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報2月3日報道 河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程方2日向中外媒體介紹了對河北食品進出口集團天洋食品廠的詳細檢查情況,沒有發現該工廠存在原料質量和生產過程質量安全控制問題。 相關批次未發現問題 據程方介紹,河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從1月30日下午起,派出了多批調查人員展開調查,對日方通報的兩批貨物———2007年10月1日生產的13克規格和2007年10月20日生產的14克規格的豬肉白菜餡水餃的留存樣品進行了取樣,并且連夜進行檢測。至1月31日早晨,檢測結果顯示未檢出甲胺磷。隨后,國家質檢總局調查組直接取樣、并由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再次進行的檢測也未檢出甲胺磷。 程方說,與此同時,河北局采取了擴大抽樣檢測和檢測包裝袋等方式,分別在1月31日、2月1日又對與引發中毒事件的兩批貨物生產日期相鄰的、共計11天的產品留樣和召回產品進行檢測,檢測結果正在陸續出來。目前已有的檢測結果顯示,未檢測出甲胺磷。 廠家將召回輸日水餃 ......閱讀全文
1月30日下午,日本厚生省通過中國駐日使館向國家質檢總局通報了日本發生消費者因食用中國出口速凍水餃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 獲悉此事后,國家質檢總局高度關注,迅速與日本方面有關部門取得聯系,以了解事件詳細情況,并已著手開展相關調查。國家質檢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及時對外發布相關調查結果。 另據中
一場餃子引發的風波 一次“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情緒的集體爆發” 一場危機應對下的“兩國關系試金石” 共同社通過電話進行了一項全國民意調查。75.9%的受訪者回答“今后將不買中國食品”。 “中國食品在日本名聲不好,其實非常冤枉。”俞天任認為,這是中國國內頻頻發生假冒