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處理與處置技術分析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污水處理力度逐漸加大,隨之而產生的污泥急劇增加。同時因為我國環境標準的提高,污泥急需進行深度處理。 1 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分析 污泥的處理技術主要包括污泥消化、干化、堆肥和焚燒等。污泥的處置技術主要有填埋、土地利用和建材化等資源化利用。 1.1 常見污泥處理技術 (1)污泥消化 污泥消化包括好氧消化和厭氧消化。好氧消化目的在于穩定污泥、減輕污泥對環境和土壤的危害,同時減少污泥的最終處理量。污泥消化法具有穩定和滅菌、投資少、運行管理方便、基建費用低、最終產物無臭以及上清夜 濃度低等優點,因而特別適合于中小型污水廠的污泥處理。厭氧消化目的在于減少污泥體積,穩定污泥性質。 (2)干化 最有效的減量方式是干化,干化意味著在單位時間里將一定數量的熱能傳給物料所含的濕分,這些濕分受熱后汽化,與物料分離,失去濕分的物料與汽化的濕分被分別收集起來,這就是干化的工藝過程。污泥干化可以將......閱讀全文
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探討
一、污泥特征 污泥是污水處理的副產物,是在給水和廢水處理中,不同處理過產生的各類沉淀物、漂浮物的總和。 污泥是污水處理副產物,因此污水處理量與污泥產量密切相關,隨著污水處理能力地提升,污泥產量也逐年增加,預計到2020年,全國污水處理能力1.9億立方米/日,年產含水率80%污泥量5000萬噸
污泥處理與處置技術分析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污水處理力度逐漸加大,隨之而產生的污泥急劇增加。同時因為我國環境標準的提高,污泥急需進行深度處理。 1 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分析 污泥的處理技術主要包括污泥消化、干化、堆肥和焚燒等。污泥的處置技術主要有填埋、土地利用和建材化等資源化利用。 1.1
污泥處理處置面臨“大考”-技術研發還需探索
“水十條”對我國污泥處理處置的設施建設和處置率都提出明確要求,這對污泥處理處置行業將是“大考”。 據統計,我國市政污泥產生量2010~2014年保持較高增幅,預計到2015年產生量達到3509萬噸。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鄭國砥表示,2010年,我國只有不到10%的污泥進行了衛生
污泥處理處置現狀堪憂-技術支撐或成最大短板
針對污泥處理處置,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然而,國家在污泥處理處置方面的政策越發趨嚴下,污泥處理處置現狀仍堪憂。對此,專家表示,污泥處理需要無害化、穩定化、減量化、衛生化及資源化處理處置,這五化都需要先進的技術來支撐。 雖然污泥處理處置方面的政策越加趨嚴,但行業發展始終處在“
技術缺失成污泥處置行業短板
隨著我國污水處理行業的迅速發展,污泥產量大幅增長.但污泥處置行業卻因實用技術的缺失,以及相關政策趨嚴,一直少有重大突破。 這是《中國科學報》記者從1月12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開的“第五屆污泥高峰論壇”上了解到的情況。本次論壇由全國污泥處理處置促進會、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城市廢棄物資源化專業委員會、
我國污泥處理處置主流技術路線的發展概況及制約因素
0 引言 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得到了高速發展。根據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統計:2017年,我國城市(包括縣城)污水處理廠共有3781座,年處理污水量537.5億m3,干污泥產量已高達1209.7萬t,折合含水率80%的脫水污泥6048萬t。為了解決我國污泥安全處理處置
技術分享:污泥處理熱干化技術
1原理與作用 為滿足污泥后續處置要求,需要進一步降低常規機械脫水污泥的含水率。污泥的熱干化是指通過污泥與熱媒之間的傳熱作用,脫除污泥中水分的工藝過程。 2應用原則 應根據處置的需要和實際條件選擇干化的類型和工藝技術。熱干化工藝應與余熱利用相結合,不宜單獨設置熱干化工藝。可充分利用污泥厭氧消
活性污泥處理技術流程
當前流行的污水處理過程:傳統的活性污泥法,AB法、SBR、氧化溝、A/A/O法,A/O法等,這些過程是源自于活性污泥法,并各有其特點。 活性污泥法工藝是一種應用zui廣泛的污水好氧生化處理技術,其主要由曝氣池、二次沉淀池、曝氣系統和污泥回流系統,等。通過主鍵和二次沉淀池廢水后槽底部的曝氣池的活
水處理倒逼污泥處理升級-未來污泥處理主流技術是什么
在環保行業里,污泥處理處置仍是一塊相對落后的領域。也是我國亟需加速提升的一個領域。 伴隨城鎮污水處理規模的擴大,污泥作為污水處理副產物也大量產生。按照城市污水以干物質計平均0.02%的含固率估算,可產生干污泥3.14萬噸/天。按照污泥脫水前80%的含水率計算,每天產生濕污泥15.7萬噸。全年以
污泥處理技術行業迎來發展機遇
在近日由同濟大學牽頭組建的“國家污泥處理處置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工作推進會上,來自高校、科研院所及裝備、設計與應用單位的60余家聯盟成員單位與會,共話當前“污泥資源化”面臨的挑戰與機遇,最終形成并發出《上海共識》。 與會專家表示,當前,發達國家污泥處理處置的理念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污泥的
超聲波污泥處理技術簡介
超聲波預處理破壞菌膠團強度結構后,大量被挾裹在菌膠團內的有機物被釋放到水中,從而易于為微生物所用。使用112W/mL的低頻處理可以將可溶性COD占總COD的比值(SCOD/TCOD)從36%提高到89%,可溶性N的比值從34%提高到42%。由于厭氧發酵的關鍵步驟是水解,將不溶性的有機顆粒變為溶解
含油污泥處理技術有哪些
1)焚燒處理技術污油泥經過調制和脫水預處理,濃縮后的污油泥再經設備脫水干燥,將泥餅送至焚燒爐進行焚燒,灰渣用于修路或埋入制定的灰渣填埋場,焚燒產生的熱能用于供熱發電。使用范圍:焚燒處理對象主要是含油量在5%~10%的污油泥。優點:多種有害物質幾乎全部除去缺點:缺點在于該技術投資大,成本高,常需要加入
污泥處置為何進展緩慢?成本仍主導技術選擇
“十二五”以來,我國污水處理能力及處理率增長迅速。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全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2014年第一季度建設和運行情況的通報顯示,截至2014年3月底,全國設市城市、縣(以下簡稱“城鎮”,不含其它建制鎮)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3622座,污水處理能力約1.53億立方米/日,較2010年統計數量
活性污泥處理技術流程詳細介紹
當前流行的污水處理過程:傳統的活性污泥法,AB法、SBR、氧化溝、A/A/O法,A/O法等,這些過程是源自于活性污泥法,并各有其特點。 活性污泥法工藝是一種應用zui廣泛的污水好氧生化處理技術,其主要由曝氣池、二次沉淀池、曝氣系統和污泥回流系統,等。通過主鍵和二次沉淀池廢水后槽底部的曝氣池的活
危險廢物焚燒飛灰處理處置技術
1 危險廢物焚燒飛灰的來源及其危害 1.1飛灰的來源 危險廢物焚燒飛灰是焚燒爐尾氣處理過程中所產生的。飛灰的數量和特性因不同的焚燒廢物、焚燒工藝和焚燒設備而有所不同。圖1是典型回轉窯焚燒危險廢物過程中所產生飛灰。根據工序可以分為鍋爐灰、急冷塔灰、布袋灰等,其中比較典型的為布袋灰。 典型回轉
污泥處置設施建設緩慢-近8成污泥沒得到無害化處理
近年來,我國重視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等環境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已經成為污水處理大國。然而,由于多數城市管網建設滯后、居民環保意識不強等原因,污水處理后產生的污泥體量巨大。業內人士表示,雖然一些地方已經開始探索污泥處置路徑,但多數地方污泥并未得到有效處置且建設進程緩慢,極易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國家有
“污泥安全處置與資源化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獲批
日前,國家發改委公布了環境保護領域國家工程實驗室名單。哈爾濱工業大學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許國仁教授牽頭申報的“污泥安全處置與資源化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獲批。 “污泥安全處置與資源化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依托哈工大研發基礎優勢和我省提供的成果轉化平臺,聯合了國內一流大型水務集團、勘察設計單位、裝
污水處理廠污泥的處置和利用
污水處理廠污泥的處置和利用是zui終消除水污染的一個重些措施。污泥焚燒可以消除有機污染物,但污泥中無機物、重金屬離子污染問題并不能得到解決。所以,污泥焚燒后的灰分亦應該合理處置。? ? 污泥zui終處置方式很多,污泥的利用途徑更是多種多樣。? ? (一)有機污泥用于農業? ? 把有機污泥用作肥料和土
張家港推污泥無害化處置堵污泥非法處置“后門”
如何讓污水處理廠的污泥不再成為環境二次污染的禍根?早在2006年江蘇省張家港市就已經著手規劃了污泥的無害化處置工作,編制了《張家港市污泥處置專項規劃》,確立了“統籌布點、多元利用、齊頭并進”的污泥治理新模式,并配套建立了“兩點四片全覆蓋”的污泥治理格局,用規范化手段
超聲波技術處理污泥中的應用
隨著人口的增加和對環保的日益重視,污水處理廠迅速增加,伴隨產生的污泥量也與日俱增。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處理后產生的污泥含水量接近98%、容易腐爛、有強烈的臭味,并且還含有多種污染物質。此種污泥的處理費用很高,按現有的處理工藝技術一般約占污水處理廠總運行費用的15%~30%,占總投資10%~25%,
我國污泥處置現狀堪憂-完善處置較少
國家環境保護技術管理與評估工程技術中心主任、清華大學教授王凱軍 誰把堆肥送田間? 如果沒有物流鏈,污泥土地利用就是一句空話 根據環境保護部發布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指南(試行)》,中溫厭氧消化和好氧發酵為污泥處理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污泥土地利用和干化焚燒為
本地資源化處理-2015年廣州污泥處置率達100%
隨著大量污水處理廠的上馬,珠江水質在不斷改善;但污水處理廠所產生的大量污泥缺乏安全、穩定的處置出路一直是廣州面臨的一大難題。昨日,市水務局網站掛出了《廣州市推進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實施方案》征求公眾意見的公告,首次提出了廣州污泥處置的“路線圖”——到2015年底,全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
用技術看未來-污泥處理企業如何搶占先機?
? 目前,我國污泥處理需求集中爆發,就連海外企業都將目光對準了中國市場。如何能夠掌握發展主動權,還需在污泥處理技術上更進一步。本文羅列一部分國內外時興污泥處理技術,僅供參考。? 由于我國長期處于“治水不治泥”的狀態下,所以即使是城區的污泥處理率也不超過一半。而來自于廢水的污泥本身就容易滋生病菌,污染
真空冷凍干燥技術在污泥處理中的應用
污泥是污水處理的副產物,含有多種菌膠體、有機物、無機物的一種復合產物,未經處理的污泥成分復雜,除含有灰分外,還含有大量的有機質、難降解的有機物、多種微量元素、病原微生物、寄生卵、重金屬及鹽類等成分。污水和污泥體系復雜、干擾組分多,給分析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就要求必須去除雜質和其它成分的方法要合理
油田廢水處理技術匯總(15)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生物法中的活性污泥是一種人工培養的生物絮凝體,主要通過微生物來吸收油田廢水中的溶解性有機物,活性污泥法主要就是用這種生物絮凝體來處理油田廢水。油田廢水一旦進入生物絮凝體中,其中的微生物就開始分解油污中的溶解性有機物質,不僅凈化水質,也為自己的生長、繁殖提供能量。同時,油田廢水中的膠體或不溶性
污水處理知識篇之污泥干化技術
污泥是污水處理后的產物,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可高達99%以上),有機物含量高,容易腐化發臭,這就需要進行污泥干化處理,目前污泥處理工藝中,污泥處理的干化處理方式占比仍居首位。今天小編總結了一些關于污泥干化技術解答,以供大家參考。 1、干化工藝中產品溫度意味著什么? 污泥是一種高有機質含
哈工大污泥安全處置與資源化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獲批
日前,國家發改委公布了環境保護領域國家工程實驗室名單。哈爾濱工業大學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許國仁教授牽頭申報的“污泥安全處置與資源化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獲批。 “污泥安全處置與資源化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依托哈工大的研發基礎與優勢、高層次人才儲備和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提供的成果轉化平臺,聯合國內一
王凱軍教授:污泥無害化處置利用有了新技術和設備
7月10日,在湖北咸寧市對桑德集團“電滲透污泥高干脫水技術”技術成果鑒定會上,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王凱軍教授等認為,該技術為污泥減量提供了新技術和設備。 市政污水廠處理后產生的污泥,含水率高達80%—95%,并富含有機質、易腐敗、產惡臭,有病原微生物和重金屬等污染物,處理處置不當就會成為二次
污水處理收費:包含污泥處置費用-鼓勵政府采購服務
預決算管理、中長期財政規劃和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有利于保證地方政府采購公共服務尤其是重資產型PPP項目的支付信用,保證購買服務支付的可靠性。 編者按 財政部、國家發改委、住建部日前聯合發布《污水處理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并將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辦法》中不乏亮點,比
陜西試點污泥低溫碳化技術
記者近日從陜西省住建廳了解到,為加快陜西全省污泥無害化處置設施建設,陜西省住建廳、省發改委決定開展污泥低溫碳化循環利用處置污泥建設試點工作,通過競爭方式在陜西省內選擇兩個試點城市,各建設一條污泥低溫碳化循環利用污泥處置設施,并在取得經驗后向全省進行推廣。 據了解,試點項目污泥處置能力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