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藥材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建設通過驗收
依托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建設的“道地藥材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建設驗收會”7月5日在北京舉行。驗收專家組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肖培根、胡之璧、江桂斌,中國科學院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許瑞明、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汪小全、創新藥物與高效節能降耗制藥設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楊世林等13位專家組成。來自科技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中醫科學院等主管部門和依托單位的領導出席會議。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強盛和國際社會健康理念的轉變,中醫藥走向世界的步伐逐漸加快,中藥材資源的有限性與需求上升的矛盾日益突出,種質資源保護迫在眉睫。為此,科技部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依托中國中醫科學院建立了道地藥材國家重點實驗室。 道地藥材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主任、中國中醫科學院常務副院長黃璐琦院士匯報了培育基地三年的建設情況。 2013年來實驗室承擔了國家級與省部級重點項目172項,院級科研項目45項;發表論文644篇,其中SCI論......閱讀全文
道地藥材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建設通過驗收
依托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建設的“道地藥材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建設驗收會”7月5日在北京舉行。驗收專家組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肖培根、胡之璧、江桂斌,中國科學院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許瑞明、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汪小全、創新藥物與高效節能降耗制藥設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楊世林等
道地藥材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建設順利通過驗收
7月5日,依托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建設的“道地藥材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建設驗收會”在京舉行。驗收專家組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肖培根、胡之璧、江桂斌,中國科學院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許瑞明、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汪小全、創新藥物與高效節能降耗制藥設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楊世林等1
華北道地藥材優化和開發項目啟動
8月5日,由山西中醫學院承擔的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華北地區道地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優化升級及系列產品綜合開發研究項目”正式啟動,項目獲得國家資助4000余萬元,下設黃芪、黨參、苦參等課題。 山西中醫學院將聯合北京、天津、內蒙古、河北等地的專家,以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山西)基地為依
逆境中求生存,藥材get道地性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727.shtm新會陳皮產于廣東省江門市的新會區,是中國藥典指定的廣陳皮道地藥材,其品質顯著高于廣東周邊和其他區域種植的陳皮。? ???茶枝柑果實?????????受訪者供圖? ???
道地藥材假冒偽劣充斥市場-專家吁加強研究和保護
“岷當歸、京赤芍、廣十味、浙貝母、廣木香、北大黃……這些帶著產地標識的道地藥材,已經很難在臨床中醫師開出的藥方中見到。即使是醫師標注了產地標識,藥房中也很難抓到這些貨真價實的道地藥材了。”在日前召開的第390次香山科學會議上,會議執行主席、中國中醫科學院王永炎研究員談
做大做強回醫藥產業-寧夏回藥集團進京簽約
3月12日,寧夏回藥集團與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在北京簽署合作協議,共促回醫藥研發。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李銳、政協副主席袁漢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馬建中出席簽約儀式。 根據合作協議,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
中藥材產業發展座談會在京召開
10月27日,農業部在北京召開中藥材產業發展座談會。會議強調,中醫藥是我國傳統文化燦爛寶庫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中藥材是中醫藥傳承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正加快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聚集重點,聚合力量,加力推進中藥產業發展,加快道地藥材
甘肅草本藥妝實驗室揭牌
近日從省化工研究院了解到,甘肅草本藥妝實驗室正式揭牌,這標志著我省隴藥產業向精細化發展邁出了堅實步伐,同時對于隴藥產業延伸產業鏈具有重要意義。 甘肅作為“藥都”,中藥材種植面積和產量長期居于全國前列,尤其是道地藥材品種規模化種植優勢明顯,獨特的生態環境更造就了道地藥材的卓越品質。但是長期以來,
“湯陰北艾”道地藥材國際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5月8日,“健康中國·湯陰北艾道地藥材國際高峰論壇”在京舉行。會上,多位中醫藥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家為我國艾灸市場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2021川澳中醫藥產業發展論壇在德陽舉辦
近日,以“傳承創新 ?助力中醫藥強省建設”為主題,2021川澳中醫藥產業發展論壇在四川德陽舉辦。四川省級學會代表、四川海智基地代表、國內中醫藥企業代表、德陽市領導、全省各市州科協代表、德陽市中醫藥科研及相關監管機構代表等150余人參加論壇。行業內各專家、代表就如何推進川澳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進行深入
我國成功研究出世界首個藥用植物基因組框架圖
廣藥集團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6月20日在京舉行丹參基因組框架圖成果發布會。這是世界上首個藥用植物基因組框架圖,標志著中藥研究全面進入基因組學時代。該項工作將推動丹參成為第一個“模式藥用植物”,為藥用植物生命科學研究提供系統工具,為深入開展相關學科研究奠定基礎。 中國醫學科學
專家把脈中藥標準化體系建設:不能讓中醫毀在中藥上
近年來,中醫藥產業發展迅猛。但摻雜使假、農藥殘留、重金屬超標、營養價值下降等問題的出現,不僅影響中醫藥療效,降低公眾對中醫藥的信任,而且成為困擾行業發展的難題,阻礙了中醫藥“走出去”。對此,國家衛計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直言不諱地表示,中醫有可能會毀在中藥上。 近日,由中國中藥
《全國中草藥匯編》第三版首發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今天在京宣布,《全國中草藥匯編》第三版出版發行。 據中國中醫科學院副院長兼中藥資源中心主任、《全國中草藥匯編》第三版副主編黃璐琦介紹,《全國中草藥匯編》第一版于1975年出版,比較系統、全面地總結了全國中草藥關于認、采、種、養、制、用等方面的經驗。第二版于上世紀90年代初出
我國科學家發現黃連屬新物種
中藥資源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物質基礎,中藥資源普查對于查清中藥資源本底、豐富資源數據庫、構建共享服務平臺、做好中藥資源總體規劃、建立動態監測體系和預警機制等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部局共建道地藥材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在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PhytoKeys發表了題為“C
中藥飲片良性發展需全產業鏈協同推進
從治病救人到養生保健,中藥飲片在國人生活中幾乎是不可或缺的元素。經過數千年的傳承發展,中藥飲片產業已成為最具中國特色的產業之一。新時代,如何更好地保障中藥飲片質量安全,進一步規范、促進中藥飲片產業良性發展,成為公眾及相關部門關注的一個重點。 2018年12月,農業農村部、國家藥品監管局、國家
109項中醫藥團體標準發布
26日,中華中醫藥學會聯合中國中藥協會、中國針灸學會、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和中國藥膳研究會在京發布109項中醫藥團體標準。對規范中醫藥臨床診療、基本術語及評價方法等意義重大。 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中醫臨床診療指南編制通則》等32項標準,明確中醫臨床診療指南制定的程序、方法、結構,同時在借鑒國際通用
廣陳皮與陳皮的準確鑒別及其道地性科學內涵研究獲進展
“藥材好,藥才好”,優良藥材是藥材具有較高療效與較高安全性的根本保障,道地藥材的形成與其本身特有的化學成分有密切關聯。陳皮為蕓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成熟果皮,主要分為陳皮與廣陳皮,其中廣陳皮主產于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被奉為道地藥材。廣陳皮與陳皮的準確鑒別及其道地性的內涵一直是研究的熱點與難
沃特世擬靶代謝組學方案,保障道地藥材質量
道地藥材,又稱為地道藥材,是優質中藥材的代名詞,其藥材質優效佳。這一概念源于生產和中醫臨床實踐,數千年來被無數中醫臨床實踐所證實,是源于古代辨別優質中藥材質量且獨具特色的綜合標準,也是中藥學中控制藥材質量的一項獨具特色的綜合判別標準。通俗認為,道地藥材是指經過中醫臨床長期應用優選出來的,特定地域
穩定同位素技術在道地藥材產地溯源研究中的應用
穩定同位素技術是道地藥材產地溯源的有效技術手段之一?,具有實驗前處理過程簡單,干擾少、準確度高、靈敏度高等優勢,是一個較新的研究領域。本文簡要闡述利用穩定同位素技術溯源道地藥材的基本原理及常用的同位素指標,同時總結相關的數據處理分析方法。旨在維護我國中藥材市場秩序、保證藥材質量和臨床安全合理用藥。
北方藥用物種基因組學轉化研究中心成立
在10月23日,中國北方藥用物種基因組學轉化研究中心正式揭牌,這標志著我國藥用物種基因組學轉化研究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該中心是由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和吉林紫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建立的集基礎研究、資源保護和應用開發為一體,以長白山脈傳統中草藥相關生物物種為對象,以加速中醫
地黃新品種選育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研究”重點專項“地黃特色中藥材產業鏈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組在地黃新品種選育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中藥材優良品種的選育、繁育、推廣是中藥材產業的“源頭工程”。為了提升道地大宗藥材地黃的品質,防治品種退化,河南中醫藥大學研究團隊針對地黃品種退化、品質下降和病蟲害
福建一道地中藥材地方標準審定通過-爭取早日發布
近日,福建省市場監管局組織福建省農科院的中藥材種植專家、福建省林業技術推廣站等單位的營林專家對福建省農林大學主導起草的《圓齒野鴉椿栽培技術規范》福建省地方標準進行審定,一致同意通過審定并建議項目起草組抓緊修改,爭取早日發布并實施該標準,為進一步推動中藥材“圓齒野鴉椿”產業發展提供標準支撐。圖片來
衛計委副主任:中醫可能毀在中藥上-這不是危言聳聽
“有人說中醫可能毀在中藥上,這不是危言聳聽。我著急的是,再好的大夫,即便是國醫大師,你開的方子再好,但抓的藥不行,百姓吃了沒效果,那就會毀掉中醫。”3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昆明舉行的“全國中藥材資源與生態種植研討會”上說。 王國強表示,現在中藥材需求量越來越大,
避免中醫“毀于中藥”,唯有科技創新
中醫或將毀于中藥! 國家衛計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不久前提出,“再好的大夫,即便是國醫大師,開的方子再好,但抓的藥不行,百姓吃了沒效果,那就是毀掉了中醫。” 水流千里總有源,樹高千丈總有根。2015年出臺的《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下稱規劃)指出,中藥
科技部批準重慶建立國家中藥科技產業基地
近日從重慶市科委獲悉,科技部日前正式復函批準我市建立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重慶)基地。市科委有關人士稱,基地的建立標志著我市中藥現代化工作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里程,必將極大地推動重慶市中藥產業發展。???? 中藥資源豐富???? 重慶具有悠久的中醫藥傳統文化歷史,擁有豐富的中藥資源和得天獨厚的
孫漢董和張玉奎兩院士考察植物資源化學重點實驗室
在近日召開的中國科學院西北特色植物資源化學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孫漢董研究員被聘為該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玉奎研究員被聘為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孫漢董、張玉奎兩位院士聽取了實驗室工作報告和
重磅利好!8大工程、26個建設項目,中醫藥發展規劃來了
2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下稱《方案》)。 《方案》統籌部署了包括中醫藥健康服務高質量發展工程、中西醫協同推進工程、中藥質量提升及產業促進工程、中醫藥開放發展工程、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點工程在內的8項重點工程,并安排了26個建設項目。 《方案》提出,到
以“數字本草”為中樞-天士力構筑中藥材兩大平臺
中藥材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中成藥的質量。為了推動中藥產業健康發展,作為中藥材產業的實踐者,天士力近幾年來積極推動中藥材產業鏈重構,打造中藥材上游種植、中間市場商貿和終端數字化共享共贏生態系統,將中藥材產業帶入國際化智能驅動變革時代。他們以“數字本草”為中樞驅動,聯動兩大平臺:全國數字農事資源集約平臺
中醫藥要振興-須“有成分而不唯成分論”
“制定中藥的標準,決不能把主要成分和有效成分混為一談。有效成分不等于主要成分,主要成分也不一定是有效成分。”29日,在世界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大會上,中國醫藥物資協會副會長、世界中醫藥服務貿易聯合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陳國良說。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瑰寶,可民眾對中醫藥的詬病也不絕于耳,其中最常
中醫藥地位迎來峰點-如何挖掘中藥大品牌和國際化機會
從10月發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到11月發布《醫藥工業發展規劃指南》、《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再到剛剛發布的《中醫藥法》,有關中醫藥相關政策在2016年的第四季度密集發布。相關政策顯示出中醫藥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重要,中醫藥行業發展已然迎來了新的歷史高峰點。 國家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