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血驗癌”是不可能實現的技術手段 2017年的《央廣求證》播出了兩篇有關所謂滴血驗癌的報道,一條是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羅永章團隊自主研發出了一種專門檢測熱休克蛋白90α的試劑盒。患者只需取一滴血,即可用于癌癥病情監測和治療效果評價”。另一條是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博士常寧率領的科研團隊運用光子晶體微球技術,設計出一款自動化檢測儀,通過一滴血,就可完成12項癌癥的早期篩檢。這兩條新聞都被媒體報道為“滴血驗癌”的重大突破。圖片來源于網絡 羅永章團隊的突破意義在于,他們在全球首次發現了分泌到血漿中的熱休克蛋白90α和細胞內熱休克蛋白90α的分子差異,首次證明了人血漿熱休克蛋白90α是一個全新的腫瘤標志物,并自主研發的一種專門檢測熱休克蛋白90α的定量檢測試劑盒,只需患者一滴血的采血量,即可用于癌癥病情監測和治療效果評價。浙江省腫瘤醫院蘇丹教授肯定了這項成果:“羅教授團隊的優勢就是把蛋白重放出來,做了很好的試劑盒,......閱讀全文
“滴血驗癌”是不可能實現的技術手段圖片來源于網絡 2017年的《央廣求證》播出了兩篇有關所謂滴血驗癌的報道,一條是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羅永章團隊自主研發出了一種專門檢測熱休克蛋白90α的試劑盒。患者只需取一滴血,即可用于癌癥病情監測和治療效果評價”。另一條是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