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來看,地熱資源開發與利用將在國家層面上成為重中之重。這也明確了中國能源轉型發展方向:全球環境下的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將進一步加快,新興產業的“契機”來臨。 工人在雄縣地熱供暖換熱站內例行巡查。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雄安新區是東部地區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條件最好的地區,沒有之一。”8月17日于東營舉行的海利豐·2017第九屆中國國際地源熱泵行業高層論壇上,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地熱研究室主任王貴玲如此評價。 據介紹,雄安新區水熱型地熱資源儲量大、埋藏淺、溫度高、水質好、回灌容易。“要保障它的可持續利用,實現大規模利用是有前景的。”王貴玲說。發揮地熱資源潛力的前提,則是堅持先勘察、后規劃原則,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 “要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確保千年雄安地熱能可持續利用,而不要一窩蜂地上馬。”中國地質調查局水環部處長吳愛民在8月19日舉行的2017中國分......閱讀全文
地熱+”的多能互補方案成為率先被提出的雄安新區供暖方案, “地熱能”也成為雄安新區第一個得到確認的具體投資領域 “雄縣沒有煙囪,你看,這里是無煙城。”中國石化綠源地熱能開發有限公司(下簡稱“綠源公司”)技術總監孫彩霞驕傲地說。 雄縣位于河北省中部,距北京約110公里。中國北方城市取暖大多使
“我國地熱行業正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這是記者參加日前在東營召開的2017第九屆中國國際地源熱泵行業高層論壇最大的感受。有行業人士對記者坦言,“此前國家能源規劃往往提‘要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地熱就包括在這個‘等’里面,但今年出臺了首個地熱能國家發展規劃——《地熱能開發利用
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中共中央國務院今日出臺《關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區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推動雄安新區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 《意見》提出,要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從8月25日至26日在雄安新區召開的2018國際清潔取暖峰會上獲悉,國家能源局將充分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推進清潔取暖率先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取得明顯成效,并在推進過程中特別注重發揮好雄安新區示范帶動作用。 未來雄安終端能源消費全部為清潔能源 國家能源局總經濟師郭智透露,未來雄安新區將優化能源消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今年6月,雄安新區地質調查野外工作正式啟動。目前,第一階段地質調查工作結論顯示,區內場地穩定性和工程建設適宜性總體較好;重點調查區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條件優越,適合規模化開發;昨天,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王昆介紹,下一步將繼續開展地面沉降嚴重區高分辨率調查,以及實施地
12月2日,中國和冰島地熱培訓項目揭牌儀式在京舉行。該培訓項目是中冰地熱技術研發合作中心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為中冰雙方探索培養地熱領域專業人才、深化交流合作奠定堅實基礎。冰島前總統格林姆松和中國石化副總經理喻寶才共同為中冰地熱培訓項目揭牌。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地熱能中心指導委員會主任曹耀
記者從23日召開的全國地質調查工作會議上獲悉:2018年,我國將加快推進可燃冰產業化進程。 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王研表示,2018年我國將加快推進可燃冰產業化進程,加強與相關部門合作,大力推進我國南海神狐海域等天然氣水合物先導試驗區建設,同時將加強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評價和環境調查,開展關鍵技術研
近日,雄安新區第一個建設項目——雄安市民服務中心正式開園。由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牽頭設計、施工的能源供應系統、污水處理系統已經交付運行,為園區提供冬季供暖、夏季供冷、全年24小時熱水供應,以及生活污水處理等服務,并為雄安新區提出了“能源供應+環境治理”的全新的綜合解決方案。 能源供應系統結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地資源勘查開采”重點專項申報項目評審專家名單公告 根據“深地資源勘查開采”重點專項評審工作安排,茲定于2018年6月6-7日召開“深地資源勘查開采”重點專項2018年度指南申報項目答辯評審會。此次評審采用視頻評審方式,評審專家統一從國家科技專家庫中抽取產生,共51人。根
2016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申報項目公示 2016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申報工作已結束,共有149項申報項目通過形式審查。根據《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勵辦法》有關規定,現將申報項目基本信息公示10天,公示時間:2016年6月13日-6月22日。在公示期內,對項目名稱、候選單位、候選人有異議的,可
中國地質調查局:到2025年打造25-30個城市地質調查示范樣板 中國科技網訊(記者謝宏)11月15日,全國城市地質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2017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按照《國土資源部關于加強城市地質工作的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