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天然氣供應面臨三大“攔路虎”
據悉,我國第一次出現“氣荒”的概念是在2009年11月份,那年我國過早地進入冬季,并在全國大范圍降雪,致使天然氣使用趨于緊張,部分城市天然氣出現供給不足。 而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天然氣消費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生活必需品。過去幾年來幾乎每個冬季都會爆發天然氣緊張現象。今年,隨著各地大氣污染治理,“煤改氣”進程的加快,天然氣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各地紛紛被“限氣”,“氣荒”之勢甚于往年。那么,為何年年用“氣”,年年 “荒”?“氣荒”背后暴露了哪些問題?今后又該如何保障用“氣”而不“荒”呢? 探因 河北天然氣供應面臨三大“攔路虎” 攔路虎1 供給渠道相對單一上游不給氣下游就無力 記者從省發改委關于我省2013年天然氣迎峰度冬工作部署上獲悉,河北省天然氣供應以中石油為主,其供應市場份額占比接近99.8%。經與中石油初步銜接,今冬明春(11月至明年3月),中石油安排河北省計劃與實際需求存......閱讀全文
液化天然氣 清潔新能源
天然氣成分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是一種“清潔能源”。甲烷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城市煤氣中通常含有CO氣體,寫出CO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2CO+O2==(點燃)2CO2 CH4+202==(點燃)CO2+2H2O ? 液化天然氣與天然氣
全球能源版圖正在重塑 天然氣將成最大能源種類
4月6日,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上的頁巖氣主題分論壇現場。 在剛剛落下帷幕的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上,“頁巖氣革命”成為熱議話題之一。 國際能源署如何看待美國頁巖油氣開采對美國乃至全球能源供求格局的影響?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總部設在法國巴黎的國際能源署(IEA)。
大型能源集團紛紛押注天然氣
英國金融時報網18日報道稱,面對油價低迷、減排要求以及可再生能源崛起,能源巨頭紛紛轉向天然氣,期待這有助于它們在低碳的未來立足。 全球最大的浮式天然氣開采船用了8周時間被拖船從韓國一家造船廠拖到澳大利亞西北海岸近500公里外的海上,上月它在那里就位。 未來25年,這艘紅色船殼的
能源巨頭瞄準阿曼天然氣市場
?? 法國道達爾公司5月13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公司已與阿曼簽署了諒解備忘錄(MoU),共同開發阿曼天然氣資源。 根據聲明,道達爾公司和殼牌公司將運營和開發阿曼境內6區塊大巴里克地區的天然氣田。道達爾擁有油田25%的股份,初始天然氣產量為每天5億立方英尺,后期將達到每天10億立方英尺。 近年來
國際能源署稱再生能源發電將超越天然氣
國際能源署(IEA)預計,在中國等新興經濟體推動下,再生能源2016年將超越天然氣,成為僅次于燃煤發電的第二大發電來源。 國際能源署署長范德胡芬表示,有兩大因素帶動再生能源增長:一是再生能源由歐洲和美國普及至中東、亞洲、拉丁美洲國家;二是成本持續降低,許多地方已經能與化石燃料競爭。
推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產業發展
國務院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力爭再用5年或更長時間,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氣;要求加大天然氣、煤制天然氣、煤層氣等清潔能源供應;計劃到2015年,新增天然氣干線管輸能力1500億立方米以上,覆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 天然氣作為一種世界公認的清潔能源,其在一個國家的國
普氏能源資訊:美國再現天然氣凈出口
能源數據提供商普氏能源資訊28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份美國日均出口天然氣74億立方英尺(約合2.1億立方米),日均進口天然氣70億立方英尺(約合1.98億立方米)。至此,美國時隔60年再度出現月度天然氣凈出口。 普氏能源資訊表示,今年9月份的幾天美國天然氣出口也明顯
哈納斯液化天然氣 助力中國能源轉型
日前,哈納斯新能源集團年產80萬噸的液化天然氣(LNG)項目正式投產運營。該項目是迄今為止中國陸上生產技術和生產設備最先進,以及單體規模最大的LNG工廠。它的正式投產標志著哈納斯在助力中國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取得又一重大進展。 本次投產的項目位于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于2009年12月正式開工建
天然氣將成為銀川供暖主要能源
10月11日,作為西北地區最大的天然氣熱電冷聯產項目哈納斯東部熱電4×200兆瓦級聯合循環熱電冷聯產項目在緊張有序建設中。項目建成后,不僅承擔起銀川市2100萬平方米的供熱任務,還將改變銀川市目前以燃煤為主的供熱能源結構,提高銀川市供熱和供電質量。記者 宋克強 楊超 攝 熱電廠中心控制
天然氣將成美國新增發電主要能源
美國能源信息局16日公布的預測數據顯示,2013年到2040年,美國將新增裝機容量351吉瓦,其中七成新增裝機容量將來自天然氣。 美國能源信息局表示,在2013年到2040年的新增裝機容量中,以天然氣為燃料的裝機容量將達到255吉瓦,占73%;排名第二的是可再生能源,達到83吉瓦,占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