一瓶干凈的水離我們會有多遠?】
甘肅蘭州市去年4月發生的自來水苯超標事件處理目前有了新進展。記者3月24日獲悉,該污染事件責任單位之一的蘭州石化公司已決定投入超過1億元,進行地下水和土壤污染修復,目前該項目已完成環評,將于近期動工。此外,5位蘭州市民起訴威立雅水務集團一案日前在蘭州城關區人民法院正式立案。 土壤及地下水修復項
4月14日,施工人員在進行輸水管道敷設作業。據介紹,蘭州威立雅水務集團新敷設的兩條自流溝管道采用直徑為1.6米的球墨鑄鐵管道及管件,局部管件采用鋼制管件,新管線將確保城區15年至20年供水安全。 14日,蘭州市“4·11
蘭州自來水苯超標事件發生已經5天,盡管有關方面聲稱蘭州市各區供水已經達標,并解除應急措施,但市民用水依然謹慎。隨著此次事件的持續發酵和“謎團”的一步步揭開,當地公眾的焦慮并沒有減少。 蘭州市政府昨日傍晚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爆出,10日檢出苯超標的水樣是2日的取樣,而且是“順便”檢測到了。這就
13日,蘭州自來水苯超標事件進入第三天。蘭州市民搶水風逐漸消退,百姓情緒漸趨平靜。但事件仍有疑點。 19時20分許,中國青年報記者得以進入警戒線內的事發污染區域。時近傍晚,挖掘機仍未停止作業。記者在現場看到,出事的4號自流溝已經被揭開了長約百米的蓋子,露出了底部的沙石。 在下午16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